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米集團發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財報顯示,小米集團一季度的研發支出達35億元,同比增長16%,主要是研發人員薪酬增加及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相關的研發開支增加所致。一季度小米在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花費的費用為4.25億元。小米正在為其智能電動汽車持續“加碼”。
今年3月小米汽車宣布造車進展超預期,新車預計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截至目前,小米集團汽車業務研發團隊規模已超過一千人。小米集團稱,未來將繼續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核心領域拓展研發。
2021年3月30日,小米正式宣布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4月1日,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申請注冊“小米汽車”商標;同年4月至9月,小米成立數百人規模的汽車團隊,進行大量用戶調研和產業鏈考察。5月,小米申請了“小米出行”、“小米智行”等六個造車相關商標,試圖全面布局。7月小米集團的官網在2天共發布120個崗位,主要針對整車領域的造車人才。開始大范圍社招。
而在小米汽車成立之前,小米汽車籌備組已經形成。其中,小米原大家電總經理李肖爽主要負責整車、供應鏈以及工廠相關的籌備工作;原參謀部副參謀長于鍇負責座艙業務籌備;自動駕駛業務則歸屬在小米技術委員會,由技術委員會主席葉航軍負責籌備。
與此同時,雷軍也在頻頻接觸汽車公司。公開信息顯示,雷軍曾在2021年6月初和7月初,分別兩次參觀了上汽集團下屬的工廠。6月拜訪了上汽通用五菱柳州新能源車生產車間;7月初則造訪了上汽乘用車嘉定總部。
2021年9月1日,小米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100億,雷軍擔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及經理,由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按此計算,小米汽車項目從正式申請商標到公司注冊完成共花了5個月。11月小米汽車落戶北京經濟區。
12月份,小米控股的生態鏈公司智米科技下場造車,前通用泛亞的電動汽車項目負責人馬永東加盟,負責智米的整車業務,一時間,小米“雙線造車”的傳聞迅速得到外界的關注。隨后,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公開否認了“雙線造車”,但確認了智米科技正在布局和電動汽車相關的工作,而智米科技的造車業務目前與小米汽車保持獨立,這意味著,小米集團或許將一部分造車野心寄托在了智米科技身上。
2022年4月11日,小米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新城的造車基地開工建設。按照計劃,小米工廠一期于2022年4月開工,2023年6月竣工;小米二期項目于2024年3月開工,2025年3月竣工。而小米首輛汽車會在2024年下線并實現量產,其中一期、二期的年產量均為15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