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陸柯言
5月16日,一款支持雙模5G的“5G通信殼”正式發布。據介紹,這款產品通過手機殼內嵌eSIM芯片與5G modem(調制解調器),可將手機網絡從4G升級為5G,首發產品適配華為P50 Pro機型,售價799元。
這款5G通信殼由數源科技(Soyealink)研發生產,覆蓋三大運營商。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一家以數字電子信息、通信產品為主業的上市公司。自該產品發布后,數源科技已經連續兩天漲停。
根據官方配置信息,這款5G通信殼重量約為52g,厚度約3.2mm,搭配淺灰顏色與皮革材質,外觀近似常規手機殼。用戶需要在一張手機主卡下開通eSIM服務,即可體驗5G網絡。
顯然,這是一款針對華為手機當下痛點設計的產品。受制裁影響,華為自P50系列之后發布的手機在5G功能上受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華為手機的市場接受度。此后,華為曾試圖在軟件層面補足這一缺憾。
一位數源科技員工也向界面新聞確認了上述猜測。他表示,未來公司還將推出適配華為其他4G機型的產品,并且價格有望進一步下降。
事實上,這種技術并不難實現。一位通信行業專家告訴界面新聞,智能手機實現5G移動通信功能需要5G調制解調器來幫忙,它原本集成在手機內部。5G通信殼的做法,就是把它內置在手機殼當中。因此,所謂的通信殼本質上并非手機殼,而是個對5G信號進行調制解調的獨立設備。
這種做法在手機行業早有先例。十幾年前,iPod Touch風靡全球,人們為了能用它來打電話,造出了一款被稱為“蘋果皮”的配件產品。它的外形類似iPhone的保護套,通過內置SIM卡槽的背扣式通信模塊,能夠讓iPod Touch打電話、收發短信和上網。
理論上,5G通信殼也能夠帶來和5G手機一樣的網絡體驗,但由于這款通信殼的上市時間在6月,它與華為手機的具體適配度仍有待觀察。
更重要的是,華為P50 Pro手機本身售價就已接近6000元,用戶是否愿意花接近800元的價格,購買一個增加手機重量的5G手機殼也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