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旭
受新冠疫情以及相關防控措施影響,4月全國樓市整體轉跌。國家統計局周三發布的70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4月,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為50個,比上月增加5個;環比上升的城市為15個,比上月減少6個;還有5個城市與上月持平。
從城市能級看,4月,一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上漲0.4%,漲幅與上月相同。其中,北京二手房價上漲0.6%,廣州和深圳均漲0.5%,上海與上月持平。二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成都環比漲0.7%,領漲全國。三線城市環比下降0.3%,降幅與上月相同。
分析師指出,在經歷了3月的短暫回暖后,樓市景氣度在4月再次調頭向下,疫情是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疫情管控形勢升級導致二手房交易被擱置,另一方面,疫情帶來的收入預期下降導致居民風險偏好降低,市場信心恢復受阻。
“總體上看,目前70城超過一半城市房價下跌,意味著全國房價整體在下跌。”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樓市再次下調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新冠疫情對交易的影響,特別是上海整個4月都處在封控狀態,二手房交易跌至冰點;二是調控政策雖然非常多,但大部分都是針對購房者資格的微調,短期內拉動樓市的作用有限。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超100城調整房地產政策超200次。尤其4月以來,各地出臺政策的節奏明顯加快,且政策進一步向放松限購、限貸、限售等方面延伸,南京、杭州、東莞等熱門二線城市也加入政策調整行列。
比如,南京、東莞、寧波等都出臺“二孩或三孩家庭,允許新增購一套房”的新政;蘇州、南京、杭州等城市放寬非戶籍家庭購房限制;青島即墨取消5年限售,新房由拿證滿五年改為網簽后滿五年,二手房滿兩年即可交易。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周日發布重磅政策,時隔多年首次下調首套房房貸利率下限,將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為不低于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20個基點,釋放了穩地產的積極信號。
展望后市,李宇嘉表示,隨著上海疫情全面得到管控,預計6月抗疫進入收尾階段,前期紓困疫情及樓市的一攬子政策將在下半年全面顯效。
不過,也有分析師指出,當前市場對于房地產的信心并未恢復,特別是疫情對于居民收入的影響不容忽視,建議通過減稅降費等政策穩定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從而真正實現穩樓市。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表示,為防止價格下跌預期強化而引發需求收縮,當前扭轉市場預期是關鍵。一方面,通過財政補貼、減稅等政策增加居民收入,降低已購房群體償債負擔,降低租房群體租金支付負擔,維持正常的消費開支等很重要。另一方面,供給端的落地政策也很迫切,如積極支持房企再融資,尤其是放開優質上市房企的并購融資,加快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等。
張大偉表示,當下樓市面臨的問題已經不只是房地產問題,更多是對經濟的預期問題,疫情不穩定,市場很難穩定。“需要出臺更多更積極的穩樓市政策,特別是銀行針對購房者的房貸利率,不僅僅新增貸款利率應該下調,存量貸款利率也應該有一定優惠。”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