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熹瓏
5月23日,小鵬汽車(XPEV.NYSE/9868.HK)一季度報出爐。財報顯示,一季度小鵬汽車營收為74.5億元,同比增長152.6%。車輛交付量達34561輛,同比增長159%。
但是賣得多虧得也多。一季度公司凈虧損17.01億元。2021年同期公司虧損額為7.87億元,2021年第四季度為12.87億元。小鵬的虧損缺口越來越大,今年一季度虧損創上市以來單季新高。而一季度已披露財報的理想汽車凈虧損為1090萬元。
雖然已逐漸坐穩“蔚小理”交付頭把交椅,但小鵬汽車的毛利率一直處于墊底。一季度公司毛利率為12.2%,同比增長1%。此前,理想汽車和蔚來汽車毛利率均已突破20%關口,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車毛利率已超過22%。
利潤與銷量不同步,是由于小鵬的單車毛利率相對較低。目前,小鵬在售車型包括P7、P5、G3系列三款。G3、P5的價格覆蓋區間為16至25萬元之間,雖然P7售價達到40萬元,不過整體定價主要為16至30萬元區間。與蔚來、理想超過30萬的定價相比,相對親民的售價影響了公司盈利。
其中,相比去年四季度10.9%汽車毛利率,今年一季度汽車毛利率降至10.4%。“按季減少主要是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漲所致。”財報表示。目前,“缺芯”“缺電”的問題仍在困擾這家造車新勢力。
“缺芯”方面,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直言,幾顆主要的高端芯片目前供應相對穩定,整車產能的掣肘主要是數量、種類繁多且價格偏低的功能性芯片。他提到,芯片給供應鏈帶來的沖擊可能是長期性的:“現在我們仍然認為芯片的挑戰會持續到今年甚至到明年更往后的時間。”
繼“缺芯”之外,“少電”是小鵬面臨供應鏈上的另一大問題。去年四季度以來,由于鋰礦價格大幅增長,導致電池價格波動較大。小鵬也曾在去年四季度受制于電池供應問題影響了產品的按時交付。
高額的研發投入、營銷費用是又一制約實現盈虧平衡的因素。一季度,公司實體銷售網絡覆蓋138個城市,自營充電站達到933座。持續擴張的營銷網絡進一步增大成本壓力。報告期內,小鵬汽車研發支出為12.2億元,同比增加128.2%;銷售和行政費用為16.42億元,同比增長127.7%。
招銀國際研報指出,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預計小鵬在第二季度的毛利率將小幅收窄,這可能導致22年第二季度的凈虧損略大于22年第一季度。
為了覆蓋原材料和電池成本,今年3月21日起,小鵬宣布價格上漲1~2萬元。
新發布的旗艦車型G9也被視為緩解毛利承壓的武器。小鵬汽車Q1財報電話會中,何小鵬介紹稱,G9將在第三季度正式上市發售和量產,在第四季度大規模交付,預估售價在30至40萬元。
另外,明年小鵬計劃在B級車平臺和C級車平臺上各推出一款新車,通過改善產品結構,提升毛利。何小鵬表示,小鵬汽車中長期的目標是將公司整體毛利率提升到25%以上。
除了“開源”,公司也逐漸注重“節流”。今年5月中旬,小鵬汽車發生“毀約20余名應屆生”事件,持續引發關注。針對此事,小鵬汽車回應稱,由于部分部門崗位調整與績效優化,涉及了少量應屆畢業生和相關員工的調整。公司會持續投入戰略性創新業務,但也會控制和調整部分非核心業務和中后臺業務。
勒緊褲腰帶的不僅是非核心業務,也包括銷售和研發方面。相比于2021年四季度,公司的銷售、一般及行政開支,研發開支有所壓縮,兩項費用分別減少18.5%、15.9%。經營開支的減少也使公司經營虧損有所減少。一季度公司經營虧損19.2億元,去年四季度為24.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