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球財說 潘妍
現如今的地產行業就像一座圍城,里面的人想逃離,外面的人想進來。當開發商們開始降速并謀求轉型時,互聯網企業卻在逆勢闖入地產行業。
近期,快手成立房產業務中心,試圖打造打造直播電商版“貝殼”的消息不脛而走。在萬物皆可播的時代,直播賣房似乎成了新的突破口?
入局房地產,內核仍是導流
回顧過去三年,快手布局房產其實有跡可循。
2019年起,快手便開始探索“房產主播促進新房交易”模式。2020年4月,快手與房多多合作推出“直播+賣房”的活動,孵化了一批諸如王貝樂等頭部房產垂直主播。2020年6月,快手關聯公司達佳互聯注冊了“快說房”、 “快手家裝”等商標。2021年10月,快手關聯公司成都快購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經營范圍新增房地產經紀。
在2022年3月舉辦的“理想家創作者大會”上,“快手理想家”負責人紀新軍表示,2020年快手房產家居垂類粉絲去重總數達4億,房產家居創作者總數超過8.8萬,直播總場次超730萬場,視頻累計播放量同比增長37%至1403.4億。
嘗到甜頭的快手在4月的內部信中正式宣布成立房產業務中心,該中心負責人直接向電商負責人笑古匯報。
內部信中表示:“成立房產業務中心,負責滿足快手用戶的購房需求,幫助業主更高效地賣房,探索大宗線下交易業務在快手生態閉環的業務模式。”同時,快手還定下了百億成交總額的目標。
由此足以窺得快手的狼子野心,并非只想做單一的引流端口,其最終目的是創建一個“房產綜合服務平臺”。
不過話又說回來,流量平臺做實業,當真容易?
眾所周知,“直播賣房”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
對于快手來說,其核心優勢在于流量+推薦算法,相較之下,其線下服務體系就稍顯不足。
尤其是在房產交易中,線上服務最多起到一個拓客渠道的作用,通過展示項目吸引意向購房者,獲得更多客戶信息,再將其引流至線下。
目前快手的房產業務鏈條上包括三類主體,開發商,城市MCN,房產主播。
其實快手房產本身就相當于一個大型的MCN,一端對接的是開發商,承接商品銷售和廣告訂單,另一端對接的是終端的房產銷售/主播,也就是一個媒體+渠道的業務模型。
說到底,其運作核心仍然是引流,做的仍是信息平臺的服務,本身還是賣流量的邏輯,距離成為“房產綜合服務平臺”還有一定差距。
線下難做,變現更不易
對于一個手握流量的平臺來說,如何變現是一個永恒話題。
在房地產領域,快手主播變現主要有三種方式,賣課、賣咨詢服務以及置業管家服務落地。
其中,前端賣課只是引流產品,吸引更多粉絲關注,銷售課的內容主要是房產行業及購房公共知識;中間階段主要是賣咨詢服務,這是主力產品,針對粉絲個體的購房置業問題提供一對一解答服務;后端的落地管家服務是盈利產品,即服務粉絲全程購房,賺取成交傭金。
今年4月,由快手研究院出版的《信任經濟》一書中,就引用了房產頭部主播王貝樂的案例,指出其2020年與2021年兩年,平均每年在快手上賣掉1000套房,兩年間GMV達20億元。
王貝樂等頭部主播的成功,在刺激流量平臺加碼房產業務的同時,也衍生出如何孵化更多頭部房產垂直類主播,以及如何留住頂流KOL等問題。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旦KOL成交能力上來,是完全可以繞過快手等平臺自行和開發商進行合作,這時KOL與流量平臺在開發商面前是平等的,都是分銷渠道。”
尤其是對于快手來說,其流量相對更為下沉,而下沉市場特別是四五線城市的房地產營銷,更依賴熟人介紹和自發看房成交,快手在這些地方的房產業務帶貨能力還有待驗證。
此外,房產與其他產品不同,其線下環節無法取代,而在這一環節中快手并不具備掌控能力。
根據其服務頁面可以看到,快手用戶并不能直接在線上付款或交定金,需預約由主播帶團看房,進行線下服務。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快手與房地產商的合作困境在于無法準確分辨客戶渠道來源,也就是推客問題,而這一點直接影響到渠道平臺的費用結算。
“畢竟,快手的KOL很難長期駐扎在售樓處現場。有時候即便是快手導流來的客戶,也很容易在售樓處門口被切走。而渠道也是滋生腐敗最嚴重的環節之一。”
線上賣房,真是門好生意嗎?
