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錢伯彥
當地時間5月24日,阿根廷經濟部長古茲曼(Martín Guzmán)宣布將為增加產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制定特殊的外匯準入制度。這也是阿根廷政府在此輪能源價格上漲潮中嘗試轉型能源出口大國的最新注解。
自2019年9月以來,阿根廷政府為了穩定連續貶值的阿根廷比索開始實施外匯資本管制。目前官方匯率限制在1美元兌120阿根廷比索,而非官方市場上的阿根廷比索實際匯率約為1美元兌200比索。
阿根廷經濟部長古茲曼表示,頁巖油氣行業外匯管制的放開將使得公司能夠獲得更多的美元,并促進企業獲得更多的油氣開采設備,反過來有助于幫助國家創造更多的美元。古茲曼認為,當前國內和國際環境為阿根廷提供了歷史性機遇,能源部門可以為阿根廷發揮國家轉型的作用。
阿根廷希望將本國天然氣當作國家未來主力出口品,擺脫僅能出口農業、畜牧業產品尷尬地位的嘗試,其實早在5月中旬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訪問歐洲之旅時已經被擺上了臺面。
5月10日,費爾南德斯的歐洲之旅第一站就選在了曾經的宗主國西班牙。在與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會晤時,費爾南德斯明確表示:“我們能夠成為穩定的能源供應商”。阿根廷外交部長卡菲羅(Santiago Cafiero)同時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總統表達了我們國家在這種不確定的時刻成為穩定的食品和能源供應商的使命”。
除了阿根廷與西班牙的歷史特殊關系之外,西班牙因為馬格里布天然氣管道今年年初的中斷,早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前就已經飽受天然氣價格暴漲之苦。但在另一方面,西班牙擁有六個液化天然氣再氣化終端,也是歐盟各國之中液化天然氣處理能力最強的國家。外交部長卡菲羅也提到希望“能夠推進液化天然氣出口供應至整個歐洲”。
次日,費爾南德斯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歐盟缺氣大戶德國,并在柏林表示:“我們能提供的有很多,阿根廷將是食品和能源的生產大國。為了在未來出口天然氣,我們將積極建設天然氣液化終端,必須現在就開始推進”。
相比于工業實力較弱的西班牙,急于擺脫對俄能源依賴的德國55%的天然氣進口自俄羅斯。雖然柏林方面已經于上周同液化天然氣出口大國卡塔爾達成了能源伙伴協議,但也多次表示希望能源進口多元化。
目前仍缺乏天然氣液化終端的阿根廷也向喊話道:“德國在阿根廷進行投資的歷史悠久,可以信任我們”,并希望德國能夠以公私合營的方式入股對阿國基礎設施投資。
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一方面為本國天然氣出口推銷,一方面又為本國天然氣產業拉投資,恰恰反映了阿根廷能源行業市場和技術兩頭在外的尷尬處境。
而阿根廷的底氣則來自于該國南部巴塔哥尼亞地區的內烏肯盆地Vaca Muerta巖層(即西班牙語死牛之意)之中發現的豐富油氣資源。2010年,西班牙石油巨頭雷普索爾在當地打下第一口頁巖氣井。之后兩年之內,又有陸續31口氣井被打下,并最終確定了Vaca Muerta巖層擁有世界第二大頁巖氣儲量和世界第四大頁巖油儲量。

根據西班牙雷普索爾的估計,Vaca Muerta巖層石油儲量為225億桶。根據美國能源署(EIA)的估計,Vaca Muerta巖層的可開采碳氫化合物為162億桶石油和87000億方天然氣。
與自然資源稟賦形成鮮明對比的,阿根廷當前的天然氣產量全球排名僅為第27位,天然氣出口量更是僅為第34位。
早在1922年,阿根廷就成立了全球第一家國家石油公司YPF(Yacimientos Petrolíferos Fiscales),而且伴隨著1990年代國有企業私有化進程的展開,阿根廷油氣行業被極大地激活了活力,并在1990年至1997年之間將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從51.7萬桶/天、189億方/年翻番至85萬桶/天和381億方/年。在此期間,阿根廷甚至成功地建立了通往智利等鄰國的天然氣管道。
