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自3月8日宣布暫停申購后,交銀中概互聯網LOF于今日放開申購,單日單賬戶的限購額度為500元。這是繼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單日限購500元后,另外一只單日限購500元的中概ETF。
今年3月7日晚間,交銀中概互聯網LOF宣布因境外證券投資額度(QDII)接近上限,為穩定基金規模,追求平穩運作,自3月8日起,暫停申購業務。
而在此前的2月28日,該基金暫停了大額申購業務,每日限購額度為1000元。當時限購的理由同樣是,“境外證券投資額度接近上限,為穩定基金規模,追求平穩運作。”也就是說,宣布每日限購1000元以后,仍然有資金蜂擁而至,以至于交銀中概互聯網LOF直接“閉門謝客”,暫停申購。
界面新聞記者查詢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發現,截至4月30日,今年尚未有基金公司獲得新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投資額度。交銀施羅德公司上次獲得QDII額度實在2021年11月25日,累計批準額度為24.3億美元。
今年以來,投資者對互聯網板塊“越跌越買”,資金抄底互聯網板塊趨勢不改,多只跟蹤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指數的ETF規模持續增長。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3日,上述四只ETF今年以來收益率均在-20%左右,但規模卻不降反增。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今年以來資金凈流入達108.06億元,廣發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ETF凈流入資金為11.44億元。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調整,互聯網板塊日前迎來了政策“暖風”。這是否意味著互聯網板塊有望迎來盈利拐點?
廣發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QDII-ETF)基金經理夏浩洋分析指出,近期高層密集表態支持平臺經濟在內的互聯網行業發展,這也意味著,自2020年以來,互聯網行業歷經的多輪整改政策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確立了發展和監管相輔相成的長期發展格局。
夏浩洋認為,中短期維度看,前期壓制互聯網板塊估值的政策因素逐步解除,未來互聯網投資將回歸業績,判斷今年業績或呈現前低后高的格局。
展望未來,互聯網行業的長期發展路徑很多,例如打磨自身的研發能力,數字化與產業互聯網結合,推進全球化戰略,發展元宇宙等,中國互聯網的重要性將會越來越顯著。投資者可以充分關注當前互聯網板塊的長期配置價值,分享互聯網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
嘉實基金大周期研究總監肖覓表示,目前部分互聯網龍頭已經具備了配置的價值。首先不管從經濟上的邏輯來看,還是從政策端的引導看,政府對平臺經濟還是一個鼓勵發展的態度。而從行業和企業本身的情況看,我們也能發現行業與很多企業基本面還是非常堅挺的狀態,或者非常扎實的狀態。
伴隨著市場對互聯網行業風險偏好的提升,前期受政策干擾較大而中長線成長確定性依然較高的頭部互聯網公司將有機會出現一定的估值修復。對于長線投資者,希望布局左側進入的投資者,目前互聯網行業整體估值水平較低,較強的安全邊際,具備顯著的配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