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鋅刻度 孟會緣
編輯|陳鄧新
當前,買二手奢侈品正在成為年輕人的新時尚。
在二奢電商上買包、從二手直播間搶貨、逛中古店“淘寶”......年輕人追捧二手奢侈品的方式不一而足,遇到的問題倒是頗為相似:如何驗證自己買到手的二手奢侈品是真貨?
因為一些二手奢侈品沒有售后小票及聯保證書,在二奢消費需求不斷增加的同時,也帶動了商品真偽鑒定需求的增加。但《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21)》指出,由于品牌方不提供鑒定服務、普通消費者缺乏鑒定能力、交易場所逐漸轉移到線上,導致銷售奢侈品假貨的渠道更多、成本更低、消費者維權更難。假貨、貨不對板問題在二手奢侈品行業中真實存在,尤其直播間購買的風險特別大。
哪怕打出“專柜正品,支持驗貨”、“原單專柜驗貨”旗號的網店不在少數;部分經營各種二手奢侈品的“中古店”、“古著店”等也表示接受驗貨;還有近幾年異軍突起的95分、優奢易拍、識上、識貨、得物等平臺。但現實卻是,還沒有一個完全切實可靠的鑒定方式,能為消費者真正排疑解惑。
年輕人追捧二手奢侈品,鑒定生意跟著火了
“他簡直越來越拽了。”這天,定居在某三線城市的林琳終于下定決心,要拉黑她曾經無數次回購奢侈品包包的高仿賣家,“現在每次在朋友圈刷到他推送的商品信息都覺得很煩,尤其是他那張朋友圈背景圖,很像是在無聲嘲諷我們這些曾經在他那里買過東西的人。”
說到這里,林琳發了一張截圖給鋅刻度。原來她說的是附在背景圖上的一則購買須知,“不接受任何理由退款,要求100%完美無暇的顧客請移步專柜。質量問題只換同款、同色貨品,換貨前提是不能撕毀手柄包裝以及五金保護膜。售后問題來回郵費自理,下單默認同意以上條款。”
林琳告訴鋅刻度,會反復回購這一家的高仿包只因實在做得太真了,“LV、CHANEL、Dior、Gucci這些主流大牌全都有,一個包的價格也就幾百到一千多,而且從來沒人發現過我背的是假貨。”但另一方面,哪怕貨品“質量”依舊,這個在林琳眼里變拽了的賣家也逐漸喪失吸引力,“退換貨很不方便,關鍵是我很不爽他現在這種愛買不買的態度。”
當然,更重要的是二手奢侈品包包正在成為林琳的新選擇,“如果能以原價的3~7折買到正品的話,我也不介意買二手貨,說不定哪天撿漏到絕版包包,還能賺一點呢?”抱著這樣的想法,林琳一頭扎進了二手奢侈品市場。
實際上,像林琳這樣青睞二手奢侈品的年輕人正變得越來越多。頭豹研究院《2021中國二手奢侈品行業概覽》數據顯示,超過50%以上的二手奢侈品消費者年齡在30歲以下。
而隨著電商深入發展,年輕消費主力的崛起,長期主要渠道聚集在線下的二奢交易也在發生變化:專業的線上閑置交易平臺,已快速崛起并成為最有增長潛力和商業價值的二奢交易渠道;不少產業上游,即二手奢侈品貨源的供給方,紛紛開拓線上,打通供貨方和購買者,促成更順暢的交易閉環。
但新的問題很快又來到了“林琳們”的面前,“之前買的時候,我知道那是假的,對價格心里也有一個可以把握的度。但現在我確定不了包的真假,萬一按正品折扣價買到了假貨,那不是虧大了嗎?”
