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查沁君
“截至5月15日,全國累計排查培訓機構11萬個,發現有問題機構2977個,占比2.7%。累計排查發現“假注銷、真運營”培訓機構413個,已全部關停取締。”
5月26日,教育部公布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治理“回頭看”工作進展。“回頭看”工作于今年4月至6月持續開展,目前進程過半。
截至5月15日,全國32個省份97%的縣(市、區)已啟動“回頭看”工作,其中49%的縣(市、區)已完成轄區內所有培訓機構排查。各地通過關停取締、限期整改等措施對違法違規培訓行為同步予以處置,問題機構整改率達92%。
在“營轉非”方面,累計發現以非營利外殼違規開展營利性行為的機構26個,有關地方第一時間約談機構負責人,當場下達整改通知書,已全部進行整改。
在培訓收費監管方面,累計排查發現未執行政府指導價的機構195個,超政府指導價收費52.9萬元,已全部糾正并退費。
在隱形變異治理方面,累計排查發現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的機構2594個,其中完成整改機構2460個。個人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1256人/次,其中已整改完成1229人/次;涉及中小學在職教師11人,已按規定進行處理。
在材料和人員規范方面,累計排查發現不合規培訓材料779份,其中責令停止使用并清理銷毀767份;不具備相應資質的教學、教研人員786人,已完成調整693人。
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累計發現有554個機構未使用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其中已督促455家機構完成整改。
在風險防范方面,累計有2505個縣區建立了重點核查解決退費難問題、校外培訓監管執法、防范化解勞動用工風險等三項機制。
教育部表示,下一步將督促各地在做好“回頭看”中期小結的基礎上,繼續推進排查整改工作,鞏固成果、查漏補缺,做到重點更聚焦、排查更精準、措施更得力,確保各項任務如期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