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從上癮到“下頭”:讓年輕人手中的飛盤再 “飛”一會兒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從上癮到“下頭”:讓年輕人手中的飛盤再 “飛”一會兒

盤不落地,永不放棄?

文|鋅刻度 黎炫岐

編輯|文婕

不僅要做劉畊宏女孩,還得做飛盤女孩,繼密室、劇本殺和露營之后,飛盤運動也突然在年輕人之間走紅了。

這項社交屬性較強、門檻較低的戶外運動,憑借小紅書和微博等社交平臺上一張張的“打卡照”,以及張鈞甯等明星大咖們的“種草vlog”和綜藝片段,正不斷吸引著各地年輕人。一組來自小紅書的數據顯示,在2021年,平臺上關于飛盤內容的發布量同比增長了6倍;而到今年的清明節假期,小紅書上飛盤相關的搜索同比增長了約24倍。

于是,飛盤雖小,“飛盤經濟”的蛋糕卻似乎越來越大了。從包括飛盤在內的各種裝備和穿搭,再到各地興起的飛盤俱樂部和訓練營,每一環都在飛盤熱潮的助推下也跟著熱鬧了起來。翼鯤、艾克等飛盤相關的品牌開始為人熟知,迪卡儂等運動品牌也賣起了飛盤,就連新咖飲品牌三頓半與橘子海OrangeOcean樂隊都推出了聯名款專業飛盤。

不過,當飛盤運動成為流量密碼,一些亂象開始涌現,“飛盤”似乎也開始偏離方向。種種問題涌現后,飛盤運動的熱度還能持續多久?

年輕人愛上飛盤,體驗小狗的快樂?

26歲的周亞亞第一次了解到飛盤,是通過一部美劇,原本就熱愛運動的她很快對此產生了興趣,“在我原來的印象中,飛盤不是小狗玩的嗎?沒想到劇里的人也可以玩得這么開心有趣。”于是她順手到社交平臺一搜,沒想到所在的成都真的有俱樂部。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周亞亞加了負責人的微信,并進入了一個微信群。“群里會每天發布活動時間,大家就可以自行通過小程序鏈接報名參加,一般活動會分成新手訓練營、提高營和對決賽。”周亞亞發現,根據活動的場地、賽制不同,收費也會有所差異,她加入的這個俱樂部價格一般分成三個檔:35元、50元和68元。

周亞亞參加的飛盤訓練營

支付了50元的入場費后,周亞亞如愿在一個周末的晚上出現在了足球場,參加了一場“新手訓練”,在“老手”介紹相關的規則后,20余人被隨機分為兩組開始比賽。“飛盤這些都是由俱樂部的人提供,所以感覺只要你有手有腳就能來玩,而且其實規則真的很簡單也很容易理解,很快就能上手了。”周亞亞有一定的運動基礎,很快就熟練了起來。

兩個小時后,運動結束,周亞亞收到了俱樂部抓拍的單人照和最后的大合照,并發到了朋友圈。很快,就有朋友詢問,“好玩嗎,在哪里可以玩?”

不同于周亞亞,身處北京的顧欣此前很少運動,但在社交平臺上刷到飛盤的相關帖子后,她覺得“還挺有意思”,但顧欣更看重的是這項運動背后的社交屬性,“我在北京工作兩年了,但其實平時能一起玩的朋友很少,感覺飛盤這個運動對抗性比較弱,運動量也可控,又很考驗團隊之間的默契度,所以應該能在這個過程中交一些朋友。”

尤其是“沒有裁判,自我裁決”這一特點,也讓顧欣覺得少了一份緊張感,多了一份“peace&love”。

在參加了好幾個不同俱樂部組織的訓練營后,顧欣現在更愛去“單性別飛盤局”,“女生在一起玩更容易快速聊到一起。”如今,顧欣的周末因為飛盤變得豐富起來,“白天也可以約盤友們吃飯逛街,晚上再一起玩飛盤。”

事實上,像周亞亞這樣因好奇或顧欣這樣因社交目的而加入飛盤俱樂部的年輕人,正越來越多。打開小紅書,你可以看到諸多“飛盤新手指南”、“飛盤入門”的筆記,其中不乏年輕人直呼,“去飛盤,體驗小狗的快樂!”、“狗子的快樂我知道了!”

