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倩楠
編輯 | 翟瑞民
2022年5月1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國家版權局共同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和《關于為盲人、視力障礙者或其他印刷品閱讀障礙者獲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馬拉喀什條約》相關情況。此前在5月5日,上述這兩部國際條約在中國正式生效。
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副局長趙秀玲介紹,《關于為盲人、視力障礙者或其他印刷品閱讀障礙者獲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馬拉喀什條約》(簡稱《馬拉喀什條約》)要求各締約方規定版權限制與例外,以保障閱讀障礙者平等欣賞作品和接受教育的權利,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版權領域的人權條約。
條約規定了受益人不僅包括盲人,還包括更廣義的視力障礙者和其他印刷品閱讀障礙者,其使用作品的形式包括盲文版、大字號版或有聲讀物等無障礙格式版。條約為無障礙格式版的制作提供版權限制與例外,為無障礙格式版的跨境交換、進口提供便利,解決無障礙格式版本匱乏問題。
趙秀玲介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視力障礙者達2.53億人。在中國,視力殘疾人達1732萬,其他閱讀障礙者涉及的人數更加龐大。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出版的數百余萬種圖書中,只有不到10%以無障礙格式版提供給閱讀障礙者使用。
趙秀玲介紹,據統計,“十三五”期間,盲文、有聲、大字版讀物等無障礙格式版作品累計出版1萬余種。但是,與同時期出版的圖書和期刊種類相比,無障礙格式版作品還是相對匱乏的,閱讀障礙者享受閱讀服務時仍面臨選擇少和精準性不足的難題。
“根據《馬拉喀什條約》和我國著作權法,著作權人的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專有權利在特定的情況下將受到一定限制,從這個意義上,著作權人部分承擔了改善閱讀障礙者獲取作品能力的義務。” 趙秀玲說。
條約生效后,依法為閱讀障礙者提供無障礙格式版作品,包括利用其它相關國家作品提供無障礙格式版,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我國閱讀障礙者可以獲取的作品資源將進一步豐富,獲取作品的成本也將進一步降低。
趙秀玲表示,中宣部國家版權局將進一步完善配套制度,確保閱讀障礙者、無障礙格式版、被授權實體等重要概念與條約保持一致,明確制作、提供無障礙格式版作品應遵守的規則,同時加強對被授權實體的指導和監管,確保為閱讀障礙者使用作品提供版權便利,同時避免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
此外,我國將加大宣傳推廣,特別是有針對性地向著作權人、閱讀障礙者、為閱讀障礙者制作、提供無障礙格式版的機構等利益相關方重點宣傳推廣,并加強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無障礙圖書聯合會等國際組織的合作,推動無障礙格式版作品跨境交換,為我國閱讀障礙者豐富外國作品資源,同時擴大我國優秀作品在其他國家閱讀障礙者中的傳播覆蓋面。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業務管理部部長魏保志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簡稱《海牙協定》),是用于保護工業產品外觀設計的一項國際條約,與《商標馬德里協定》和《專利合作條約》共同構成工業產權領域的三大業務體系,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統一管理。
魏保志介紹,根據最新統計數據,截止到5月13日,目前已收到外觀設計國際申請共141件。相關數據還在保持持續增加的態勢,這表明中國企業正在積極使用海牙體系來開展全球產品市場布局,也充分體現了創新主體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與中國創新創意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