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易生活
盡管距離網易云音樂此前發布《關于起訴騰訊音樂不正當競爭的聲明》、這一千字控訴長文還不足月余,但就在日前,網易云音樂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就發布了一篇題為《@微信 謝謝你的狀態》的內容,向用戶詳細介紹了將網易云音樂中的歌曲,分享至“微信狀態”的全部步驟。
與此同時,微信旗下的官方賬號“微信派”也以“@網易云音樂 謝謝你的歌”,隔空喊話網易云音樂。此情此景,許多朋友或許以為這天才是520。
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微信狀態支持網易云音樂一鍵分享功能”顯然遠不如“騰訊放棄音樂獨家版權”那般轟動,且不說愛聽歌的用戶中有多少愿意主動分享自己正在聽的歌曲,就說有多少微信用戶會使用“狀態”這個功能,可能也要畫上一個問號。
不過鵝廠與豬廠的夢幻聯動,倒是讓這樣一個小功能平添了許多故事性的色彩。因為在此之前,無論是騰訊旗下的音樂APP、還是微信,與網易云音樂近年來的“隔空喊話”,都顯得火藥味十足。
作為在線音樂賽道的直接競爭對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下文簡稱為騰訊音樂)其實很少能與網易云音樂“和平相處”,更別提出現日前微信與網易云音樂“一時瑜亮”的場景了。
此前在2015年的“版權大戰”中,騰訊音樂早早地就用鈔能力將YG娛樂、杰威爾、華誼、英皇、樂華、華研國際等諸多版權收入囊中,連帶著自家兄弟微信也封殺了網易云音樂、蝦米音樂及天天動聽等同類在線音樂產品。
緊隨其后,網易云音樂就發揮出了極高的公關水準。在當時其所發布的一份聲明中,一面說著“因為微信是他們的,他們需要為自己做出抉擇。不過其實,也并沒有那么糟”,一面表示“他們有自己的音樂應用,他們也不想失去市場份額,他們還要繼續賣綠鉆……他們還要頂著開放互聯網精神的壓力”。如果用當下的互聯網詞匯來形容,網易云音樂彼時的這篇聲明可以說是“老陰陽人”了。
隨后2018年在國家版權局的推動下,騰訊音樂與網易云音樂進行了版權互授。但即便如此,事情也未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當時網易云方面先發制人,表示對方“將最流行”的1%版本留下”。而有著超過70%版權的騰訊音樂顯然不會忍氣吞聲,直接要求網易云音樂下架周杰倫的所有作品。于是在關于版權問題的回應中,網易云音樂直接在《關于版權,我有一些話想跟大家說》里點明了“互聯網平臺的資源封鎖式競爭”。
在騰訊音樂與網易云音樂的battle日漸白熱化的時候,微信所呈現出的狀態,則一直是“時而開放時而封鎖”。比如會出現網易云音樂可以在微信內分享,但私聊界面分享則需要一鍵跳轉APP播放的情況;或者是在朋友圈里可以分享網易云音樂中的歌曲,卻無法正常播放等。但這種種不適配的情況并不會對QQ音樂生效,按網易云音樂的話來講,就是“微信需要為自己做出抉擇”。
不過盡管近期網易云音樂與騰訊音樂的嘴仗還沒打完,微信倒是意外地選擇了與網易云音樂公開聯動。而從許多相關評論中也可以看出,用戶對于此事都顯然是喜聞樂見的。
其實對于微信而言,其對于去年上線的“狀態”或許寄予了厚望。近日在騰訊方面發布的《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報告[2021]》中,就將“狀態”描述為“區別于聊天和朋友圈,具有修改個人狀態、減輕表達壓力、尋找同類的社交功能”。為了進一步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狀態”中也推出了K歌功能、聽歌功能。而此次與網易云音樂的聯動,就像此前火上熱搜的“微信農場”一樣,更多的或是出于官方宣傳相關功能的目的。
其實對于手握更多音樂版權的騰訊音樂來說,只是在微信狀態里打開了小小的一個窗口,倒也不會從根本上對QQ音樂等平臺產生直接的威脅,畢竟“得版權者得天下”,喜歡分享音樂的用戶總歸是要分享的,那么在微信的生態里豈非更好。再者,既然能賣網易云音樂一個順水人情,又能憑借“大格局”在用戶中拉一波好感,倒也不失為一舉三得的好事。
那么網易云音樂又是出于怎樣的考量呢?就在5月24日,網易云音樂發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其中顯示該季度其在線音樂服務月活用戶為1.817億、較上年減少140萬。在用戶有所流失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借助微信狀態、朋友圈等觸達到更多的用戶,在微信里刷刷存在感自然也不失為一種引流、促活的方式。更何況在該示好的時候示好,該打嘴架的時候也絕不閑著,一直也是其生存之道。
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使得在線音樂行業在度過了曾經互相對嗆的“冷戰”期后,終于迎來互聯互通的新篇章。但實際上,小小的狀態分享其實并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充其量可能只是向好的信號,如果雙方能在版權方面更進一步,或許才能算得上是真的走向了合作。
更為重要的是,如今字節跳動的下場也為這個行業帶來了更多的變數。5月下旬,騰訊音樂與網易云音樂先后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其中,騰訊音樂的營收為66.4億元、同比下降15.1%,歸母凈利潤6.09億元,同比下降34%,據悉這已經是該公司連續第四個季度凈利潤下滑,并且更多也來自于其社交娛樂業務收入的下降。
而網易云音樂方面盡管凈虧損有所收窄,但其每月每付費用戶收入(ARPPU)則在減少,其中社交娛樂服務ARPPU從上年同期553.3元下降至329.8元,在線音樂服務ARPPU則從上年同期的7.1元下降至6.4元。
由此不難發現,占這兩家公司主要營收的“社交娛樂業務”,正受到其他娛樂方式的影響,使用人數、用戶黏性、收入均有所下滑。
另一方面,字節跳動方面自去年推出汽水音樂后,日前又上線了一款名為“海綿樂隊”的APP。據悉,這款產品將更好地服務于汽水音樂和抖音上對音樂編輯有所需求的用戶。
更進一步來說,從去年的《漠河舞廳》到日前《愛你》的全網爆火,其實已經將短視頻平臺與音樂的契合度展現地淋漓盡致。如今在抖音等平臺進行新歌首發推廣,也成為了一些音樂版權公司的首選,而這條落在在線音樂行業的“鯰魚”,未來顯然也充滿著更多的可能性。
對于如今的老大哥騰訊音樂和老二哥網易云音樂來說,不僅要面對未來“社交娛樂業務”可能下滑的危機,還要在主戰場直面抖音方面的進擊。所以網易云音樂與微信的緩和,或許也正應了那句老話,“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由于“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因此對于這兩家公司來說,比起繼續打嘴仗,顯然先攜手抗擊外敵更為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