而這項運動又因為“周亞亞們”的經驗分享,熱度越來越高。如果你有留意附近的足球場,或許也會發現,踢足球的人少了,玩飛盤的人多了。而脫口秀演員小北的那句“玩狗不如當狗”,更是讓飛盤出了圈。

數據則更為直觀。全國飛盤運動推廣委員會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參與飛盤運動的玩家大約有50萬人。而截至2022年5月,小紅書上與“飛盤”相關的筆記已超過7萬條,“極限飛盤”的閱讀量高達1千多萬。微博上,有關于“飛盤”的話題則已有近萬條討論和781萬閱讀,#極限飛盤#話題下的討論高達1.7萬,閱讀量則高達3385萬。

再看百度指數,從今年1月到4月,飛盤搜索指數的整體日均值約為563;而在進入5月后,該數值幾乎一天比一天高,整體日均值達到1094;5月21日,該數值達到2759。

據央廣網報道,在奧林匹克研究專家、溫州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授易劍東眼里,飛盤運動的發展勢頭可能會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我認為這個項目有可能成為國內下一個全民健身的爆點項目。”

“盤”上經濟,從入場費到裝備

當飛盤運動走紅,飛盤經濟也被“盤活”了。

先看飛盤本身。鋅刻度注意到,在各大社交平臺,目前比較受認可的兩個飛盤品牌是深圳市艾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艾克飛盤和寧波翼鯤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翼鯤飛盤。前者成立于2012年,后者成立于2008年。但此前這兩家頭部品牌的飛盤都主要銷往國外。其中翼鯤飛盤在2021年的營收接近6000萬,超過70%產品營收來自海外。

而在電商平臺,這兩家飛盤價格均在40元-120元左右,具體分類為兒童軟飛盤、全能飛盤、標準飛盤和定制飛盤等,飛盤俱樂部定制的飛盤價格會更貴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據愛企查相關信息,艾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在2022年4月密集地申請了一批商標,包括“艾克飛盤”、“XCOM DISCS”等,包含的分類則有服裝鞋帽、皮革皮具和健身器材等。

艾克飛盤注冊的相關商標和分類。圖片來源:愛企查

伴隨著熱度增加,不少其他品牌也盯上了這塊蛋糕,迪卡儂這種運動頭部,在不少門店專門辟出一片飛盤陳設區,不僅有標準飛盤,也有售價僅19元的兒童飛盤,像Hoka、Salomon、lululemon、An Ko Rau這樣的新興運動品牌也聞風而來。

奢侈品牌Prada也曾在2021年初的上海榮宅Prada Outdoor「意趣花園」內,展示了印有品牌LOGO的飛盤,就連三頓半這種新咖飲品牌,也先后聯手回春丹、橘子海等樂隊推出了聯名飛盤。361°甚至聯合潮玩品牌FATKO推出了“活力飛盤”系列數字藏品。

由飛盤帶熱的,還有飛盤穿搭。鋅刻度留意到,在小紅書上,關于“飛盤穿搭”的筆記已經近4000條,包括運動內衣、手套、鞋子等穿搭的討論都涵蓋其中。

再看俱樂部等組織平臺,事實上,對于“盤友”而言,最大的花費可能就在入場費。

據界面新聞報道,小紅書曾邀請全國各地的飛盤俱樂部加入小紅書飛盤聯盟,截至今年4月下旬,已有約100家俱樂部加入。

“據我觀察,其實大部分俱樂部都是這兩年才開始跟風做的,一些其他運動的俱樂部,看著飛盤火了也就帶著一起組織一下。真正專門做飛盤俱樂部的,且做了很多年有一定經驗的,還是挺少的。”周亞亞發現,在正規的極限飛盤比賽中,一般是7人 VS 7人賽制,但實際上國內大部分俱樂部組織時限定的人數都會超過14人,“基本上都是20人左右,有的地方還有三四十人的,應該也是為了讓平攤的入場費少一些。”

