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駕網 黃華丹
疫情當下,北京車展延期了,大部分線下活動也已取消了,但比亞迪的活躍度依然很高。
5月21日,有媒體爆料稱,比亞迪高端品牌或在8月發布,或將定名“星際”。而其旗下首款車型將是一款類似奔馳G級的高端越野SUV。
5月22日,微博認證為比亞迪汽車-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的“不會武功的武功李云飛”就比亞迪高端品牌發布了最新進展,消息顯示:
今年三季度將正式發布品牌及標識,四季度首款車型全球發布,為一款硬派越野車,2023年上半年上市。
此外,該高端品牌將應用比亞迪最間斷的汽車技術,代表比亞迪在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最強能力。
而其定價,預計將在80-150萬元之間。
同時,李云飛還就比亞迪集團布局作了一定說明。比亞迪乘用車業務包括王朝、海洋、騰勢和高端品牌,其中除騰勢為比亞迪與奔馳合資外,其他子品牌均為比亞迪全資運營。
而據最早爆出消息的媒體稱,該車型將采用華為MDC計算平臺,配備雙激光雷達。
所以,比亞迪或將攜手華為走高端智能化路線?
應該說,最近比亞迪的消息不少。而且,每一條都足以引起業界廣泛的關注。
5月20日,比亞迪海洋生物旗下第二款車型海豹開啟預售。
海豹搭載比亞迪e3.0平臺,同時也是首款搭載比亞迪CTB技術的量產車。
5月16日,沉寂已久的騰勢也推出其第三款車型騰勢D9并開啟預售。
而此前發布的國內車市4月銷量顯示,在大部分車企銷量遭遇腰斬,比亞迪卻實現逆勢增長,狂賣105,475輛,同比增長136.5%。
儼然,比亞迪已經成為車市的紅人。
有比亞迪經銷店經理表示,雖然還未上市,但比亞迪海豹可以“閉眼入”。也有人將它視為Model 3的直接挑戰者。
今天的比亞迪敢于挑戰百萬級車市不是沒有理由的。
而隨著比亞迪多款新車型的曝光,其逐漸完善的產品網絡也漸漸浮出水面。
和部分車企從高端進入大眾市場的戰略不同,比亞迪是先占據了大眾市場后再向高端發起進攻。
很難說哪種路線更加容易,但對比亞迪來說,這是更符合現實的打法。
01 進軍高端市場
比亞迪高端品牌定位80-150萬價格區間,幾乎達到了國產品牌的天花板。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比亞迪對自己產品與品牌的信心。
雖然與華為合作的消息尚未得到官方回應,但智駕網認為該消息可靠性很高。應該說,比亞迪的產品目前在電動化上已經走得很遠,是名副其實的新能源車領導者,但其在智能化上的發展一直相對滯后,與國內造車新勢力相比尚有明顯的差距。
而華為在智能化市場的地位有目共睹。要打造百萬級別的高端車型,比亞迪除了自身的技術,在智能化上也離不開華為這樣的合作伙伴。
布局高端市場,是比亞迪一直籌劃要走的路線。
騰勢作為比亞迪與梅賽德斯-奔馳合資的公司,可以算是比亞迪早期對中高端市場的一次嘗試。
2010年騰勢在深圳成立,2012年首款車型亮相,而直到2019年,其第二款車型騰勢X才上市。作為一款中型SUV,騰勢X定價28.98-35.78萬。
自2014年其首款車型上市以來,騰勢在2015-2019年的累計銷量僅為1.38萬輛。2020年,騰勢銷量僅為4175輛,不及很多熱銷電動車型的單月銷量。
而在2021年國內新能源車市大熱的背景下,騰勢X全年銷量也僅為4783輛。
比亞迪公布的年報數據顯示,騰勢汽車五年內虧損超過40億元。不過,即便如此,比亞迪仍沒有放棄它的打算,甚至還增持了股份。
5月16日,騰勢品牌發布會正式召開。發布會宣布了幾件大事:
首先,騰勢品牌股權架構完成調整,比亞迪占比90%,未來將主導騰勢品牌的發展。
其次,騰勢品牌宣布獨立,獨立經營并自建銷售渠道。
最后是,騰勢品牌新車D9開啟預售。
騰勢D9定位高端MPV市場,同時推出混動和純電兩個版本。混動版預售價33.5-44.5萬,純電版預售價39-46萬,還有限量99輛的創始版售價66萬元。
高端MPV這個細分市場并不大,但長期由合資品牌占主導的局面讓蓬勃發展的中國品牌躍躍欲試。對于尚沒有MPV車型的比亞迪來說,騰勢D9的推出也頗具指向性。
但鑒于騰勢品牌早期的默默無聞,騰勢D9要想擔起重新振興品牌的眾人難度不小。
但這另一方面也證明了比亞迪對于進軍高端市場的決。而騰勢的復活確實也完善了比亞迪的部分產品線。
02 性價比占據大眾市場
今天的比亞迪能有重振連年虧損的品牌,并沖擊百萬豪車的信心,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其王朝系列的成功。
應該說,是唐、漢的成功肯定了比亞迪向上發展的嘗試。甚至可以說,是漢的成功打開了比亞迪銷量的大門。
