記者 杜萌
今年以來,隨著權益類資產賺錢效應降低,一直被忽視的債券型基金重回大眾視野。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3851只債券型基金平均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0.35%,而2545只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則為-18.19%。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來,鵬華豐祿債券基金以25.2萬筆的購買數量高居榜首,超過了易方達消費行業,后者近一個月來在天天基金的購買數量為23.4萬筆。
投資者蜂擁而入,債券基金限購成為常態。5月11日,南方旭元、南方亨元、南方聰元、南方華元等5只中長期純債型基金宣布自即日起限購100元(A類和C類基金份額的申請金額,單獨計算)。至此,市面上共有23只純債型基金宣布單日限購1000元以下。

其中,嘉實穩澤純債、泰康潤和兩年定開、鵬華豐頤等三只基金單日限購在10元,被投資者戲稱為“櫥窗基金”,即因為采取嚴格限購措施,就如商場櫥窗展示的商品一樣,看得見但摸不著。
嚴格限制申購金額的背后,是基金規模的迅速增加。以南方昭元債券基金為例,該基金成立于2020年6月,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A份額的規模為10.27億元,相比成立時的2.05億規模增長了4倍多。截至5月26日,該基金A份額成立以來的回報率7.38%,今年以來回報率為1.56%。從持有人結構看,2021年報顯示,南方昭元A基本都是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持有占總份額比為100%。
此外,南方亨元、南方聰元、南方華元等3只債基均為發起式基金,且A類份額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占比均在99.9%以上,成立以來年化收益分別為3.73%、3.6%、3.71%。
不過,并非所有的債券型基金都如魚得水。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69只老基金因為規模的原因被清算,其中債基有27只。
對此,盈米基金研究院固收研究員周禹農表示,這些“櫥窗基金”主要集中于幾家特定基金公司,持有人戶數較少、單一投資者及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合計大多在95%以上。綜合來看,基金限購額度變化與基金分紅、規模增長過快、配置時點建議等原因有關,但是對于客戶集中度較高的定制基金來說,基金公司會基于投資者訴求進一步把控限購額度。
而債券基金因為規模長期低于5000萬元而被清算,多是因為觸發了《基金合同》終止的情形。周禹農表示,就投資角度來看,基金經理由于規模受限大多選擇全倉利率債,無法反映其實際投資觀點以及主動投資能力;且債基規模較低后基金收入難以覆蓋審計以及賬戶維護費等固定費用,部分迷你基金清算前凈值曲線持續下行,既無法保護保護持有人的利益。
盈米基金研究院認為,基金清算一直以來是公募基金市場的常態,股票市場存在ST退市,公募基金市場也同樣擁有類似的競爭機制,這樣可以長期確保公募基金市場的活力也能夠保護個人投資者的利益。
嘉實基金表示,今年以來權益市場寬幅震蕩,穩健固收類品種受到投資者青睞。具體來看,今年A股市場持續震蕩,債市也缺乏系統性機會,股債市場行情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下降。在今年貨幣政策偏寬松的流動性環境下,現金管理工具收益率不斷走低。此外,銀行理財全市場產品凈值化轉型的背景下,受今年市場行情波動擾動,也頻繁出現破凈的現象。
嘉實基金認為,在今年內外部復雜的宏觀環境下,預計央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會靈活適度,加大跨周期調節力度,發揮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2022年的債券市場依然存在較多投資機會,短端策略防御優勢更大,短債資產存在確定性機會。因此,在今年市場行情下,短債類產品因兼具流動性與收益性更是成為資金理想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