而不同地區、不同俱樂部的入場費也有一定差距,相較于周亞亞50元一場的入場費,在北京的顧欣一般交的入場費都在100元-200元左右。而據“紅星資本局”此前報道,按照北京場地費和入場費的平均值來計算,假設每場20人、每人付140元,而租用足球場的費用計為1500元,飛盤俱樂部收到的費用約為2800元,在不考慮人力成本情況下,每場利潤在1300元左右。

但貴陽一飛盤俱樂部的負責人Kate告訴鋅刻度,戶外飛盤沒那么容易盈利。“俱樂部提供的遠不止是場地,還需要承擔飛盤、團隊服以及手套,甚至飲料、保險等基礎性費用和教練費用,現在俱樂部又都很內卷,都會請專業攝影師來拍照從而吸引新手,所以還需要承擔攝影費用等等。”

Kate稱,就算飛盤的成本很低,基礎器材又可以循環使用,還需要考慮新手的復玩率和組局頻次等等,“尤其是飛盤對場地的要求其實很低,現在很多人玩熟了之后,也可能會私下組局自己找塊草坪玩。”

亂象和污名化,擋住飛盤的風口?

盡管熱度一升再升,相關的產業鏈也亟待“盤子”越做越大。但,緊跟而來的不是風口,而是亂象和各種污名。

“由于飛盤運動之前一直較為小眾,在突然火起來之后,很多地方都是不太規范的。比如專業的飛盤教練不多,那肯定有一些俱樂部就會請到一些良莠不齊的教練。又比如飛盤畢竟是個需要團隊合作的運動,社交屬性強,俱樂部設定的入場門檻又很低,那肯定也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加入。”顧欣告訴鋅刻度,她之所以現在只愿意去單性別飛盤局,有一個原因就是,“有的男生就是為了來加女生微信,其實反而讓人挺困擾的,還有時候本來是混性別賽制,有的人非要搞性別對立。”

顧欣的體驗感并非個例。鋅刻度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搜索發現,不少人都提及一些亂象,包括“有些俱樂部的教練,一次公開賽都沒有打過,玩過幾次飛盤就去搞活動當教練賺錢”、“有的人就是看飛盤火了想打卡一次,穿得完全不合適,就是來渾水摸魚拍幾張照片”、“社交屬性強,大家交友也很正常,但是純粹為了交友只顧著聊天不傳盤接盤就不可了”……而亂象之外,一些污名化的聲音也開始出現。

“參加了一兩次之后,越來越多魚龍混雜的人進來玩,我就沒怎么去了。”周亞亞也表示,身邊很多朋友還是會對飛盤運動有誤解,“只看到社交屬性那一面,覺得玩飛盤的很亂。”

圖片來源:小紅書

事實上,在20世紀80年代,飛盤運動就傳入中國,到90年代末期,在上海一些大學校園里,飛盤第一次作為一項競技運動,在中外學生的群體中被推廣。2001年,飛盤作為正式比賽項目加入世界運動會,北京、上海等城市開始有了飛盤俱樂部活動,天津體育學院、大連理工等學校也興起了飛盤社團活動,并逐漸形成了渤海地帶、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三個起源地和聚集地。

但這項運動始終較為小眾,直至近兩年,在密集的商業營銷、明星種草以及私域流量的帶動下,才以令人驚訝的速度破圈。

眼下雖然飛盤運動已為年輕人熟知,但其暴露出的種種問題,或許也正阻擋著飛盤經濟風口的到來。不少人開始質疑:當飛盤身上的“時尚”、“潮流”和“社交”光環逐漸退卻,年輕人對這項運動的熱愛還能持續多久。

所以,如果想讓盤子做大,或許還得等飛盤再飛一會兒。畢竟,飛盤精神就在于“盤不落地,永不放棄”。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從上癮到“下頭”:讓年輕人手中的飛盤再 “飛”一會兒

盤不落地,永不放棄?