4月初,比亞迪官宣從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生產。至此,比亞迪成為真正意義上“第一家停止生產燃油車的傳統車企”。
比亞迪的燃油車確實也賣得不太行。從2009年到2020年,比亞迪的銷量就一直徘徊在40-50萬輛之間,直到2021年,新能源車的爆發讓比亞迪終于突破膠著,實現全年74.49萬輛的銷量。
而進入2022年,在多家車企銷量腰斬的4月,比亞迪仍是憑借其強勁的新能源產品實現逆勢增長。
這其中,混動車的熱銷,以及王朝系列的高性價比貢獻很大。
目前,比亞迪的上市產品矩陣包括王朝網和海洋網。
王朝系列包括元系列、秦系列、宋系列、唐系列和漢系列,均有燃油、純電和混動三種車型,其中燃油車從2022年3月起已停產停售,此后各朝代車型又分別升級到Pro及Plus版本。
王朝系列中,秦、宋、元系列的DM-i混動與純電車型售價區間基本在10-20萬之間,而唐、漢則處于20-30萬之間。
海洋車系分為兩大產品序列,分別是搭載e平臺3.0技術的海洋生物系列,以及搭載DM-i超級混動技術的軍艦系列。
比亞迪方面表示,海洋系列的兩大產品序列將有所區別。但相比王朝系列,具有更鮮明的新能源屬性以及更加年輕的產品定位。
目前,海洋生物系列已經推出比亞迪海豚,軍艦系列也已推出驅逐艦05。后續海洋生物系列還將推出海鷗與海獅,而軍艦系列除了代表A級轎車的驅逐艦外,還有代表SUV的巡洋艦和代表MPV的登陸艦。
海豚售價9.38-12.18萬,純電續航301-405km,搭載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可以提供十余項主動安全功能。
自去年8月底上市以來,海豚僅僅用了四個月就實現銷量過萬,上市至今已超過7萬銷量。
而海鷗比海豚更小,預計售價或6萬起。
5月20日,備受關注的海豹正式開啟預售。
作為比亞迪對標特斯拉Model 3的車型,海豹預售價21.28萬-28.98萬元。造型低趴,風阻低至0.219,且四驅版零百加速只需3.8秒。
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其首搭的CTB技術(Cell to Body),電池與車身一體化。這其實與特斯拉以及此前零跑發布的CTC(Cell to Chasis)技術如出一轍,電池與底盤一體化。
關于特斯拉和零跑的CTC技術智駕網此前也寫過一篇文章《零跑搶跑CTC技術真偽考》,比亞迪采用的同樣是將白車身的下底板用電池包的上蓋板代替。采用這種技術可以有效減少電池所占的空間與重量,從而增加續航,同時,也使車內空間更加充裕。
比亞迪海豹標準續航的車型電池容量61.4kWh,續航550km。長續航和性能版車型電池容量 82.5 kW,續航分別為700km 和650km。
自研CTB的成功展示了比亞迪在技術上的實力。
03 比亞迪能成為國內首家萬億市值的車企嗎?
王朝系列、海洋系列、騰勢,加上尚未正式發布的高端品牌,比亞迪未來的乘用車產品線幾乎涵蓋了5-150萬的整個價格區間。
應該說,比亞迪在汽車業務上基本實現了全系布局。
上一家這樣做的國內車企是吉利。
吉利的目標是成為像大眾、福特一樣的汽車產業巨頭。
不過,和比亞迪不同的是,除了完善自己的產品線,吉利還通過不停買買買來擴充品牌。
2010年8月,吉利控股集團以13億美元現金和2億美元銀行票據正式完成對福特汽車公司旗下沃爾沃轎車公司的全部股權收購,成為當年中國汽車行業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購。
2017年6月,吉利收購寶騰汽車49.9%的股份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
同年11月,吉利與美國太力(Terrafugia)達成最終協議,全資收購了這家飛行汽車公司。
目前,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已擁有沃爾沃汽車、Polestar、領克汽車、吉利汽車、倫敦電動汽車、遠程商用車、寶騰汽車、路特斯汽車及太力飛行汽車等多個品牌。
有人將比亞迪與特斯拉對標,稱比亞迪或將成為中國版特斯拉。
在停售燃油車后,比亞迪確實成了國內在體量上足以與特斯拉對標的新能源車企,不過兩者在產品豐富度上的差別還是非常明顯。
去年10月,特斯拉市值首破萬億,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
而今天,比亞迪的市值已經也已經達到8594億,位列全球第三,按照目前比亞迪的發展趨勢,離突破萬億大關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