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姜菁玲
5月23日,科大訊飛(002230)正式推出智能辦公本Air,產品支持免費語音轉寫,擁有7.8英寸E Ink墨水屏,附帶磁吸式無源電磁筆,并且首次在墨水屏上搭載掃描攝像頭,支持應用OCR功能。
訊飛讀寫副總經理、銷售總監趙飛龍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這款產品可以在開會時自動生成會議記錄,并支持微信傳輸及一鍵生成周報功能。主要面向開會辦公場景以及訪談、培訓、咨詢場景等,具體銷售渠道將包括訊飛京東/天貓/抖音官方旗艦店+POP商網店等線上渠道,以及讀寫傳統通路門店+機場通路門店+CBG直營店等線下渠道。科大訊飛消費者事業群副總裁鐘錕透露,截至2022年5月,科大訊飛智能辦公本累計用戶數已超過70萬。
此外,發布會上,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訊飛研究院院長胡國平進一步披露了訊飛在語言識別技術方面的進展。據稱,當前科大訊飛在近場安靜的情況下,語音識別的準確率已達98%,實現了一分鐘400字的記錄效率;多人會議場景下說話人分離和識別的準確率,從原來的88%提升到了95%;中英文混合手寫識別率達到了96%的準確率。
科大訊飛正在消費者業務上密集發力,持續推出面向C端的新產品。僅五月份,科大訊飛就已對外發布四款新品。除智能辦公本外,5月17日,科大訊飛發布智能耳機新品iFLYBUDS Pro;5月10日,發布首款“大語文”學習墨水屏智能硬件;5月6日,發布旗下首個C端醫療系列產品訊飛智能助聽器。
1999年成立以來,科大訊飛長期向B端以及G端客戶提供語音技術產品。不過,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普及,大廠在AI方面選擇自研,面向B/G端垂直市場競爭變得逐漸激烈。2016年開始,科大訊飛組建消費者BG,選擇用C端業務打破局面。相比于垂直行業市場,消費者業務的市場空間更大,利潤更高,商業落地直接形成閉環。
近年來,訊飛消費者業務發展迅速,已成為其重要的增長曲線之一。2021年,科大訊飛消費類硬件銷量同比增長140%,GMV增長152%,京東天貓雙平臺 GMV增速超過 80%。智能硬件2021年實現營收12.37億元,同比增長41.63%,占總體營收的6.75%。
2021年年度財報當中,科大訊飛全年營收183億元,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業務營收達到46.87億元,占當年全年營收25.6%,居五大業務板塊第二。除此之外,訊飛智慧教育營收60.07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達到32.82%;智慧城市信息工程業務實現收入28.51億元;智慧醫療營收3.38億元;智慧汽車營收4.49億元;運營商業務營收13.93億元。
在2021年年度財報中,消費者業務被訊飛列為2022年的發展重點之一。在科大訊飛立下的十四五末“千億收入”目標中,消費者智能硬件和開放平臺將貢獻200億元收入。具體計劃當中,隨著業務規模的壯大,C端業務占比也將逐步提升,具體來說,當營收200億時,C端占比在40%-45%;營收達400-500億時,C端可能占到半壁江山;而當觸及千億營收時,C端占比會提升至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