文|鋅刻度 黎炫岐

編輯|文婕

不僅要做劉畊宏女孩,還得做飛盤女孩,繼密室、劇本殺和露營之后,飛盤運動也突然在年輕人之間走紅了。

這項社交屬性較強、門檻較低的戶外運動,憑借小紅書和微博等社交平臺上一張張的“打卡照”,以及張鈞甯等明星大咖們的“種草vlog”和綜藝片段,正不斷吸引著各地年輕人。一組來自小紅書的數據顯示,在2021年,平臺上關于飛盤內容的發布量同比增長了6倍;而到今年的清明節假期,小紅書上飛盤相關的搜索同比增長了約24倍。

于是,飛盤雖小,“飛盤經濟”的蛋糕卻似乎越來越大了。從包括飛盤在內的各種裝備和穿搭,再到各地興起的飛盤俱樂部和訓練營,每一環都在飛盤熱潮的助推下也跟著熱鬧了起來。翼鯤、艾克等飛盤相關的品牌開始為人熟知,迪卡儂等運動品牌也賣起了飛盤,就連新咖飲品牌三頓半與橘子海OrangeOcean樂隊都推出了聯名款專業飛盤。

不過,當飛盤運動成為流量密碼,一些亂象開始涌現,“飛盤”似乎也開始偏離方向。種種問題涌現后,飛盤運動的熱度還能持續多久?

年輕人愛上飛盤,體驗小狗的快樂?

26歲的周亞亞第一次了解到飛盤,是通過一部美劇,原本就熱愛運動的她很快對此產生了興趣,“在我原來的印象中,飛盤不是小狗玩的嗎?沒想到劇里的人也可以玩得這么開心有趣。”于是她順手到社交平臺一搜,沒想到所在的成都真的有俱樂部。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周亞亞加了負責人的微信,并進入了一個微信群。“群里會每天發布活動時間,大家就可以自行通過小程序鏈接報名參加,一般活動會分成新手訓練營、提高營和對決賽。”周亞亞發現,根據活動的場地、賽制不同,收費也會有所差異,她加入的這個俱樂部價格一般分成三個檔:35元、50元和68元。

周亞亞參加的飛盤訓練營

支付了50元的入場費后,周亞亞如愿在一個周末的晚上出現在了足球場,參加了一場“新手訓練”,在“老手”介紹相關的規則后,20余人被隨機分為兩組開始比賽。“飛盤這些都是由俱樂部的人提供,所以感覺只要你有手有腳就能來玩,而且其實規則真的很簡單也很容易理解,很快就能上手了。”周亞亞有一定的運動基礎,很快就熟練了起來。

兩個小時后,運動結束,周亞亞收到了俱樂部抓拍的單人照和最后的大合照,并發到了朋友圈。很快,就有朋友詢問,“好玩嗎,在哪里可以玩?”

不同于周亞亞,身處北京的顧欣此前很少運動,但在社交平臺上刷到飛盤的相關帖子后,她覺得“還挺有意思”,但顧欣更看重的是這項運動背后的社交屬性,“我在北京工作兩年了,但其實平時能一起玩的朋友很少,感覺飛盤這個運動對抗性比較弱,運動量也可控,又很考驗團隊之間的默契度,所以應該能在這個過程中交一些朋友。”

尤其是“沒有裁判,自我裁決”這一特點,也讓顧欣覺得少了一份緊張感,多了一份“peace&love”。

在參加了好幾個不同俱樂部組織的訓練營后,顧欣現在更愛去“單性別飛盤局”,“女生在一起玩更容易快速聊到一起。”如今,顧欣的周末因為飛盤變得豐富起來,“白天也可以約盤友們吃飯逛街,晚上再一起玩飛盤。”

事實上,像周亞亞這樣因好奇或顧欣這樣因社交目的而加入飛盤俱樂部的年輕人,正越來越多。打開小紅書,你可以看到諸多“飛盤新手指南”、“飛盤入門”的筆記,其中不乏年輕人直呼,“去飛盤,體驗小狗的快樂!”、“狗子的快樂我知道了!”

