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止戈見聞 李知停
編輯丨李知停
支付,是一種古老的經濟活動;
從歐洲紙幣發行到銀行卡發明,不過289年;
從銀行卡出現到網上支付的誕生,不過38年;
從網上支付衰落到移動支付崛起,不過13年;
更新迭代,總在不經意中發生
……
1
1949年的一天中午,在紐約曼哈頓的一家飯店里,弗蘭克·麥克納馬拉請客吃飯。用完餐之后,他又一次發現自己忘帶錢包,麥克納馬拉只好打電話向妻子求助,讓她帶現金趕到現場火速救援。
或是這一場不大不小的尷尬,刺激到麥克納馬拉敏感的腦細胞,他竟萌生了一個全新的想法,創辦信用卡公司。
傳奇的故事和資料的記載總是不太一致,有關資料給出了另一個版本:大萊信用卡的設想,是從麥克納馬拉與施奈德多次的交流碰撞中逐漸發展而來。
施奈德是律師,麥克納馬拉是他的顧客兼朋友,這兩人都是紐約商界的活躍人物,他們意識到之前的個人信貸業務有待改進,最終將目光鎖定在新興金融工具信用卡上。
1950年春,麥克納馬拉與好友施奈德合伙投資一萬美元,在紐約創立了第一家信用卡公司——大萊俱樂部(Diners Club),它就是大萊信用卡公司的前身。
大萊俱樂部向會員提供一種能夠證明身份和支付能力的卡片, 最初他們與紐約市的14家餐館簽訂了受理協議,會員憑卡片可以記賬消費。信用卡的雛形從此誕生。
收單業務的成形,為商旅人士提供了吃飯、住宿和其他向公司報銷項目的、方便的支付和記錄手段,這標志著支付產業的革命性時代開啟。
曾有媒體將信用卡列為人類社會二十世紀中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與飛機、計算機等相提并論,并非沒有一定的根據。
2
有信用卡的地方,就會有POS機。
信用卡和POS機是一對黃金搭檔,信用卡借助POS機,將自身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發揮;POS機通過信用卡,成就完美賬單這一偉大壯舉。
POS機是為信用卡服務的,想必信用卡一定誕生在POS機之前。聽起來似乎能夠自圓其說,可事實并非想象的那樣。
世界上最早的POS機誕生于1879年,當時它有一個更高端的名字——收銀機。收銀機由美國詹敏斯·利迪和約翰·利迪兄弟制造,只能記錄營業賬單,主要為了監督雇用人的不軌行為,不具備其他特殊功能。
1879年,詹敏斯·利迪和約翰·利迪兄弟制造的收銀機
20世紀60年代,隨著電子技術的飛躍發展,日本率先發明世界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POS機——電子收銀機(ECR)。電子收銀機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其智能化、網絡化多功能的特點,逐漸成為企業在商業銷售上進行勞務管理、會計帳務管理、商品管理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沒隔多久,中國第一臺商用收款機樣機經北京市商業機械研究所研制誕生,那一年是1974年。
1975年,第一臺商用收款機樣機被送到北京東風市場試用,因技術上先天不足,這臺收款機無法實現分類累計、隨時查詢的原始記錄,沒有打印和硬備份功能,就這樣中國首臺POS機以失敗告終樣機被送進“小黑屋”擱置。
1981年,商業部組織北京市商業部門率先引進日本OMRON公司528型收款機,用于北京市各大商場。由于該收款機的使用效果顯著,商業部組織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商場進行推廣。至此,POS機開始在中國各地陸續出現。
不過上世紀90年代初,銀行卡還沒有全面推廣,只有極少數的商務人士和政府機關人員使用。90年代末,“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儲蓄卡為大眾所接受并開始普遍使用。2000年以后,銀行卡業務蓬勃發展,全國都在廣泛使用。
2000年代初的POS機,黑白屏幕、外觀體形龐大,通過電話線或者網線連接到銀行系統,被稱為有線POS機。有線POS機功能相對單一,只作刷卡結算,不利于為顧客建立快速優質的刷卡環境。
2002年,中國銀聯成立。在移動支付尚未普及的支付時代,銀聯支付可說是國內曝光率最高的第三方支付平臺。
彼時,銀行卡產業開始向集約化、規?;l展,從此打破了一個POS機只能刷一個銀行的卡的局面,一臺機器就能統統搞定。
后來,伴隨著網絡普及和物流、電子商務的發展興起,POS收款逐漸發展成為移動上門收款,也就是移動POS終端。
移動POS機的誕生,為POS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它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人們對刷卡支付的理解。
自移動POS機出現以來,大眾很快接受了脫離現金的付款方式,因為它的確賦予了支付方便快捷的因素。
