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物云CEO朱寶全
今年很少出差,這周去了幾個城市看“蝶城”落地情況。
看過行程,跟負責的同事講“要先開會、地圖上看看蝶城街道的全貌,再去項目現場看”。
到了所在城市才發現,第一站是在酒店“租”會議室開會。很詫異問原因,原計劃行程的第一站離酒店很近,但因為我提出要先開會,于是變成了“租”會議室,當地同事又解釋說,因為跟酒店有戰略合作,“租”的會議室沒花錢。
看似小事一樁,但在一個十幾萬人的組織里,這樣的事需要小題大做。
回想2010年剛來萬科物業,那時很不習慣,原來所在的地產行業動輒都是幾十億,百萬元的單子都是副手審批,而幾萬塊對萬科物業都是大數字。尤其物業公司員工基數巨大,每人漲一千塊工資,就會吃掉公司所有利潤。過去十年,萬科物業(如今的萬物云)保持了30%的復合增長率,收購了戴德梁行商業物業板塊,領跑全行業進入城市物業時代,如今幾百億的營收規模,作為集團公司CEO在酒店租個會議室開會也算不得什么。
幾千塊租金對與幾百億的公司確實不算什么,但如果無視這幾千塊的小節,就會被若干個幾百塊效仿。公司有幾千個小微基層組織,每個單位都忽視幾百塊的小節,那就不再是一個小數字。公司大了,不代表好習慣就堅守了,華為任老爺子最擔心的“不奮斗”確實存在,看到身邊很多企業做大后,管理者的消費、生活重于奮斗了,是需要警惕的。
這個城市的總經理,剛入職公司時是一位基層安全員,一路伴隨公司成長為城市管理者,如今也是白天走訪于各大企業之間,晚上參與推杯換盞的應酬。他當初的同事或因吃不了基層的苦,而離開;他當初的領導或因受不了外部高薪誘惑,而離開。他和其他因為相信而一直留在公司的合伙人們,切莫忘記咱們是如何走過來的,咱們在動搖的時候是如何說服自己的,咱們是如何靠守正出奇贏得尊重的。
說回租會議室的事,起因于我提出“要先開會、地圖上看看蝶城街道的全貌,再去項目現場看”。如果組織者是產品經理,我的話則是客戶需求。產品經理原來設計的是,酒店出來先5分鐘車程,去看萬物研選裝修客戶體驗店,再20分鐘車程,去兩個項目看數字化改造以及那里的機電實訓基地,結果被我這個VIP客戶的需求打亂了。
往往領導在產品創新中會犯兩個錯誤,一個是領導一邊提需求一邊給解決方案,這種情況基本屬于瞎指揮;另一個是領導親自創新,但無人敢叫停,這種情況會讓失敗的創新項目成為無底洞。而這一次,我為自己免責,確實是行程組織者——產品經理的問題。
作為產品經理,經常會聽到各種需求,但理解與翻譯需求才是核心。我的需求是“先了解項目全貌、再去項目現場看”,我對看裝修體驗中心并不關心,盡管我沒有明確提出來。現實生活中沒有客戶會把需求100%說清楚的。
產品經理如果用點心,或者說產品經理以客戶為中心,而非以領導意見為中心的話,就會保持先看裝修體驗中心,再到項目會議室開會看街道全貌,再走項目現場。僅僅需要微調,就不會鬧出“租”酒店會議室的亂子了。
公司規模變大,但文化風氣不能亂,必須長期堅持奮斗不浪費,長期堅持理解客戶真實需求而非盲目執行領導意見。
來源:萬物有云
原標題:大寶專欄 為什么要在酒店租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