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夜間,印度外貿總局發表通知,以糧食價格上漲和糧食安全受到威脅為由,宣布自即刻起禁止小麥出口。
次日,七國集團(G7)迅速反應。七國集團農業部長峰會在德國斯圖加特召開。東道國德國農業部長Cem Ozdemir在新聞發布會上對印度的行為進行了批評:“如果每個國家都實施出口限制將加劇危機,我們(七國集團)呼吁印度承擔起作為二十國集團成員的責任。”
印度該禁令的頒布意味著,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持續攀升的國際小麥價格將面臨更大的上升壓力。
目前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小麥期貨價格CBOT已經從今年年初的770美分/蒲式耳一路攀升至3月7日的最高值逼近1300美分/蒲,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紀錄,此后一直維持在1100美分/蒲區間震蕩,相比去年同期不到700美分/蒲的價格翻了接近一倍。
印度雖在傳統意義上并非小麥出口大國,但在糧食價格飆升的背景下已經在全球小麥市場扮演了愈發重要的角色。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數據顯示,中國、印度、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法國、烏克蘭、德國和土耳其的年小麥產量超過2000萬噸,并占據著全球小麥主產國前十的位置。
而考慮到兩個亞洲人口大國自身的巨量需求,在國際小麥出口市場上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主要是俄、美、加、法、烏五國。其中俄烏兩國在2020年出口了5532萬噸小麥,相當于全球小麥出口量的四分之一。
為積極應對俄烏戰爭爆發之后黑海沿岸港口運輸受阻造成的全球糧價沖擊,印度總理莫迪曾承諾將大幅增加小麥出口,希望借助糧食價格飛漲的契機為印度小麥打開國際市場,并將2022/23年的小麥出口量定為1000萬噸。印度商務部此前甚至預計本財年印度小麥出口額將達到1500噸。
該數字(1000萬噸小麥出口)與2020年全球第七大小麥出口國阿根廷相當,而此前印度以美元計算的小麥出口額僅為世界第18位,甚至不及歐洲小國斯洛伐克;若以出口小麥的重量計算,印度2020年210萬噸的出口量同樣無法擠入世界前十。

長期以來,印度因為本土小麥87%的出粉率低于澳洲小麥等主要競品而在國際市場上無人問津,主要進口國僅為阿富汗和孟加拉國,其他進口國則多將印度小麥充作飼料用途。
借助俄烏兩國小麥的短暫缺位和印度政府的支持,印度商務部數據顯示2021財年(截至22年3月末)該國小麥全年出口量猛增374%至785萬噸,擠入世界“前十俱樂部”。
倘若印度今年小麥出口量能夠完成商務部1500萬噸的目標,考慮到烏克蘭在戰爭因素下不順利的春耕,屆時印度大概率將取代烏克蘭成為全球第五大小麥出口國。

印度農業和加工食品出口發展局長巴賈伊(Tarun Bajaj)也表示,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印度的小麥出口商已經與埃及和土耳其等國家簽署了出口協議。這也是小麥進口大國埃及首次選擇印度作為小麥進口國。此外,印度已派遣貿易代表團前往摩洛哥、突尼斯、阿爾及利亞等九個國家以試圖開辟新市場。
根據印度《經濟時報》的報道,印度4月的小麥出口量達到了140萬噸,若無此次出口禁令的影響,5月印度已經簽署了超過150萬噸的小麥出口協議。
而根據印度食品加工部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各貿易商已簽訂了400萬噸的2022/23年度小麥出口合同。這其中向印度政府提出要求并且獲得授權許可的國家,將能夠豁免于出口禁令并繼續獲得印度出口的小麥。
不過,印度持續的干旱和熱浪很快打破了印度轉型為糧食出口大國的希望。
3月以來,印度月平均氣溫飆升至1901年以來的歷史新紀錄,導致小麥作物在關鍵的生長期枯萎。由于小麥對高溫異常敏感,因此這輪高溫縮短了重要的谷物灌漿期,從而減輕了作物重量。
一般而言,30度左右的氣溫有利于谷物灌漿,而印度當地3月中旬氣溫便已經超過35度,3月末甚至逼近40度,導致谷物過早成熟。
世界氣象組織和印度氣象局最近還發出預警,預計印度北部和西部在5月將再次面臨50度極端高溫,逼近百年以來氣溫紀錄。
根據印度消費者事務、食品和公共分配部的預計,極端天氣將使得印度小麥減產約6%。若以印度1.08億噸的小麥年產量計算,今年印度小麥將減產648萬噸,相當于莫迪小麥出口計劃的大半。而根據印度農民論壇(Bharat Krishak Samaj)的預估,印度各地的小麥產量甚至將下降15%。若該預測成真,印度甚至將面臨不得不小規模進口小麥的窘境。
減產預期和出口需求的強勁直接推高了印度國內的糧食價格。目前印度部分現貨市場的小麥價格已達到25000盧比/噸(約合2190元/噸),遠超政府20150盧比/噸的最低供應價格。
小麥價格的上漲聯同能源價格的飆升,共同將印度的4月通脹率推高至7.79%,為印度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零售食品通脹率更高達8.38%,迫使印度央行不得不于5月4日緊急加息40個基點。
小麥價格的上漲也促使印度農民逐漸轉變策略。去年印度國營食品公司代表政府一共從國內農民手中收購了4334萬噸的小麥,以便為貧困群體提供食品福利計劃。而如今私人貿易商和出口商提供的報價已經比政府報價溢價超過10%,這使得印度政府的小麥采購量已經跌至15年內新低,僅為1800萬噸。
國大黨籍的議員Palaniappan Chidambaram就表示,小麥出口禁令是一項反農民的措施,它剝奪了農民從更高的出口價格中獲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