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奇銳
編輯 | 樓婍沁
歐美國家相繼出現數十年來最高通脹率之際,奢侈品行業也隨之迎來新一輪漲價潮。
多名消費者及海外代購近日在小紅書和微博等社交媒體上發帖稱,CELINE、Tasaki和Mikimoto等服飾和珠寶品牌將在近期漲價。奢侈品行業漲價潮影響到二線品牌,此前路易威登和卡地亞等頭部品牌已經宣布漲價。
英國奢侈品牌博柏利是最新宣布漲價的品牌。首席執行官Jonathan Akeroyd表示,受到生產材料和運輸成本上漲的影響,未來博柏利整體產品售價上漲。根據財報,博柏利2022財年收入增長23%至28.26億英鎊,零售正價可比門店銷售額則增長4%。
減少折扣渠道和活動是近年博柏利品牌轉型的重點,博柏利在過去多個季度財報中強調要在產品和營銷上突出其奢侈品牌定位。博柏利的明星產品為風衣和圍巾,相較包袋和鞋履,是偏向實用而非潮流形的產品,更難產生爆款。
現任創意總監Riccardo Tisci對博柏利成衣設計進行轉變同時,也試圖通過加碼手袋類產品來讓整體風格更年輕,為品牌尋找新增長點。基于上述原因,除了原料和運輸成本上漲,博柏利選擇調價的另一目的便在于提升形象。
圣羅蘭是另一在近期進行調價的品牌,但品牌首席執行官Francesca Bellettini在接受BoF時尚商業評論采訪時稱,漲價行為應當在平衡中實現。他指出,圣羅蘭在對部分皮革手袋進行漲價之外,依然會為消費者提供價格可接受的入門級產品。
“這種在品類上平衡價格做法的意義在于,當品牌推出高售價產品,之前積累的消費者依然愿意買單。”Francesca Bellettini表示,“消費者不會因為價格抗拒品牌,但他們需要相信物有所值。”
價格是突出奢侈品牌形象的重要指標。奢侈品牌在疫情之前已經開始通過定期調價來維持成本和形象。疫情帶來的供應鏈問題和通脹問題讓奢侈品行業漲價更為頻繁,其中香奈兒部分包袋價格漲幅較疫情前高出將近60%。
越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奢侈品牌越要依靠忠誠的高凈值人群。界面時尚曾報道,路易威登和CELINE均在疫情期間增開稀有皮革包袋生產線,目的便是在于凸顯奢侈形象并進一步籠絡高凈值人群。
從各個地區市場表現來看,中國因得益于2020年較早從疫情中恢復,成為過去兩年內驅動各個奢侈品牌增長的重要引擎。分析報告指出,博柏利將近1/3的收入來由中國本土和海外中國消費者貢獻,而古馳1/3的銷售來自中國市場。
但受到最新一波疫情的影響,多個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表現都呈現出下跌趨勢。來自國元證券的報告顯示,2020年4月博柏利、普拉達和路易威登等多個品牌的線下店效均大幅下跌,其中古馳的跌幅達到61%。
界面時尚曾報道,在復工復產政策的推動下,路易威登和迪奧等品牌的上海物流倉庫已經逐步回到正常運作模式,部分此前因疫情停滯的物流也開始重新恢復。
但疫情影響消退需要時間,奢侈品牌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業績充滿未知數。盡管多個品牌在財報中稱快速復蘇的美國和歐洲市場彌補中國銷售下跌,但中國市場龐大,為了維持整體運營平衡,調價行為或將在更多品牌之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