實際上,快手并非第一個盯上這塊大蛋糕的互聯網企業。
早在2010年起,淘寶、京東、蘇寧就相繼上線房產頻道。2020年阿里更是聯手易居推出房產平臺“天貓好房”。
與此同時,短視頻平臺也想分食一杯羹。2018年基于今日頭條的房產頻道,字節跳動上線房產信息平臺“幸福里”(原“好多房”)。2021年“幸福里”收購北京麥田旗下一家房產經紀公司,其經營范圍就包括房地產經紀。
從目前已落地的項目來看,字節旗下“幸福里”已上線獨立APP,其業務覆蓋新房、二手房,除了基本的房源信息、附近商圈的優勢劣勢,還能夠給出單個房源與附近區域在近幾個月的價格走勢與漲跌等,內容優勢明顯。
阿里旗下的“天貓好房”也上線了獨立APP,其業務除新房、二手房,還包括租房業務,平臺最大特點在于其秒殺券等補貼活動。
相較之下,快手還沒有推出獨立APP,目前以“快手理想家”小程序的形式進行服務,可查看樓盤的開發商、物業公司、價格、交房時間等基礎信息,服務僅覆蓋新房業務。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房產和其他產品的最大不同就是其較低的復購率,其主要由二手房出售轉化而來的,若沒有二手房業務做基礎,渠道賣新房的盛況只是曇花一現。”
目前,快手房產覆蓋包括天津、大連、唐山、臨沂、沈陽等17個城市,其中三四線城市居多。從房源來看,有萬達、保利、綠地、龍湖等房產開發商旗下樓盤。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這17個城市中包括鄭州、濟南、唐山等8個城市推薦樓盤都顯示“暫無數據”,也就是暫無任何房源上線。這意味著,目前快手理想家真正上線房源的城市,只有天津、滄州等另外9個城市,房源覆蓋率有限。
圖片來源:快手APP
除此之外,在互聯網企業聚焦房產交易業務的同時,傳統的房產中介也在將自身信息化。
以近期剛剛回港上市的貝殼舉例,依托鏈家為基礎誕生的貝殼本就是互聯網平臺,同時與騰訊進行合作,后者向其提供云服務及相關技術服務。互聯網玩家擅長的直播帶貨、視頻推薦,貝殼同樣涉足其中。2021年,貝殼全年僅新房成交額就達到1.61萬億元。
在此簡單進行一個對比,若以目前快手頭牌主播王貝樂兩年20億成交額,平均一年10億成交額來計算,快手需要再孵化出1600多個王貝樂才能達到貝殼目前的體量。
目前,快手把一些原本的房產KOL、經紀人、開發商的置業顧問,轉化為其簽約主播,進行線上直播線下帶看,簽約的主播可以享受到流量、補貼、培訓等支持。在其APP頁面中,也能看到相關的招募信息。
但話又說回來,頂流主播終究是個別案例,對更多腰部、底部“直播賣房”從業人員來說,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此外,行業遇冷的大背景下,博弈難度進一步升級。
2021年,百強房企銷售額10年來首次下滑。前五強中,碧桂園、萬科、中國恒大全年銷售額分別下滑4%、11%、36%。
而作為中介巨頭的貝殼,也在這期間經歷創始人離世、資本退場、行業下行等問題,一瞬跌落神壇。與此同時,字節、阿里也紛紛陷入大規模裁員的窘境。
行業整體遇冷的背景下,在快手深耕的經濟基礎較差、購房需求本來就少的下沉城市則影響更為明顯。
有行業人士分析稱,“加上大規模增建和大規模拆遷被叫停,以及房價存在一定水分,未來很難出現大規模購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