確實,相較于其他閑置消費品,像林琳這樣的消費者在購買二手奢侈品時,對“商品真偽”和“成色定級”尤為關心;“鑒別查驗”也因此成為二奢產業鏈中游乃至整個產業鏈最重要的環節。
有了新需求,也就催生出了新生意。據愛企查顯示,近1~2年新成立的公司中,經營范圍包括“二手奢侈品”的企業有180家,經營范圍包括“奢侈品鑒定”的有77家,儼然已經成了一個值得挖掘的流量洼地。
圖源:愛企查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專業的鑒定團隊是二奢產業參與方的核心競爭力。如果能保證交付的每一件商品都是正品,還能通過統一的標準對商品成色進行量化定級,讓消費者省心買、商家放心賣,那這個平臺的吸引力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鋅刻度發現,當下就有95分、優奢易拍、識上、識貨、得物等不少主打鑒別查驗、二手賣賣的平臺,它們提供的主流鑒定方式,包括線上圖片鑒定以及線下的實物鑒定。其中,如優奢易拍這樣喊出了“奢侈品鑒定開創者”口號的平臺,還在appstore上專門標注了“安全買賣奢侈品”的slogan,看起來異常專業。
但在搜過相關平臺的新聞后,林琳還是感到疑惑,“通過它們做鑒定真的靠譜嗎?”
自詡“奢侈品鑒定開創者”,但連實物都沒法驗真假?
對于林琳的想法,不久前嘗試過相關功能的安琦覺得自己很有發言權。
安琦此前從沒想過,自己在某知名海外購平臺買的cucci女包會是假的,更不知道因為鑒定這只假包會牽扯出另一個平臺的問題。“為什么實物都無法鑒定,圖片反而能鑒定呢?”帶著這個疑問,安琦和鋅刻度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在生日之前,安琦下單了一個cucci女包,原本算著日子想在生日這天背上,等包拿到手時她又猶豫了,“這要是假的那背上多丟人啊!”隨后她就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恰好看到了優奢易拍的廣告推送,于是便大膽嘗試了平臺的49元圖片鑒定功能,想確定一下這只包的真假,“結果出來就說這包是假的,那我肯定不能認啊,怎么能空口白牙一說這是假的它就是假的呢,我覺得還是要看鑒定證書。”
于是安琦又火速為平臺的199元實物鑒定買了單,“聯系了客服,說讓我把實物寄到北京中檢鑒定中心,但來回運費得我自己出,當然這都是小事情,這么貴的包都買了,我也不在乎這幾百快錢的鑒定費和物流費,只要有鑒定證書證明鑒定結果,是真是假我都認。”
可安琦的首次實物鑒定之旅,結果卻完全出乎她的預料,“它竟然說無法得出鑒定結論!實物都沒辦法鑒定的話,那之前的圖片又是憑什么出的鑒定結果呢?”安琦告訴鋅刻度,她查過物流信息才發現,包寄到鑒定地點的當天就被寄回來了,“就這么短的時間,真的有鑒定過嗎?”
更關鍵的是,打了收件人的電話過后,安琦才得知給她做鑒定的根本就不是中檢,而是優奢易拍平臺自己,當她問過客服后得到的回復是,“本平臺中檢實物鑒定為中檢工作人員駐場本平臺合作鑒定”。
優奢易拍提供的“中檢”服務,實際為中檢工作人員駐場合作鑒定
安琦覺得自己被欺騙了,“我明明要求的是中檢鑒定,我付的也是要中檢的鑒定費,為什么最后是優奢易拍給鑒定的,而且我問客服要中檢工作人員的名字和工號,她還說沒法提供。”這之后,安琦自行聯系了中檢進行鑒定,“人家說可以做鑒定,也出了鑒定結果,這包的確是假的,我也把它給退了,但我生氣的是,優奢易拍耽誤我這么長時間,還讓我損失了來回運費,你要一早說實物鑒定不了的話,我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再買個真的不是嗎,結果中間平白耽誤二十多天,害得我生日的時候也沒背上......”
如果說安琦的經歷是“新手踩雷”的話,那方躍這一次或許算得上是“老馬失蹄”了。“之前也用過,沒想到這一次會出現這種情況。”方躍告訴鋅刻度,因為想把收來的TB短褲再賣出去,他需要鑒定證書來佐證商品的真假,所以才在第一時間想到了可以做中檢的優奢易拍,“我以為下單了就一定是中檢給做鑒定,沒想到只收到了優奢易拍自己出的鑒定報告,平臺自己出的證書沒有法律效力,我要這個也沒用啊!”
