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近日,河北行唐縣光伏電站毀麥事件持續引發社會關注。
5月19日,石家莊日報客戶端發布的《關于行唐縣光伏發電項目施工清表問題調查處置情況的通報》(下稱《通報》)顯示,涉事項目的投資建設方為特變電工(600089.SH)的子公司行唐縣行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行特新能源)。
5月20日,特變電工董事會秘書焦海華對界面新聞表示,《通報》中的被調查對象行特新能源為特變電工五級孫公司,政府已經就此事進行了調查,部分結果還未定論。
焦海華稱,特變電工在該項目上涉及的金額較小,且因涉及層級較多等原因,并未及時掌握具體信息?!皩υ斐奢^為負面的影響,公司深感抱歉?!?/span>
焦海華表示,行特新能源的確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工作不到位、未能充分做好群眾工作,且在局部的征地問題執行過程中處理有瑕疵。但涉事項目屬于行唐“農光互補”項目,允許使用農用地,整體流程合法合規。
“特變電工已經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將妥善處理好本次事件造成的影響,并對旗下子公司加強管理、完善制度細則等?!苯购HA稱,此事未涉及上市公司管理層,目前判斷還未達到信息披露的標準,暫時不會發布公告。
上述《通報》顯示,該“農光互補”項目的備案、環評、土地等各項手續合法合規,但在土地流轉執行中出現問題。
網絡反映毀麥地塊為劉家莊村、祁后村土地。3月起,農戶陸續收割麥子209.83畝,企業集中施工清表53.17畝。
經初步核實,兩村毀麥地塊中有14戶村民共40.39畝土地,未與村委會簽訂土地流轉委托書和土地租賃合同。
根據上述《通報》,調查組已就行特新能源施工過程中存在的涉嫌破壞生產經營罪立案調查,對項目負責人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并已責令項目停止施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法》,占用耕地、園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漁業水域灘涂以及其他農用地建設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從事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為耕地占用稅的納稅人,應當繳納耕地占用稅。
農光互補及漁光互補項目則屬于復合用地,可以按照各省具體規定申請免稅。
“農光互補”也被稱為光伏農業,利用光伏發電零污染、零排放的特點,既有發電能力,又可為農作物、畜牧養殖等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常見方式包括農業種植、養殖大棚安裝光伏等。
行特新能源成立于2019年,注冊資本為100萬元,主營太陽能、風力發電;太陽能、風力發電項目開發、設計、建設及運營管理;新能源項目開發等。

根據天眼查顯示,行特新能源疑似控制人為上市公司新特能源(01799.HK),新特能源間接持股比例達70.48%。新特能源為特變電工子公司。
截至5月20日上午10時45分,特變電工下跌0.7%,報21.35元/股,總市值80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