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經濟e線
5月20日,據證監會官網披露,為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高公募基金行業服務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服務居民財富管理、服務實體經濟與國家戰略的能力,推動構建多元開放、競爭充分、優勝劣汰、進退有序的行業生態,切實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合法權益,證監會修訂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并更名為《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人辦法》)。近日,證監會正式發布《管理人辦法》及其配套規則,自2022年6月20日起施行。
新經濟e線獲悉,《管理人辦法》及其配套規則從“準入-內控-經營-治理-退出-監管”全鏈條完善了公募基金管理人監管要求,突出放管結合。一是完善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與股東條件,優化公募牌照準入制度,堅持高水平開放,有序擴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隊伍,提升行業包容度。二是提升公募基金管理人合規風控能力,突出行業文化建設與廉潔從業監管,夯實行業高質量發展基礎。三是著力完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全面構建長期激勵約束機制。四是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在做優做強公募基金主業的基礎上實現差異化發展,提高綜合財富管理能力,打造一流財富管理機構。五是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退出機制,允許市場化退出,并明確風險處置措施和實施程序,壓實各方職責。
業內認為,《管理人辦法》的發布,將有助于構建多元開放、競爭充分、優勝劣汰、進退有序的行業生態,推進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個人系設立全線收緊
新經濟e線注意到,在新設基金公司各大發起人主體中,個人系公募申請已全線收緊。
來源:證監會官網
據了解,《管理人辦法》強化基金管理公司股權管理,切實把好入口關。具體而言,一是調整了基金管理公司股東準入條件。繼續堅持對基金管理公司股東實施差異化準入要求,對持股5%以下股東完善負面清單,對持股5%以上非主要股東強化財務穩健性要求,擴大主要股東適用范圍,適當提高主要股東條件,明確實際控制人要求。
二是完善專業人士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制度規范。適度提升自然人股東的資質條件,更加強調發起人的道德操守、執業聲譽與專業勝任能力,合理約束自然人主要股東的股權轉讓行為。
其中,主要股東為自然人的,最近3年個人金融資產不低于3000萬元人民幣,具備10年以上境內外證券資產管理行業從業經歷,從業經歷中具備8年以上專業的證券投資經驗且業績良好或者8年以上公募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從業經驗。
對于基金管理公司由自然人作為主要股東發起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單一自然人股東直接持股和與其存在一致行動關系或者關聯關系的股東合計持有基金管理公司股權的比例不得超過2/3。
《管理人辦法》還明確指出,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股東為自然人的,該自然人的股權轉讓對象僅限于該公司其他股東、符合條件的自然人、員工持股平臺;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大股東為自然人的,不得變更為非自然人;因風險處置等中國證監會認可的情形除外。
此外,對第一大股東為自然人的基金管理公司,其風險準備金計提比例不得低于基金管理費收入的20%。風險準備金余額達到上季末管理基金資產凈值的2%時可以不再提取。風險準備金余額高于上季末管理基金資產凈值2%的,基金管理人可以申請轉出部分資金,但轉出后的風險準備金余額不得低于上季末管理基金資產凈值的2%。
與此同時,為了保持基金公司股權結構穩定,《管理人辦法》要求股權相關方應當書面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不轉讓持有的基金管理公司股權。主要股東和持股5%以上非主要股東書面承諾持有基金管理公司股權的時間應當分別不短于48個月和36個月。
基金管理公司從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股東和持股5%以上非主要股東應當書面承諾自改制完成之日起12個月內不轉讓所持有的基金管理公司股權,且繼續履行股權持有期承諾。
其中,主要股東和持股5%以上非主要股東持有的基金管理公司股權包括其一致行動人、關聯關系人以及受其或者其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東持有的基金管理公司股權。
不僅如此,基金管理公司股東不得簽訂在未來基金管理公司不符合特定條件時,由基金管理公司或者其他指定主體向特定股東贖回、受讓股權等具有“對賭”性質的協議或者形成相關安排。
基金子迎重大利好
值得關注的是,對基金子公司而言,《管理人辦法》的出臺意味著重大利好,其業務范圍較前期大幅拓寬。事實上,從過往基金子的運作情況看,只有少部分投資于標準化資產,更多是非標準化業務,例如基于場外期權的結構化產品、類信托業務、上市公司股權業務、資產證券化業務等。
根據最新監管規定,基金子可以從事的與資產管理相關的業務包括:公募基金管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投資顧問、養老金融服務、金融產品銷售、份額登記、估值、核算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業務。
其中,公募基金管理包括專門從事指數基金、基金中基金(FOF)、養老投資產品、REITs等相關業務。基金管理公司設立的從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的子公司,應當同時符合《管理人辦法》有關基金管理公司的設立條件。
比如,基金管理公司可以與基礎設施項目的原始權益人合資設立一家子公司專門從事公募REITs 業務。但基金管理公司應當保持對子公司的控制權,且持有子公司的股權比例持續不得低于51%,基金管理公司應當具有豐富的公募REITs 管理經驗。
據新經濟e線了解,一個硬性條件就是,基金管理公司具備與擬設子公司相適應的專業管理、合規及風險管理能力和經驗;擁有足夠的財務盈余,能夠滿足子公司業務發展需要;已建成能夠覆蓋子公司的管控機制和系統;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所稱專業管理能力和“足夠的財務盈余”,是指基金管理公司設立境內子公司的,其凈資產應當不低于6億元,最近2年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基金合同明確約定股票投資比例60%以上的基金,不含指數基金)季均管理規模應當不低于200億元;中國證監會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不過,對不符合以上規定的,專戶子公司不得新增投資非標準化資產的資產管理產品,存量投資非標準化資產的資產管理產品規模原則上不得增加,到期不得續作。
各類型資產管理業務存量(產品規模,萬億元)
統計表明,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子公司共有109家,旗下產品數量合計4037 只,管理規模合計21993.36 億元,含單一資管計劃規模16309.11億元和集合資管計劃規模5684.25 億元。其中,有6 家基金子公司的管理規模超過1000 億元,7 家基金子公司的管理規模在500~1000 億元,大多數基金公司的管理規模在100 億元以下。
另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末基金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310 億元,比上月減少16 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101 億元。
新經濟e線獲悉,基金子公司的存續規模近一年在不停縮水,且今年以來的新發產品規模月均不到100 億元,2 月份備案通過的產品只有47.62 億元,3 月份備案通過的產品為56.71億元;存續產品中仍然以固收類產品為主,2022 年3月月底的規模為16343.68 億元,占比超過70%;權益型產品的規模占比為15.55%,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的規模占比為1.94%,混合類產品的規模占比為8.19%。
可以預見,隨著基金子公募REITs、股權投資、基金投資顧問、養老金融服務等一系列業務的開展,在提升資產管理規模的同時,也將有助于構建協同發展、良性競爭的行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