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牛鈺
物管行業已許久未有新的并購動作,這一次的主角是兩家上市物企金科服務和佳源服務,在二者近日估值波動、疊加母公司出現緊張態勢下,這宗交易還未落地便備受關注。
5月23日晚間,因股價大跌已停牌5天的佳源國際控股(02768.HK)稱,將繼續短暫停牌,以待刊發有關公司可能出售一家非全資附屬公司的公告。
市場猜測,該出售子公司可能為佳源系另一上市公司佳源服務,交易對象或為金科旗下物業公司金科服務。
5月23日早間,金科服務就突然發布公告稱短暫停牌,同日,金科服務的大股東金科股份也發布公告稱,擬對5月28日到期的債券進行展期,該筆債券發行總額為12.5億元,結合上周金科服務股價受挫,市場另一種聲音則是對此消息表示懷疑。
5月24日,金科服務發布公告證實了這一則交易的存在,并表示全資子公司金科服務香港已于5月22日和佳源國際控股及其全資子公司創源控股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協議,擬收購佳源服務控股有限公司4.5億股普通股,相當于佳源服務所有已發行股份約73.56%。
不過截止目前,雙方只是簽訂了框架協議,并未就此潛在交易訂立任何最終協議或安排,故交易詳情及條款尚未敲定,也沒有進行任何款項的支付。甚至無法確定潛在交易將一定繼續進行。根據框架協議,二者有意于6月23日或之前敲定潛在交易之詳情及條款。
上述交易落實將對金科服務在管面積增長有所增益,而佳源服務亦能借此為母公司佳源國際提供一定的紓困資金。
但正如金科服務所言,這筆交易能否順利落地還存在變數,畢竟此前融創服務7億收購第一服務時,就出現下調價格被拒而終止交易的情況。
據了解,佳源服務于2020年底12月9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3.86港元,2021年1月至今年5月份之間,其股價通常保持在3-4港元區間,但5月以來,佳源服務的股價走低,并且5月18日同大股東佳源國際股價同時大幅下調。
值得注意的是,據聯交所權益露顯示,5月11日,佳源國際控股與佳源服務分別有約10.4億股份或21.11%股權、4.5億股份或73.56%股權質押予新鴻基公司(00086.HK)旗下新鴻基財務。以當日收市價計,涉及市值分別約涉及市值分別約11.19億港元、12.56億港元。
實際上,佳源國際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沈天晴,與其家族共持有佳源服務74.09%股權,幾乎是將其所有股權全部質押給了新鴻基,也是本次金科服務要收購的那一部分股權,從佳源服務的5月以來的市值波動看,這筆交易或有一定的議價空間。
雖然佳源服務與金科服務同年上市不過相差1個多月,但與金科服務首日開盤價46.05元港元相差甚遠,在管面積、拓展能力、營收水平也有差距。
從數據上來看,截至2021年末,金科服務、佳源服務的在管建筑面積分別為2.38億平方米、4190萬平方米,較上年末的增長速度分別為52.3%及33%,營收規模分別是59.68億元、8.2億元,毛利分別為18.42億、2.58億。
截止去年底,金科服務的現金及定期存款約51.67億元,無有息負債,從財務水平和規模上來看,都具有收購佳源服務的條件,但其母公司金科股份正在遭遇短暫流動性危機,或許不是最好的交易機會。
金科是多年穩坐重慶第一代表民企的千億房地產開發商,也位列行業TOP20之內,但目前正在遭遇業績下滑、債務即期的壓力。
從最近債務來看,金科需于5月、7月兌付兩筆債券,本金合計19.46億元,此前,其管理層表態,正在籌備發行20億元小公募,以如期兌付上述兩筆債券,但在5月底債務到期前5天,金科方面已開始召集債券持有人談展期事宜。
并且,重慶市政府已對金科制定了相關紓困措施,比如牽頭重慶國企組團跟金科接觸股權入股之事,目前仍在洽談過程中,還未有具體進展。
實際上,從去年底開始,金科服務就頻繁收購大股東項目、子公司為金科股份回血。
4月20日,金科服務購買金科集團旗下兩棟商業物業,作為辦公場所,現金代價合計為4890萬。去年12月21日,金科服務收購金科股份一家全資子公司,代價為3.12億,后者主要業務為高端餐飲、團餐及酒店管理業務。
并且,去年12月16日,金科服務引入了萬物云的第二大股東——博裕投資戰投,金科股份將金科服務22%股份轉讓予博裕投資旗下投資主體BROAD GONGGA,獲得37.34億港元用于自己的日常經營,交易完成后,博裕投資成為金科服務的第二大股東。
根據雙方約定,未經博裕投資同意,金科股份未來五年內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讓金科服務剩余股份,也就是說,金科股份無法再直接出售物業上市公司股份換取現金流。
如今的金科服務在港交所估值遠高于在A股的母公司金科股份,加之二股東的戰略扶持,獨立性有所增長,也或許是其收購的底氣,意在提高第三方外拓能力為長遠發展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