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債務重組還未有實質性進展的上海房企大發地產(06111.HK),又遭遇連續兩日的股價大幅下跌。
5月26日,大發地產跌逾35%,加之5月25日的跌幅,兩個交易日股價已跌近八成。截至5月26日收盤,大發地產報價每股0.61港元,總市值還剩5.024億港元,較前日蒸發掉2.72億港元。
大發地產股價出現異動是在5月25日,收盤之際仍跌超66%,單日市值蒸發11.2億港元。當日晚間,大發地產披露公告稱,公司發現股份成交價出現不尋常下跌而成交量出現不尋常上升,經相關部門查詢,董事會確認,集團的營運維持一切正常,正常繼續進行業務。
不過,對于董事會不知悉導致該等成交價或成交量變動的原因,并未減輕資本市場的疑慮,因此在發布公告第二日,股價沒能出現反彈回升。
這并非今年首只地產股出現類似情況。比如在今年2月初,正榮地產股價最高跌超80%,正榮服務跌幅最高達87.29%。即使是在近期也有多家地產公司股價大幅下跌,5月19日領地控股也曾發生過閃崩,尾盤跌幅也達到85%,此外還有天譽置業、佳源國際等出現過上述情況。
對于近期幾家房企股價大幅下跌,業內人士認為,主要與這些公司股東股權質押風險、臨期債務兌付風險、業績下滑、遭評級機構下調評級等問題相關。
大發地產也不例外。公司上一次引起關注還是4月14日,核數師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去年業績的“不發表意見”。
安永表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大發地產凈虧損人民幣4.29億元。于2021年12月31日,大發地產的銀行及其他借貸以及優先票據總額為人民幣126.49億元,其中人民幣67.40億元將于未來十二個月內到期償還,而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10.52億元。
“該等狀況顯示出公司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可能對集團持續經營的能力構成重大疑問。”多重不確定性的潛在相互影響及其對綜合財務報表的可能累計影響,安永認為,無法為綜合財務報表形成審計意見。
大發地產也面臨著債務壓力。早在今年3月2日,大發地產就發布公告稱,因被申請“清盤呈請”緣故,公司未能于寬限期屆滿前完成2227.5萬美元債利息的付款。這也意味著,大發地產正式出現實質性的美元債利息違約。
對此,大發地產表示,公司正著手委任財務顧問,以協助對公司的境外債務進行整體重組,盡快與所有利益相關者達成一致的解決方案。
但直到近兩日遭遇股價大幅下跌,大發地產仍然未對境外債務重組事件發布公告和消息,其重組方案也未見雛形。
界面新聞查詢,大發地產目前流通中的離岸債券共有3筆,即今年7月份的一筆3.6億美元到期的應付票據,和2022年到期的2.8億美元票據有1.85億美元尚未償還。此外,還有將于1年內到期的2023年1億美元的票據。
與此同時,除了安永指出的截至去年年末大發地產借貸總額85.07億元,共計有67.4億元短期借款和票據尚待償還外,其年報也顯示,公司還有向集團物業、聯營合營企業提供的融資擔保額96億。
不僅如此,在房地產行業進入新一輪的調整期,大發地產的銷售方面表現也面臨市場調整帶來的壓力。
根據大發地產公布的銷售業績數據,今年前4個月,公司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9.1億元,同比下跌82.04%;合同銷售面積約18.02萬平方米;對應的平均銷售價格約為16145元/平方米。
即便是在去年,大發地產也面臨著業績下滑和利潤虧損。數據顯示,2021年實現總營收59.11億元,同比下降35.67%;歸母凈利由盈轉虧4.8億元,同比下降241%,2020年同期為3.38億元。
對于如今的大發地產而言,在境外債務重組期內遭遇股價連續下跌,反應了資本市場的擔憂情緒,如何贏回市場信心使得股價反彈回升,大發地產還需做出更多實質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