而這項運動又因為“周亞亞們”的經驗分享,熱度越來越高。如果你有留意附近的足球場,或許也會發現,踢足球的人少了,玩飛盤的人多了。而脫口秀演員小北的那句“玩狗不如當狗”,更是讓飛盤出了圈。

數據則更為直觀。全國飛盤運動推廣委員會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參與飛盤運動的玩家大約有50萬人。而截至2022年5月,小紅書上與“飛盤”相關的筆記已超過7萬條,“極限飛盤”的閱讀量高達1千多萬。微博上,有關于“飛盤”的話題則已有近萬條討論和781萬閱讀,#極限飛盤#話題下的討論高達1.7萬,閱讀量則高達3385萬。

再看百度指數,從今年1月到4月,飛盤搜索指數的整體日均值約為563;而在進入5月后,該數值幾乎一天比一天高,整體日均值達到1094;5月21日,該數值達到2759。

據央廣網報道,在奧林匹克研究專家、溫州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授易劍東眼里,飛盤運動的發展勢頭可能會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我認為這個項目有可能成為國內下一個全民健身的爆點項目。”

“盤”上經濟,從入場費到裝備

當飛盤運動走紅,飛盤經濟也被“盤活”了。

先看飛盤本身。鋅刻度注意到,在各大社交平臺,目前比較受認可的兩個飛盤品牌是深圳市艾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艾克飛盤和寧波翼鯤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翼鯤飛盤。前者成立于2012年,后者成立于2008年。但此前這兩家頭部品牌的飛盤都主要銷往國外。其中翼鯤飛盤在2021年的營收接近6000萬,超過70%產品營收來自海外。

而在電商平臺,這兩家飛盤價格均在40元-120元左右,具體分類為兒童軟飛盤、全能飛盤、標準飛盤和定制飛盤等,飛盤俱樂部定制的飛盤價格會更貴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據愛企查相關信息,艾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在2022年4月密集地申請了一批商標,包括“艾克飛盤”、“XCOM DISCS”等,包含的分類則有服裝鞋帽、皮革皮具和健身器材等。

艾克飛盤注冊的相關商標和分類。圖片來源:愛企查

伴隨著熱度增加,不少其他品牌也盯上了這塊蛋糕,迪卡儂這種運動頭部,在不少門店專門辟出一片飛盤陳設區,不僅有標準飛盤,也有售價僅19元的兒童飛盤,像Hoka、Salomon、lululemon、An Ko Rau這樣的新興運動品牌也聞風而來。

奢侈品牌Prada也曾在2021年初的上海榮宅Prada Outdoor「意趣花園」內,展示了印有品牌LOGO的飛盤,就連三頓半這種新咖飲品牌,也先后聯手回春丹、橘子海等樂隊推出了聯名飛盤。361°甚至聯合潮玩品牌FATKO推出了“活力飛盤”系列數字藏品。

由飛盤帶熱的,還有飛盤穿搭。鋅刻度留意到,在小紅書上,關于“飛盤穿搭”的筆記已經近4000條,包括運動內衣、手套、鞋子等穿搭的討論都涵蓋其中。

再看俱樂部等組織平臺,事實上,對于“盤友”而言,最大的花費可能就在入場費。

據界面新聞報道,小紅書曾邀請全國各地的飛盤俱樂部加入小紅書飛盤聯盟,截至今年4月下旬,已有約100家俱樂部加入。

“據我觀察,其實大部分俱樂部都是這兩年才開始跟風做的,一些其他運動的俱樂部,看著飛盤火了也就帶著一起組織一下。真正專門做飛盤俱樂部的,且做了很多年有一定經驗的,還是挺少的。”周亞亞發現,在正規的極限飛盤比賽中,一般是7人 VS 7人賽制,但實際上國內大部分俱樂部組織時限定的人數都會超過14人,“基本上都是20人左右,有的地方還有三四十人的,應該也是為了讓平攤的入場費少一些。”

而不同地區、不同俱樂部的入場費也有一定差距,相較于周亞亞50元一場的入場費,在北京的顧欣一般交的入場費都在100元-200元左右。而據“紅星資本局”此前報道,按照北京場地費和入場費的平均值來計算,假設每場20人、每人付140元,而租用足球場的費用計為1500元,飛盤俱樂部收到的費用約為2800元,在不考慮人力成本情況下,每場利潤在1300元左右。