詢問過客服,方躍才知道原來在這個平臺并非所有品牌都能做中檢鑒定,如果能做的話,下單前會有一個中檢鑒定的選項,只有勾選過后才是中檢給做鑒定,“我估計很多人都跟我一樣,看到APP上有關鑒定類型的那一句‘鑒定完成后,除優奢易拍實物鑒定評估報告外,用戶還將收到中檢實物鑒定證書’了,就以為下單后默認就是中檢了,誰還能想到要專門勾選。”
而更加令方躍感到差異的是,這條被平臺認定為“真”的TB短褲,事后經方躍多方證實是條假貨,“好多平臺都已經不認這個東西了,我估計這批貨應該是有些做假貨的人專做出來流入市場的”。
鋅刻度注意到,在黑貓投訴上還有很多和安琦、方躍遇到類似情況的用戶,關于優奢易拍的消費者投訴中,問題主要集中在“鑒定錯誤”、“不退款”、“實物無法鑒定”等方面。隨后,鋅刻度也嘗試過就相關問題聯系優奢易拍平臺,但截至發稿前并未得到回應。
假貨率高達80%以上,連品牌專柜驗貨都是騙局
在這個“假貨分三六九等,高仿也能以假亂真”的時代,要判定一件奢侈品是否為真,對消費者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據要客數據顯示,除了奢侈品牌官方渠道外的其他渠道,假貨率高達80%以上:非直營專賣店平均假貨率在20%-30%,集成店假貨率超過60%,奢侈品代購假貨率高達80%以上,微商假貨率更是超過95%。目前在中國市場,假貨可見度已然超過真貨可見度,超高的假貨滲透率使得奢侈品假貨的數量已經是真貨數量的6倍之多。
如此背景下,鑒定需求猛增也就不奇怪了。所以能看到,打出“專柜正品,支持驗貨”、“原單專柜驗貨”旗號的網店不在少數;部分經營各種二手奢侈品的“中古店”、“古著店”等也表示接受驗貨;還有近幾年異軍突起的95分、優奢易拍、識上、識貨、得物等平臺......但就像安琦和方躍的遭遇,這些渠道真的能驗出來嗎?
就在去年,唯品會曾陷入一起“Gucci皮帶真假難辨”的風波,彼時有消費者反映在該平臺購買的Gucci腰帶被得物APP鑒定為假貨,電商平臺表示將提供退貨退款服務,并將再次委托專業機構進行鑒定,其中檢鑒定結果為正品。緊接著,得物APP也出具了包括自有機構在內的5家鑒定機構的檢驗報告(其中3家為線上照片鑒定),均顯示為非正品。
奢侈品鑒定市場的混亂可想而知。某位從事奢侈品鑒定多年的技術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言,“目前,奢侈品鑒定行業存在大量的水分,鑒定師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資歷較深的鑒定師一般是靠自己多年的經驗儲備大量數據庫,以及隨時更新對各奢侈品的了解從而摸索并總結出了一套鑒定方法論。但其實,產品真假的最終解釋權依然把握在品牌手中。”
安琦在選擇優奢易拍圖片鑒定時,也面臨過類似困擾,“當時在平臺上,我只看到了這些鑒定師的經歷、頭銜和擅長品類,實際上并不知道這個人是不是真的具備鑒定資質,也不能確定他的鑒定水平怎么樣。”
從鑒定師的簡介根本判斷不了其水平如何
當前,奢侈品鑒定市場的問題癥結就在這里,還尚未有一套真正的權威體系對奢侈品的真假進行判別。正如上述鑒定師所說,或許只有品牌才能驗證自家商品的真假。所以,有人認為一些網友分享的專柜驗貨經驗可能有用,“如果專柜不同意驗貨,可以要求專柜提供售后服務。如果專柜婉拒,就表示是假貨。”
但據光明網的揭秘文章《專柜驗貨?不存在的!揭秘真實的奢侈品鑒定行業》,有業內人士透露,“專柜驗貨”基本可認定為騙局:第一,專柜不提供驗貨服務。不論是真品還是仿品,都不能通過“專柜驗貨”的方式加以鑒定。第二,很多奢侈品牌內部壓根沒有“鑒定部門”的設置。
對于潛力無限的二手奢侈品市場而言,因為商品的非標品屬性,成色、真假、定價等多維度的信息存在灰色地帶,始終制約著行業的發展,尤其因為鑒定人才稀缺和鑒定水平差異,使得挖掘出更高效解決辦法、快速提升自身鑒定技術,成為各個二奢從業者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現在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任何消費終究都要回歸于用戶,而用戶最終只會為能解決自己問題的服務買單。
(文中林琳、安琦、方躍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