到了2011年,銀行卡和POS機的關系達到水乳交融的階段。這一年,中國人民銀行分批分次地為非金融支付機構發放了支付業務許可證,第三方支付公司由于審核快、流程簡單,大多數商家都選擇第三方支付公司辦理POS機。
同年,POS機的發展終于逐漸成熟,技術和外觀性能都有了質的飛躍。機身外形愈發輕巧便利,移動支付終端在市場應用越來越廣,標志著POS支付進入精細化時代。
3
2012年,針對個人使用的手刷POS機誕生,各大品牌的手刷如雨后春筍扎堆出現,手刷市場瀕臨爆發期,支付市場即將迎來新局面。
這一年,“手機音頻POS機”橫空出世,那是國內最早的一款手刷POS機。
手機音頻POS機插在手機音頻那個位置使用,因為是初代產品功能尚不完善,這款機器不支持刷卡消費,只能用來還信用卡和交水電費等等。
音頻POS機在國內推廣了差不多2年的時間,就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到了2015年,藍牙POS機甫一亮相,一躍成為POS機“頂流”。
這一款誕生于中期的手機POS機,無需插在手機上,只需要下載一個APP就可以完成刷卡消費,到賬速度好比疾風迅雷。秒到賬的結算方式讓廣大“刷友”歡喜雀躍,畢竟在這之前刷款都是第二天到賬。
不過,“頂流”真的只是“頂流”,藍牙POS機速生速朽,活躍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就淹沒在滾滾紅塵的浪濤之中。
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在2016年,升級版的MPOS強勢入局。這樣一款集大成的產品,憑借自身硬核的素質,以摧枯拉朽之勢取代藍牙POS機的歷史地位,為自己贏來足夠長時間的榮光。
何謂MPOS?說來也簡單,也就是在藍牙的基礎上加了數字鍵,起到一定的加密作用。
MPOS機屬于后現代的一款手機POS機產品,這是“生命力”更持久的一款加強版產品,在國內都流行了足足4年的時間, 在手刷POS機的歷史長河中不可謂不長壽。
即使到今天,隨著智能POS機、電簽版POS機陸續地出現,它們也無法輕易撼動MPOS機的既定地位,大有“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之勢。
不得不提到智能POS機這一款產品,作為新零售的行業入口,智能POS機擁有強大的聚合支付功能,它整合了多種收款方式,將支付寶、微信支付、京東支付、云閃付等二維碼交易融合于一身,解決了“一款機子對多個二維碼”的收款難題。
智能POS機的出現,有著不可小覷的現實意義。隨著這一具備“將帥之才”的POS機面世,它極有可能會引領大POS機流行的潮流,改寫當前POS機的既定局面。
4
伴隨著POS機支付領域地逐步發展,網上支付、移動支付等新興支付領域蓄勢待發,漸次開啟了各自的職業生涯。
自從有了網銀,中國就開始有了“網上支付”。
1998年3月6日下午3時30分,國內第一筆internet網上支付得以實現,買賣雙方世紀互聯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央電視臺的王柯平先生分別成為國內第一個網上虛擬商家和網上支付第一人,而促成了這筆交易實現的中國銀行則榮膺國內第一家網上銀行的稱號。
對于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相關媒體給予高度的關注,展開積極的報道?!吨袊嬎銠C報》更是不懼繁瑣的細節,以圖表的形式對整個過程開展細致周到的分析。
不過,后來對這一網上支付事件仍有些許疑問尚待解決。經過一年多的時間證明,這一事件并沒有什么現實意義,毋庸置疑地成為一場“烏龍”事件。
在這一年的時間里,北京的各大銀行都一直在等待或研究,看看第一筆網上支付究竟會鹿死誰手。
然而,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網上銀行事件,手揮五弦踏“浪”而來,沒有停下來歇歇腳給對手機會,它就是總部設在深圳的招商銀行。
1998年4月16日,伴隨著鼠標輕點,作為招商銀行的員工彭千,通過招商銀行“一網通”網上銀行支付系統,在互聯網上向先科娛樂傳播有限公司購買了一批價值300元的VCD光碟,由此成功完成了國內第一筆網上銀行支付。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招商銀行負責開發網上銀行業務的招行團隊只有區區不到10名員工。可就是在這樣的挑戰下,招商銀行成功實現了國內第一筆網上銀行支付。
招商銀行所取得的成就還不止于此,網上銀行不僅是由招行在國內首創,而且實實在在地做到了原創,為中國的網上銀行業務樹立了一個標桿。
這次交易的成功,標志著國內首家使用銀行卡進行網上購物付款結算的電子支付系統正式開通,開了國內網上銀行服務的先河,中國電子商務從此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就這樣,國人對網上銀行支付的認識、了解和接受,從招商銀行搶先“觸網”后穩步發展,起步騰飛。
