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餐飲老板內參 楊檸睿
01 茶顏悅色贏了,獲賠170萬元
5月11日,CCTV今日說法欄目《兩“茶”之爭》的報道再度將“茶顏悅色”和“茶顏觀色”沖上熱搜。
這已經不是茶顏悅色第一次上熱搜了。
4月26日,在一場怒斗山寨品牌“茶顏觀色”的官司中,茶顏悅色以勝利者的姿態登上熱搜。茶顏悅色官方微博喊話“終于贏得了屬于我們的第一次訴訟”
長沙天心區法院微信公號發布一則有關“茶顏悅色”起訴“茶顏觀色”不正當侵權一案,作出一審判決,判定“茶顏觀色”方面3名被告相關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并向“茶顏悅色”賠償累計170萬元。判決后,原被告均未表示是否上訴。
早在一開始遭遇侵權時,茶顏悅色只能在小票上無奈自嘲:“等我們有錢了就去告他們。”到后來19年時在小票上喊話:“我們現在已經賺了一點錢,開始告他們了。”
然而沒有等到茶顏悅色告茶顏觀色,“李鬼”卻先出手,反過來告了“李逵”。
2019年5月,“茶顏觀色”以長沙“茶顏悅色”商標侵權為由,向長沙市岳麓區人民法院起訴茶顏觀色,稱“茶顏觀色”商標注冊時間早于“茶顏悅色”。
雖然茶顏觀色這次“碰瓷式維權”并未成功,但是這讓茶顏悅色創始人呂梁堅定了之后的維權道路:“我們真的總不能被假的給打了。”
不僅僅是茶顏悅色面臨著被山寨纏身的風波,“海底撈”與“河底撈”之爭,“太二酸菜魚”同“太七酸菜魚”前前后后也是糾纏了許多時日。
02 餐飲企業年增量超兩百萬,“碰瓷式”維權事件頻發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句話放在餐飲界也同樣適用。
數據顯示:2020年餐飲企業的注冊量高達200多萬家,不減反增。業內人士估計:“這些餐飲企業中至少有一半進行了商標注冊,那也得100多萬個商標注冊量。”
星貝集團創始人老李船長感嘆道:“咱們的整個餐飲市場很龐大,市場主體數量也多,商標注冊和使用的需求十分旺盛。不過,越是在如此情景下,餐飲企業的商標注冊、用權和維權方面的問題更是頻頻發生。”
面對著百萬級別的餐企商標年增數量,維權事件也變得屢見不鮮起來。前有“河南焦作50多家逍遙鎮胡辣湯老板被告”一案,后有“潼關肉夾饃協會將小吃店告上法庭”之事。
在經歷過沸沸揚揚的“青花椒事件”后,大排檔接過了商標維權的接力棒。
近日,“南京大牌檔”因擁有“大牌擋”、“大牌檔”商標,一紙訴狀將兩家門頭使用“巢州大牌檔”和“合淝大牌檔”名稱的餐飲店告上法庭,分別索賠200萬和300萬。
據報道,“南京大牌檔”和“合淝大牌檔”從裝修風格到菜品類型沒有過多的相似之處,而在商標顯著性問題上,消費者也能夠準確的識別出不同。
星貝集團創始人老李船長認為:“碰瓷式維權事件經常發生,餐飲行業商標新法規的出臺,也是為了能夠更好地維護餐飲行業的市場秩序,解決市場上所出現的不正當競爭。”同時,也是奉勸各位商標專利人,維權的時候在一定要在合理范圍內,盡量做到注冊有德,行權有界。
03 新商標法出臺,“李逵”、“李鬼”之爭終將落幕
為了保護餐飲企業的品牌布局和發展,進一步規范商標注冊申請與合理行使商標專用權,國家知識產權局于4月26日發布了《餐飲行業商標注冊申請與使用指引(試行)》的新法規。
簡單來說,商標新法規中需要餐飲人注意的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需要查冊分析避免與在先相似注冊商標產生沖突;
第二點,需要留意一些命名原則;
第三點,對于已經注冊成功的商標也需要注意規范使用。
商標新法規中明確表示嚴禁在商標上寫有品質、等級、功能、用途、原料、工藝、性質等特點性詞匯,這些容易讓公眾產生誤認的標志都將不被允許,這是餐飲企業在申請商標時需要格外留意的地方。
其實用大白話講,就是現在所有的地名、通用名詞都將不被允許注冊。
在新規出臺之前,許多商標注冊都很簡單。在出臺之后,部分企業因商標中帶有“茶”字眼的通用名詞,在商標申請過程中被商標局直接駁回。還有我們日常所見的一些品牌,如“遇見小面”、“張亮麻辣燙”等等,小面、麻辣燙也都是通用名詞,未來這樣的商標不能夠再注冊了。
老李船長也感嘆道:“像我們的客戶遇見小面、淘蛙、2顆雞蛋等等,如此大氣簡單明了的品牌商標來說,在未來也是見不到了。”
雖然新規出臺能夠保護餐飲企業的品牌布局和發展,減少和避免被惡意商家“碰瓷式”維權打壓,但是內參君還是要提醒各位餐飲人:商標申請,先注冊為贏,全類注冊為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