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容
編輯 | 牙韓翔
5月24日,據信用中國網消息,北京屈臣氏個人用品連鎖商店有限公司延慶媯水北街分店涉嫌使用虛假價格誘騙消費者交易,被延慶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5萬元。
據行政處罰書顯示,該店自2022年3月24日起至2022年4月20日止開展促銷活動。其中,屈臣氏燕皙白泌潤面膜(6片裝)原價49元,促銷價44元,屈臣氏燕窩泌潤蟲草緊顏面膜(6片裝)也是原價49元,促銷價44元。
根據調查結果,在上述門店促銷活動之前的2022年3月3日至3月23日期間,涉案的兩款商品多次成交價均為44.1元/件,即在標價49元的基礎上打了九折。
由此,北京市延慶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涉案的兩款商品促銷前的成交價格均為44.1元/件,與促銷價簽標識的原價49元/件不一致。按照促銷期間原價49元、促銷價44元,消費者可享受到5元優惠,但實際日常成交價也只需44.1元/件,促銷期間并未便宜多少。
北京市延慶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該店更改價簽,目的在于想讓顧客感覺促銷價格優惠力度大、便宜,吸引顧客注意,增加銷量;屬于違反了《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中所禁止的“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這并不是屈臣氏今年第一次被曝虛假促銷。2022年1月17日,北京屈臣氏個人用品連鎖商店有限公司延慶第二分店也曾因涉嫌利用虛假手段,誘騙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被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警告并罰款5萬元。
不止虛假促銷,去年以來,屈臣氏多次觸犯紅線而受罰。
去年年底,廣東省云浮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廣州屈臣氏個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云浮環市中路分店檢查時發現,當事人通過美團發布的醫療器械廣告涉嫌未經審查,涉嫌違反了《廣告法》第四十六條相關規定,被云浮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萬元。
今年年初,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又因利用廣告對商品或服務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被罰款0.654萬元。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屈臣氏在應知化妝品“悠妮煙酰脘原液”為普通化妝品的情況下宣傳其本身并不具有的“防曬黑能力”,并將廣告宣傳牌放置在該化妝品右側,從而涉嫌誤導消費者。
屈臣氏接連被罰也許和當前化妝品行業監管力度持續加大相關。
隨著新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于2021年1月開始施行,對于注冊備案、生產經營、標簽管理等各環節都作出詳細規定;同時,2021年以來藥監局高頻發布通知,對“大麻化妝品”、“刷酸”等多個類型的產品或話題予以規定或引導。這意味著,化妝品行業進入嚴管時代。
一位在福建經營化妝品連鎖門店的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包括他在內的不少門店店主已經感受到監管部門的進店檢查的次數和力度都在加大。新政之下,化妝品行業迎來一輪新的考驗。據國家藥監局數據,2022年1月以來,至少有上百家企業注銷了化妝品生產許可證。另據美妝自媒體“青眼”的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已有60多家化妝品、美容店被罰。
另外,上述人士認為,在疫情背景下,化妝品行業正在經歷較為艱難的日子,一些“急切”賣貨的商家容易“劍走偏鋒”,從而踩線。
根據今年3月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公布的2021年財報,報告期內,屈臣氏個人護理店所代表的保健及美容產品業務中國區銷售額為227.7億港元,同比增長14%,創7年來最大增幅。
不過,相較2019年疫情前245.91億港元的業績仍有一定差距;同店銷售增長1.9%,在2020年,這個數字曾下降21.8%;屈臣氏已明顯放慢了在中國開店的速度。此外,作為美妝集合店概念較早的嘗試者,屈臣氏如今面臨著新銳美妝集合店如HARMAY話梅、HAYDON黑洞、WOW COLOUR、THE COLORIST調色師等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