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程璐
5月24日,高鑫零售發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2財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公司已覆蓋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在239個城市開出了602家門店,實現營收881.3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5.3%,虧損8.26億元人民幣。
高鑫零售CFO萬伊文表示,8.26億元的虧損與報告期內一次性計提人民幣18.75億元相關,主要歸因于減值損失、一次性訴訟計提等,扣除計提后經營性的凈利潤為正。
收入方面,來自銷售貨品以及租金的收入占大頭。其中來自銷售貨品的收入為845.95億元人民幣,同比去年的894.58億元減少5.4%;來自租戶的租金收入為35.39億元,較去年同期36.28億元減少2.5%,高鑫稱主要是由于2022年3月份疫情期間大賣場的若干租戶暫停運營所致。
該公司的線下業務面對著來自行業的全渠道競爭,以及疫情反復所帶來的挑戰,但在線上渠道方面,對終端消費者的B2C業務,以及為阿里社區團購供給業務的大幅增長,抵消了線下業務所帶來的短期影響。
受益于全渠道布局,大潤發線上業務營收達到240億元人民幣,占比29.1%。其中B2C業務單店日均單量超過1250單,同比增長12.8%。大潤發APP“大潤發優鮮”單量實現同比28.9%的增長。
根據財報,創新業態中潤發(大潤發super)模式基本跑通,報告期內新增3家,門店總數9家,近7成門店盈利,還有19家門店已簽約。小潤發開出103家,期內新增73家。
“大賣場需突破單一購物場景,轉變成‘購物、體驗、服務、社交’多元消費場景。”高鑫零售CEO林小海說,今年高鑫計劃將結合不同門店在當地的實際情況,啟動50多家大潤發門店的2.0重構。
2022財年高鑫零售的銷售及營銷開支為203.53億元,較去年的193.68億元增加了5.1%。
當前,國內商超零售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逐月放緩,食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也持續走低。各地爆發的疫情也對線下商品銷售和租金收入造成沖擊,過去一年,大潤發有33個城市61家門店,經歷了1到15天的閉店,營業時間縮短致使期內營收降低。
“即便如此,我們對未來依然充滿信心。”林小海稱,集團堅持多業態全渠道戰略,對中、小潤發創新業態持續投入,線上線下讓利消費者,并全力支持上海、北京、吉林、鄭州、廣州等多地的抗疫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