隨著銀行網上支付業務不斷地發展壯大,中國電子商務以此為依托取得日新月異的發展,電子商務以不可抑制的速度強勢崛起,廣泛地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5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輪后的煙塵消失于眼前。
伴隨電子商務的崛起,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登上了商業舞臺,第三方支付呈現遍地開花的趨勢。
2005年被譽為我國第三方支付的元年,阿里的支付寶和騰訊旗下財付通均在這一年成立,全球支付霸主PayPal高調入華,是年先后又有50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成立。
然而,如今作為國民支付工具的支付寶,它所達成的第一筆收款交易,要稍稍早于2005年。
2003年10月18日,淘寶網首次推出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于同月,支付寶產生了第一筆支付交易。
彼時,在日本橫濱留學的崔衛平想將一臺九成新的數碼相機轉手出讓,他以750元的價格將相機放到淘寶網上出售。當年同款相機在國內售價高達2000元,由于物美價廉、性價比極高,信息發布到淘寶網上不久后,西安工業大學的焦振中就有意購買。
那時網絡支付才初出現,人們對網上付款沒有信任感,崔衛平和焦振中商量了很久都沒有談攏,最后支付寶介入出面調停,向他們解釋支付的安全性,并向他們擔保。
在兩個小時以后,支付寶歷史上第一筆交易誕生了,崔衛平順理成章地成為支付寶的第一個用戶。
這一筆具有特殊意義的訂單,象征著網上支付的誕生,和網絡信任時代的開始。
那一年,還未后悔創辦阿里的馬云,把訂單掛在支付寶大樓一層大廳的墻壁上,一直保留到如今。
6
2011年5月26日,央行正式發放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企業飲到了“頭啖湯”。
這一天對于第三方支付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
同樣是2011年,支付寶又推出一項重磅業務——掃碼支付,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騎絕塵于其他國內第三方支付平臺。
二維碼的出現,是支付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標志著線下掃碼支付時代的開啟。隨著二維碼的大量使用和普及,人們正式開啟了“移動支付時代”。
或許“漢化王者”馬化騰敏銳地察覺到,掃碼支付有著“錢”途無量的大市場,自然不舍得將這塊大蛋糕拱手相讓,也想與“同姓兄弟”馬云分一杯羹。
時間來到2013年8月9日,同樣是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這一天,微信5.0版本發布,新增了微信支付功能,正式向支付寶發起挑戰。
不久以后,就發生了大家記憶深刻的2014年春節紅包大戰,經此一戰役,微信支付份額迅速逼近支付寶。
到了2016年,國內移動掃碼支付業務蓬勃發展,線下市場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眾多代理商以及從業者市場推動,市場的需求量開始擴大,掃碼支付對于線下商戶的重要性受到商戶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商戶意識到掃碼支付背后的流量紅利。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第三方支付給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令人完全無法想象。支付寶、微信支付、收款碼等一系列支付方式,一次次刷新著人們的認知和眼球。
或許明天過后,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又將進入新的階段,更有潛力的支付方式會面世。這不,聲波支付、臉部支付、指紋支付都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
只是技術所帶來的后遺癥,不得不讓人思考一個問題。
自從進入移動支付時代,支付變得越來越快,“剁手”變得越來越容易,為何隨之而來的后悔也越來越多?
1998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1]《大萊信用卡的前世今生》
[2]《POS機極簡史,帶你了解POS的前世今生!》
[3]《圖說POS機百年發展史》
[4]《招商銀行“一網通”,助推中國電子商務騰飛》
[5]《新中國70年“錢史”》
[6]《支付寶歷史上的第一筆交易,居然是跨境支付?》
[7]《第三方支付發展史,一路走來到底經歷了什么?》
[8]《移動支付編年史(一):掃碼支付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