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楊文靜
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又準備出資了。
投資界-解碼LP從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官網獲悉,第三批新設兩支子基金完成簽約落地,簽約總規模達90億元。
這一次,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已經完成了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成都)交子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與和諧超越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宜興)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兩支子基金的簽約工作,背后涉及了兩家知名創投機構——東方富海和IDG資本。
基金總規模90億,出資東方富海和IDG資本
具體來看,在簽約的兩支基金中,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成都)交子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落地四川成都,簽約規模50億元,基金主要投向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醫療健康等領域的中小企業。
該子基金的管理機構為東方富海,致力于投資具有成長性和上市潛力的目標公司,目前機構累計管理基金規模約250億元人民幣,在管基金52只,投資500余個項目,投資領域包括信息技術、節能環保、健康醫療、新材料等。
另一支基金——和諧超越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宜興)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在江蘇宜興注冊,規模達40億元,主要投向先進科技、企業服務、醫療及消費品牌等相關領域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為和諧愛奇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天眼查顯示,和諧愛奇成立于2009年,背后的法定代表人是VC教父熊曉鴿,該管理機構正是IDG資本。
至此,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第三批遴選目前已經完成了四支子基金的設立。
具體而言,2022年1月底,基金完成經緯(廈門)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簽約工作,認繳規模25億元。這是第三批第一支子基金,注冊于福建廈門,管理機構為經緯中國,主要投向智能制造與新技術、醫療健康、工業互聯網、企業服務、新供應鏈、新消費新零售等領域的中小企業。
一個月后,第三批第二支子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藍馳(重慶)私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落地重慶,管理機構為藍馳創投,認繳規模16.7億元,主要投向硬科技、企業服務、醫療健康等領域的中小企業。
投資界了解到,藍馳創投新一期人民幣基金耗時半年左右完成了大部分資金的募集工作,除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外,還吸引了知名政府引導基金、主流金融機構、頂級母基金及知名家族辦公室等諸多長線LP,多家機構連續出資。
5月18日,藍馳創投宣布總規模55億元人民幣的新一期人民幣及美元基金募集成功,刷新了國內今年早期基金和美元基金的募資紀錄。
目前,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開啟第四批子基金遴選,堪稱今年出手最迅速的國家級母基金。
成立兩年,累計出資170億,創投圈最活躍母基金
時間回到2020年6月,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在上海浦東陸家嘴成立,這意味著國家級的中小企業引導基金運營實體正式落地。該基金注冊資本357.5億元,主要采取“母基金”方式運作,通過投資子基金和直接投資方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這支母基金背后的股東十分豪華,涉及財政部、上海國盛集團、中國煙草、中國人壽保險、浦東科創集團等15家出資方。其中,財政部出資152.5億元,持股比例42.66%,為第一大股東;上海國盛集團、中國煙草分別出資50億元,并列第二大股東。
運營實體正式落地以后,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快馬加鞭啟動了投資。基金成立僅一月(2020年7月),公司發布了第一批子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公告,吸引了181家管理機構提交申報材料,其中不乏頭部VC/PE,最終于2021年5月完成8支子基金簽約設立。
這8支子基金設立總規模189.63億元,注冊地覆蓋東中西部地區,投資方向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以及大健康與消費升級、現代服務業、教育、文化、農業等多個領域。
出手神速,2021年2月,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第二批子基金發布遴選公告,年底8支子基金設立任務順利完成。
目前,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計劃在今年開展第四批和第五批子基金管理機構的公開遴選。5月初,第四批子基金遴選公告宣布,待第四批完成設立后,基金總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
梳理來看,在對子基金的定位上,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要求重點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的加快發展,在日常管理中積極引導子基金對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及國家重點發展的行業領域,投資方向上不設地域和行業限制。
其中,第三批子基金的設立上突出了中西部地區優質項目的優先選擇,第四批則進一步放開限制,“投早投小”趨勢更加明星。
申報指南指出,第四批單支子基金的認繳出資總規模原則上不低于10億元,認繳出資比例與此前一樣,原則上不超過30%,其余向社會募集;而認繳出資規模從不低于5億元減少到了3億元。并強調與子基金具有相同性質的基金產品是指創業投資基金和主要投資早中期中小企業項目的股權投資基金。
官網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公司已設立22支子基金,認繳總規模超630億元,母基金認繳出資約170億元,子基金累計完成投資項目超730個,累計投資金額超過260億元。其中,投向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的數量和金額占比分別達70%和60%以上。
這只十分活躍的國家級母基金,已經成為人民幣募資一股重要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