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鰲頭財經 曉敏 高原
天下秀(600556.SH)是一家典型站在風口上市的公司,不僅起了個大早,更是趕上了早中晚集——盡管2009年天下秀就主打網絡紅人經濟,但限于當時的網絡條件和網紅業態,天下秀成立的前些年默默無聞。
直到2004年4月21日,天下秀借殼大名鼎鼎的ST慧球上市,一夕成名天下知,成了所謂的“紅人經濟第一股。”
觀天下秀的2021年年報,及其招股書披露的歷年業績,天下秀堪稱是A股的優質公司。去年公司營收45億元,同比大增47.4%,扣非歸母凈利潤4.2億元,同比增長12.7%。而近五年天下秀的營收復合增長率為57.7%,扣非凈利潤增長率為43.2%。
這數據確實優秀,再堅持兩三年,堪稱白馬。
但天下秀的財報問題也很明顯,能否“再堅持兩三年”恐怕很成問題。
最明顯的問題是,天下秀的營收增速明顯遠高于凈利潤增速,而“增收不增利”往往意味著一家初創公司過了規模效應的紅利期,具體的表現就是規模和利潤增幅差距逐漸拉大,原因則要么是公司的管理能力駕馭不了愈發擴大的規模,要么是行業整體正在步入紅海導致利潤大幅減少。
天下秀的收購構成中,其紅人營銷平臺WEIQ貢獻的營收占比高達96.76%(2020年),可以說,WEIQ就是天下秀的搖錢樹。
但是盛況之下,隱憂已經浮現,盡管網紅經濟被公認為天花板很高的行業,但WEIQ的注冊商戶數增長已經陷入瓶頸,其2021年注冊商戶總數為18萬個,只比2020年增加了12000個。
了解這一點,再看看天下秀近來的種種舉措,可以看到天下秀試圖盡快脫離瓶頸,擺脫規模邊際效應遞減魔咒的努力。
天下秀創始人李檬具體的做法,是元宇宙這個炙手可熱的資本概念。在李檬或者說天下秀的語境里,也可以稱之為虹宇宙,這個項目從一開始就備受爭議,過去大半年時間以來,天下秀的股價也隨著項目進展大起大落。
在各種宣傳口徑里面,2021年10月28日上線的虹宇宙被稱作“中國版的Meta”,根據其官方介紹,虹宇宙是國內首個基于區塊鏈和3D技術的虛擬社交平臺,上線時該平臺開啟了線上限量版虛擬房屋暨內測資格的預約搶注活動,首日預約量兩小時破萬。
而在2021年的業績溝通會上,李檬表示將繼續迭代科技產品,持續加大研發和創新,其中也包括虹宇宙在內的新場景生活業務群。
“虹宇宙”前景到底如何?它能否成為真正為大眾接受的虛擬社交平臺還不得而知,但平臺上線時恰逢虛擬資產的一波高潮,去年11月18日李檬的一封公開信立即引爆了一波虹宇宙虛擬房產的熱炒,當時甚至有一處虛擬房產被拍出超過50萬元的價格,且應用在公測前就已經收獲了10多萬預約用戶。
形勢看似一片大好,天下秀開始連續漲停,漲幅一度超過70%。也即上圖紅色K線的最高點。
但好景不長,在一波瘋漲后,天下秀的股價迅速被打回原形,時至今日,比虹宇宙平臺上線之前還低——5月23日收盤價為7.6元/股,而虹宇宙發布之前該股股價尚在8元以上。
原因何在呢?虹宇宙平臺后繼乏力,在最初的一波爆炒后,隨著海內外的虛擬資產交易熱情都趨于理智化,虹宇宙也難以獨善其身,其6個月的內測期僅僅收獲了40萬用戶,這樣的用戶量級根本撐不起“社交平臺”的內涵,且平臺上的虛擬產品交易也呈現退熱,絕大部分虛擬地產回歸到了數百元、千元級的交易價格,開頭的盛況難以復制。
天下秀也推出了自己的自媒體數字藏品工具集“TopHolder頭號藏家”,并和微博達成了合作。按照官方介紹,“TopHolder頭號藏家”是微博內唯一的數字藏品,支撐微博數字藏品業務發展。并已正式接入虹宇宙開放應用平臺,為虹宇宙引入全網內容創作者的優質數字作品,豐富平臺內UGC內容生態建設,提前卡位Web3.0時代。
但無論是虛擬資產還是數字藏品,都有其天然的弊端,盡管兩者都號稱利用區塊鏈技術具備無法復制的唯一性特征,但沒人分得清一個被數字藏品化的藝術品,比如一幅畫或者一張照片,和沒有數字化的藝術品究竟有什么差別。
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前者無非是多了一串編號,何來的不可復制性與唯一性?如果說虛擬貨幣還能以編號加以區別,那數字藝術品的擁有者,如何禁止人們截圖和拍照?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滑稽的場景出現了:富豪以高價收購了一幅數字藏品,然后全世界都看到了這幅數字藏品長什么樣子,這幅數字藏品的實物藝術品明明不在這個數字藏品的購買者手中,他卻驕傲地宣稱自己是這幅藝術品的擁有者。
能支撐這種驕傲的理由,或者只有一個,也即藝術品的創造者、或者作為運營商的平臺的官方認可。然而這種認可,卻又沒有任何技術手段或者監管部門可以保證它的信用,這種認可也同樣并不能用來創造任何實際價值。
有評論家將這種怪狀稱之為數字時代的“皇帝新衣”。而目前世界公認的是,人類是否會步入元宇宙時代不得而知,就算能最終步入元宇宙,也需要等待一系列的技術和觀念突破。
而對于參加了這波狂歡的天下秀來說,盡管推出了相關的元宇宙平臺,但最缺乏的恰恰就是相關技術。它依然是一家營銷導向型的公司,而不是技術驅動型的公司。
投資者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天下秀的股價應聲而跌,并不令人意外。
天下秀的轉型嘗試并不能說沒有益處,也許它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在轉型之前,最應該做的就是看清自己的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