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經過近七年的布局,國泰君安(601211.SH)距離控股華安基金僅一步之遙。
國泰君安5月24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非公開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所持有的華安基金8%股權,受讓價格原則上不超過10.12億元。

今年3月,中國證監會核準國泰君安從上海上國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受讓華安基金15%股權。目前這部分股權正在工商變更登記。如果本次8%的股權轉讓順利實施,國泰君安持有華安基金的股權將達到51%,華安基金將成為國泰君安的控股子公司。
對此,國泰君安在公告中表示,在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背景下,此舉為加快補齊公司大資管業務短板,實現控股公募基金公司的目標。
在交易完成后,國泰君安、國泰君安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錦江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上國投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將分別持有華安基金51%、20%、12%、12%、5%的股權。
回顧國泰君安對華安基金的布局,可以追溯到2014年10月。國泰君安發布公告稱,為優化資產管理業務布局,國泰君安全資子公司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于2014年10月9日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摘牌受讓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股權,并與轉讓方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簽署了產權交易合同。
不過,當時國泰君安持有國聯安基金51%的股權,因“一參一控”政策限制,該次收購被擱置了三年多。
“一參一控”指的是《證券投資基金公司管理辦法》中的規定。2012年9月20日,證監會公布上述管理辦法,其中規定,“一家機構或者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機構參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兩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一家。”
直到2017年4月,國泰君安將國聯安基金51%的股權,以10.45億元轉讓給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之后,證監會核準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將其持有的華安基金20%股權轉讓給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2017年10月,華安基金完成股權變更。
2018年12月7日,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將所持華安基金的20%股權轉讓給國泰君安,國泰君安實現對華安基金直接持股。
2020年7月31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當時,國泰君安僅參股華安基金。當年8月,公司遞交開展公募基金業務資格申請。
隨著政策放開,國泰君安開始增持華安基金股權。
2021年3月9日,華安基金發布關于公司股東變更的公告。公告顯示,根據華安基金股東會決議及中國證監會許可核準,華安基金股東上海錦江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華安基金8%的股權轉讓給國泰君安。
股權轉讓之后,國泰君安證券持有的股權比例由20%上升至28%,由原來的并列第一大股東成為華安基金的第一大股東,上海錦江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持股比例下降至12%。
今年3月,中國證監會核準國泰君安從上海上國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受讓華安基金15%股權。5月24日,國泰君安的公告顯示,該股權正在辦理工商變更登記。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每一次股權變更,華安基金的估值也有所變化。以去年18.12億元收購的華安基金15%股權為例,以此價格推算,當時華安基金交易估值為120.8億。而此次擬以10.12億元的價格受讓8%股權,華安基金的估值小幅上升到了126.5億元。
作為“老十家”之一,華安基金成立于1998年6月。2021年,華安基金期末管理資產規模6504.2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4%。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5968.6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6.9%;非貨幣公募基金管理規模3822.9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8.4%。
截至2021年末,華安基金總資產為62.46億元,凈資產為41.48億元;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36.31億元,凈利潤 10.0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