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子象
在今年瑞士達沃斯年會的第二天(5月24日),面臨多重威脅的全球經濟是否陷入衰退成為熱點話題。
部分政商領袖表達了擔憂。德國副總理哈貝克在小組討論中表示,世界至少面臨四個危機,高通脹、能源危機、糧食危機以及氣候危機,而這些危機相互交織,如果只專注于其中一個,將無法解決問題。
當被問及是否預測全球經濟衰退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目前不這樣認為”,但她沒有完全排除衰退可能性。她預測2022年將是“艱難的一年”。俄烏戰爭使全球經濟前景黯淡,可能導致脆弱的國家陷入衰退。
格奧爾基耶娃還強調了食品價格上漲的風險。她表示過去一周有全球經濟正在進入“更波濤洶涌的水域”的感覺。當增長放緩時,人們可以少用點汽油,但在食物上不是這樣,人們每天必須吃東西,食物價格不斷上漲,在全球范圍內,對合理價格獲得食物的焦慮正在達到頂峰。
美國花旗銀行首席執行官Jane Fraser在小組討論中表示,歐洲看起來特別脆弱。她認為歐洲正處于供應鏈危機、能源危機的風暴之中。
本周一(5月23日),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在一篇博文中警告,增長和通脹正走在相反的道路上,價格上漲遏制了經濟活動,破壞了家庭購買力。她同時表示,俄烏戰爭很可能是“超全球化”(hyper-globalisation)的一個轉折點,或導致供應鏈在一段時間內效率降低,這為經濟帶來更持久的成本壓力。
另一些官員則相對樂觀。
IMF二號人物、第一副總裁戈皮納特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雖然世界經濟增長面臨逆風,但當前的增長預測為潛在的衰退提供了緩沖。上個月IMF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下調至3.6%,低于1月份預測的4.4%。
她同時指出,在面對衰退方面,世界不同地區的風險是不均衡的。歐洲國家正遭受俄烏戰爭的嚴重打擊,可能出現技術性衰退。
法國央行行長維勒魯瓦表示,從俄烏戰爭的第一天就知道,這對經濟是個壞消息。雖然歐洲經濟被拖累最深,但美國經濟也正在經歷非常大的通脹壓力。但他認為,這是為保護共同價值觀而付出的代價,而這個代價是“值得的”。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已經達到40年的高點,從兩年前的接近零飆升至今年3月份的8.5%。為抑制通脹,美聯儲今年已加息兩次,領跑全球各大央行。主席鮑威爾已發出信號,至少在未來兩次會議上分別加息50個基點。
萬豪國際公司CEO安東尼·卡普阿諾在談到經濟衰退的威脅時說,還沒有看到威脅對業務的影響。他表示,美聯儲更高的利率預期尚未削弱消費者支出和強勢的美國就業市場,仍然存在被壓抑的需求。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奧巴馬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Jason Furman說,他認為美國在任何一年出現衰退的基線概率都是15%。而現在,他持略高于15%的預期,原因在于家庭資產負債表強勁,且預計未來幾個月將有更多人重返工作崗位。
展望未來,他擔心美聯儲或比預期的加息幅度要大,不過這更像是“一年半或兩年半”之后的事情。
主要新興市場今年仍有望實現增長,盡管增速低于此前預估。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總裁Marcos Troyjo表示,仍然預計今年中國、印度和巴西將出現“強勁增長”。他表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將繼續成為外國直接投資者的首選目的地之一。即使經濟發生變化,中國也將創造與其他國家建立供應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