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食代
今天,據小食代看到的一份通報顯示,雀巢大中華大區惠氏營養品業務負責人張甦毅已決定在2022年5月底離開雀巢集團,接替他的將是一位來自雀巢外部的“女將”。
根據上述通報,閔慧琳將從2022年6月1日起加入雀巢擔任惠氏嬰兒營養品大中華大區負責人,直接向雀巢集團大中華大區首席執行官張西強匯報。
今天,惠氏在回復小食代查詢時確認了上述高層變動,并表示張甦毅是因個人原因離職。“惠氏營養品將繼續扎根和服務中國市場及消費者。”該公司稱。
下面我們來看看詳情。
“帥印”交接
資料顯示,張甦毅在2014年加入雀巢,擔任惠氏嬰兒營養品市場運營及電子商務總經理。在2018年1月被任命為雀巢嬰兒營養品跨境電子商務及韓國和大洋洲雀巢嬰兒營養品負責人。
在此期間,他建立了嬰兒營養品跨境電子商務團隊并打造了跨境電商業務。隨后,張甦毅在2020年7月被任命為惠氏嬰兒營養品大中華區業務負責人。
我們再來看看即將從張甦毅手中接過“帥印”的閔慧琳。
小食代翻看領英資料獲悉,閔慧琳擁有康奈爾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上海大學學士學位。
2017年,閔慧琳加入金佰利擔任亞太區戰略總監,隨后于2019年擔任中國臺灣市場的總經理,并在2020年升任為中國臺灣及中國香港市場的總經理。在更早之前,她還曾在歐萊雅、寶潔負責產品銷售和品牌管理等工作,有在上海、臺灣等地區,以及在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的豐富工作經驗。
上述通報指出,閔慧琳擁有超過20年在消費品公司的工作和管理經驗。“超過14年的海外工作經驗包括美國、新加坡和中國臺灣使閔女士既具備對中國市場的深刻洞察和認知,同時也兼具國際敏銳度及全面的全球視野。”通報稱。
關鍵時刻
今年以來,隨著國內多地出現疫情反復甚至封閉管理,原本在新生人口紅利消退和新國標過渡期等多重因素下就面臨著增長壓力的嬰配行業,還要應對保障市場供應的挑戰和各種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保增長成為了奶粉企業今年的重中之重。
小食代曾介紹,雀巢集團首席財務官Fran ois-Xavier Roger在今年4月份的一季度業績會上談到,該集團正在重新定位大中華大區的嬰兒營養品業務,同時進行了一些產品組合調整,又預計該部分業務有望在今年晚些時候恢復正增長。
在他看來,中國市場嬰配行業的結構上并非想象中那么糟糕,雀巢對嬰配業務恢復正增長充滿信心,而關鍵在于要“干好公司該干的事,做好該做的功課”。
而對于作為雀巢旗下嬰配業務核心品牌的惠氏來說,今年也是尋求重回增長的關鍵時刻。小食代從有關渠道獲悉,在今年一季度,在新大區的總體規劃和指導下,惠氏營養品進貨、出貨和利潤全部超指標完成。在市場份額和新客數方面也有所回升,惠氏旗下高端產品線啟賦蘊淳增長明顯,庫存也有大幅改善。
由于良好的市場表現,惠氏營養品還獲得了雀巢集團大中華大區2022年高績效團隊一季度“季度之星”。
在華信心
事實上,以嬰幼兒營養品業務起家的雀巢,對這一業務始終抱有信念。小食代留意到,雀巢首席執行官馬克·施奈德(Mark Schneider)近年來曾多次談到對中國嬰配市場的看法,并釋放出雀巢對在這一全球最大規模嬰配市場志在必得的態度。
在今年初的2021年財報業績分析會議上,施奈德向分析師表示,雀巢不會放棄中國嬰兒配方奶粉市場,公司堅信嬰兒營養品業務這一核心業務,也堅信中國是最大、最領先的嬰兒配方奶粉市場。他又強調,如果雀巢想繼續致力于該業務,留在中國市場并且在競爭獲勝很重要,這也正是雀巢打算做的。
“我認為管理層已經采取了非常積極的行動,而且我們預計改善成效在今年就能夠顯現出來。”施奈德還談到,今年很有可能回到正增長,雀巢要做的包括改善渠道鋪貨,提高在低線城市的影響力,以及持續創新和提供尖端產品,公司有競爭和成功的空間。
去年6月,施奈德曾透露對中國嬰幼兒營養品業務發展的新思路。他談到,雖然雀巢在中國市場面臨出生率、本土品牌競爭的挑戰,但正通過提高低線城市滲透率、推出新品等方式來應對,又表示自己對這一系列措施將會帶來積極的結果有信心。
與此同時,他又認為雀巢嬰幼兒營養品需要從相鄰品類中挖掘更廣泛的機遇。
到了去年10月,施奈德進一步強調“將為了中國嬰兒營養品業務全力以赴,不會收縮戰線,不會撤出戰場”。
“中國是全球規模和需求最大的嬰兒配方奶粉市場,我們必須要在那里打勝仗,致力于成為市場上極具競爭力的參與者。”施奈德說。
在惠氏大中華大區業務負責人交接完成之后,后續雀巢還將打出什么牌,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