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見財經
據高盛統計顯示,大型科技股引領的對沖基金一季度在科技與可選消費品板塊的頭寸減少。最為直觀的表現就是,基金正在從蘋果、亞馬遜和特斯拉的二級市場上撤資。
與此同時,這些資金正在不斷加倉能源股,以對抗高通脹。
實際上,我們從巴菲特的持倉變動就能窺探一二。從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巴菲特放棄了以往堅守的保守策略,開始瘋狂地買入能源股。
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曾透露了買入西方石油的過程,他稱伯克希爾兩周內就買入了14%的西方石油。此外,伯克希爾一季度還增持了1.2億股雪佛龍。
高盛表示,縱觀最近對沖基金的表現,他們持有高估值的股票數量正在急劇減少,快速遠離成長股以及去杠桿的幅度依舊比較猛烈。
目前,道指已連續下跌達到了8周,納斯達克指數也已經連續下跌7周,道指的水平已經創下1932年接近大蕭條谷底以來的最長周度連跌紀錄,似乎逃離科技股的悲觀情緒還在蔓延。
此前,閱后即焚應用 Snapchat 母公司 Snap 發布盈利預警,并表示已經放緩招聘工作。消息發布之后,截至當地時間5月24日收盤,Snap股價暴跌逾43%,受到Snap的影響,Meta、Pinterest及谷歌、推特等其他社交媒體類公司股價普遍走低,谷歌A大跌近5%,Meta大跌7.62%。
有統計顯示,5月24日美國社交類媒體一共損失了13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000億元)。有分析認為,Snap的業績預警意味著經濟環境正在迅速惡化。
據悉,Snap股價的跌幅創下了其有史以來最大的盤中跌幅,也跌破了其發行價,市值蒸發近1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65億元)。
對此,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認為,未來所有線上廣告平臺都將受到消費者大幅減少帶來的影響,因為廣告是周期性的。
在近期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發出了警告。他稱,通脹沖擊程度比70年代“嚴重一個數量級”,美聯儲對這場危機“完全沒有做好準備”。
他還稱,提高利率不能解決通脹問題,這個不會創造更多的食物,也會讓事情變得更加困難,因為人們將無法進行投資。
目前,周期性的和防御性的股票的表現已經真實地反映出了經濟放緩的趨勢,市場對于科技股的悲觀情緒,會讓美股進一步走低。
綜合而言,我認為美股遠未觸底,未來以及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拋售科技股將會成為市場資金的一種選擇。對于科技股而言,增長放緩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而類似于Snap案例未來可能不是少數。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近期也發布了不及預期的一季度財報,最近短短的7個交易日里,沃爾瑪的跌幅就超過16%。
有分析認為,目前美股已經從“滯漲交易”轉變為“衰退交易”,因此配置防御型的能源股仍然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