2001年開始,阿根廷陷入了深度經濟衰退,超過1000億美元的主權債券違約,阿根廷比索迅速貶值超過70%。接連引入的外匯管制和能源出口稅等一系列組合拳迅速擊垮了外資對阿根廷油氣行業的信心和投資,加上阿根廷國內對于天然氣價格的人為限制也導致油氣生產商無利可圖。
2011年的能源出口限制進一步打擊了當地油氣企業的生產積極性,阿根廷也在當年諷刺地成為了能源凈進口國。2016年,阿根廷的石油產量和天然氣產量分別為62萬桶/天和1.048億方/天,遠低于2001年的92.4萬桶/天和2006年的1.27億方/天。期間被西班牙雷普索爾控股的國家石油公司YPF也在2012年被阿根廷政府收回了控制權。
2016年初,已經萎縮十余年的阿根廷能源行業再次迎來了復蘇的機會,采取更加親商立場的阿根廷馬克里新政府取消了外匯市場的大部分管制,并在新內閣之中特設能源部、啟用擁有能源行業經驗的私營企業人士擔任能源部高級官員。
當時的新政府甚至在國際能源價格低迷的大背景下,刻意提高了國內能源價格以保護羸弱的國內能源企業。加上2014年至2015年美國頁巖氣技術和投資的大爆發,包括道達爾、埃克森、雪佛龍和陶氏在內的全球能源巨頭開始再次重返阿根廷市場。
馬克里政府取消能源補貼以扶持油氣企業的結果自然是公共事業費用的大幅增長,并引發部分城市民眾的抗議活動。最終阿根廷最高法院以聽證會環境程序不合法為由,判定馬克里政府取消補貼違法。
馬克里一系列自由主義緊縮政策在其他經濟問題上也同樣沒有能夠重振阿根廷。馬克里執政期間,阿根廷國民生產總值萎縮3.4%,通貨膨脹高達240%。2018年的比索危機和2020年初的新冠危機又使得比索連續大跌,信奉自由主義的馬克里最終不得不再次進行外匯管制,包括凍結官方匯率、對外幣兌換制定每月200美元的上限和35%的稅收。這也意味著馬克里此前對能源產業的刺激政策幾乎全部無疾而終,一系列經濟問題導致馬克里在2019年阿根廷總統大選之中首輪即敗選。
此后走馬上任的費爾南德斯新政府實質上依然重復了馬克里政府的老路。今年3月底,阿根廷政府起草新法案,再一次將目光對準了能源產業并表示,如果國內供應得到保證,符合條件的公司可以自由出口其當地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的 20%,出口關稅為零。
促使費爾南德斯新政府推進改革的動力,除了國際能源價格暴漲之后天然氣出口變得有利可圖之外,還因為能源危機也給阿根廷帶來的沉痛打擊。雖然阿根廷在2021年的天然氣產量有所恢復,但仍需從玻利維亞進口平均每天1200萬方的天然氣。此前,阿根廷還趕在2022年南半球入冬之前,特意與玻利維亞追加簽訂了每天1400萬方的天然氣進口協議(整個5月到9月)。
為擺脫能源行業基建落后的現狀,4月25日,阿根廷政府重啟了連接人口中心與Vaca Muerta產區的Néstor Kirchner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1100萬方/天),預計將于2024年完工,通往智利的石油管道亦在翻新之中。
同時,阿根廷政府在4月的一次石油會議上再次表達了對Vaca Muerta巖層的厚望,并表示阿根廷有望于2026年將石油產量提升至100萬桶/天,出口量提升至50萬桶/天,天然氣產量更是有望在2050年之前在國際市場上與卡塔爾和澳大利亞匹敵。

此外,阿根廷政府還將天然氣井口價上調至更加有利可圖的3.5美元/MMBtu(百萬英熱單位),促使Vaca Muerta巖層的天然氣產量從去年4月的1.14億方/天上升至今年4月的1.3億方/天。
阿根廷現有Bahia Blanca液化天然氣終端和正在建設的Escobar終端,以及規劃投資150億美元建設的年產能1300萬噸的全新天然氣液化終端。
阿根廷油氣產業在理論上即將步入正軌。不過,費爾南德斯新政府的能源新政能夠徹底落實目前仍未可知。
一方面,在資本回流的大背景下,專注于拉丁美洲市場的智利石油公司GeoPark剛剛退出了阿根廷市場,而中國的中石化和美國的康菲石油公司亦于去年離開阿根廷,油服巨頭斯倫貝謝也在前年將Vaca Muerta的片區悉數出賣。
另一方面,在全球大通脹的背景與阿根廷常年高位通脹的歷史疊加影響下,阿根廷統計局(Indec)表示該國通脹水平已經從2020年的14.8%上升至2021年的50.9%。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今年阿根廷全年的通脹率將在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