但貴陽一飛盤俱樂部的負責人Kate告訴鋅刻度,戶外飛盤沒那么容易盈利。“俱樂部提供的遠不止是場地,還需要承擔飛盤、團隊服以及手套,甚至飲料、保險等基礎性費用和教練費用,現在俱樂部又都很內卷,都會請專業攝影師來拍照從而吸引新手,所以還需要承擔攝影費用等等。”

Kate稱,就算飛盤的成本很低,基礎器材又可以循環使用,還需要考慮新手的復玩率和組局頻次等等,“尤其是飛盤對場地的要求其實很低,現在很多人玩熟了之后,也可能會私下組局自己找塊草坪玩。”

亂象和污名化,擋住飛盤的風口?

盡管熱度一升再升,相關的產業鏈也亟待“盤子”越做越大。但,緊跟而來的不是風口,而是亂象和各種污名。

“由于飛盤運動之前一直較為小眾,在突然火起來之后,很多地方都是不太規范的。比如專業的飛盤教練不多,那肯定有一些俱樂部就會請到一些良莠不齊的教練。又比如飛盤畢竟是個需要團隊合作的運動,社交屬性強,俱樂部設定的入場門檻又很低,那肯定也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加入。”顧欣告訴鋅刻度,她之所以現在只愿意去單性別飛盤局,有一個原因就是,“有的男生就是為了來加女生微信,其實反而讓人挺困擾的,還有時候本來是混性別賽制,有的人非要搞性別對立。”

顧欣的體驗感并非個例。鋅刻度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搜索發現,不少人都提及一些亂象,包括“有些俱樂部的教練,一次公開賽都沒有打過,玩過幾次飛盤就去搞活動當教練賺錢”、“有的人就是看飛盤火了想打卡一次,穿得完全不合適,就是來渾水摸魚拍幾張照片”、“社交屬性強,大家交友也很正常,但是純粹為了交友只顧著聊天不傳盤接盤就不可了”……而亂象之外,一些污名化的聲音也開始出現。

“參加了一兩次之后,越來越多魚龍混雜的人進來玩,我就沒怎么去了。”周亞亞也表示,身邊很多朋友還是會對飛盤運動有誤解,“只看到社交屬性那一面,覺得玩飛盤的很亂。”

圖片來源:小紅書

事實上,在20世紀80年代,飛盤運動就傳入中國,到90年代末期,在上海一些大學校園里,飛盤第一次作為一項競技運動,在中外學生的群體中被推廣。2001年,飛盤作為正式比賽項目加入世界運動會,北京、上海等城市開始有了飛盤俱樂部活動,天津體育學院、大連理工等學校也興起了飛盤社團活動,并逐漸形成了渤海地帶、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三個起源地和聚集地。

但這項運動始終較為小眾,直至近兩年,在密集的商業營銷、明星種草以及私域流量的帶動下,才以令人驚訝的速度破圈。

眼下雖然飛盤運動已為年輕人熟知,但其暴露出的種種問題,或許也正阻擋著飛盤經濟風口的到來。不少人開始質疑:當飛盤身上的“時尚”、“潮流”和“社交”光環逐漸退卻,年輕人對這項運動的熱愛還能持續多久。

所以,如果想讓盤子做大,或許還得等飛盤再飛一會兒。畢竟,飛盤精神就在于“盤不落地,永不放棄”。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和县| 聂荣县| 昆明市| 彭泽县| 九寨沟县| 淳化县| 白城市| 通州区| 八宿县| 鹤壁市| 阳东县| 庐江县| 临夏县| 神池县| 宜宾县| 六安市| 叶城县| 泽普县| 井研县| 阿合奇县| 新化县| 黔江区| 南城县| 吕梁市| 山东| 龙陵县| 清苑县| 堆龙德庆县| 新营市| 化州市| 武川县| 新乡县| 凤冈县| 富锦市| 城口县| 康保县| 来安县| 武功县| 洪洞县| 临沭县| 永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