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走勢不明朗之時,達摩克利斯之劍似乎已經在部分人頭上落下。
日前,美國《福布斯》雜志官網公布了2022全球億萬富豪榜。該榜單指出,受去年全球股市震蕩影響,2022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的上榜人數較去年減少87位,降至2668位;上榜者的財富總額達到12.7萬億美元,較去年減少4000億美元。
其中,中國的馬云家族財富累計縮水高達1221億元,小米集團CEO雷軍的財富也已縮水超1086億元,跌出榜單。
受疫情、俄烏戰爭、貨幣政策變動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當前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正在持續上升,而擁有巨額財富的高凈值人群更是首當其沖,不得不直面資產變動的風險。
資產安全挑戰多,賣房成回籠資金的首選項
2022年以來,在經濟發展面臨的諸多挑戰下,國內已出現遭遇資金困境的企業及財富群體。
3月,深圳上市公司廣聚能源發布公告稱,為優化資產配置,盤活公司存量資產,計劃出售旗下全資子公司所持有的22套房產。這些房產均位于深圳南山區前海東岸花園,可售面積約2553平方米,估價約2.4億元,預計實現5800萬元凈利潤。
頗為玩味的是,該公司在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6.2億元,凈利潤6770萬元。換而言之,公司依靠主要業務獲得的凈利潤,竟與其出售22套房產所帶來的利潤,幾乎不相上下。
而在廣聚能源之前,2022年1-3月,上市公司中就已有高鴻股份、ST聯建、賽升藥業等企業發布過出售旗下不動產的公告。其中,ST聯建將出售位于區深圳灣科技生態園的36套自有辦公物業,估值高達6.4億元,為當中房產估值最高者。
進入4月,深圳“微商教父”龔文祥在其社交平臺發文稱,將出售名下位于深圳南山的一套房產,約260平方米、價值1800萬元。他坦言,賣房所得的資金將用于補稅。
隨后,“微商女王”張庭、林瑞陽夫婦名下96套房源被查封的事件也引發外界關注。據報道,張庭夫婦旗下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因涉嫌傳銷,公司名下96套房產被查封,總價值約17億元。以此推算,平均一套房產價值高達1771萬元。
如此種種,不僅反映出現今的經濟環境下,企業及個人的財務狀況變動頗多,更表明房產依然是人們實現資產保值的重要方式,足以在關鍵時刻幫助回籠資金,甚至走出困境。
事實上,盡管當下國內房地產市場面臨調整,但業內依然“用腳投票”,追捧位于核心城市的資產。
據界面新聞粗略統計,今年已完成首批集中供地的城市共17個,合計推出396宗地,成交326宗,流拍70宗,流拍率達17%。
當中,不同城市間的熱度分化漸趨明顯:北京溢價率僅4%,廣州、杭州各有一宗地塊流拍,天津、濟南出現多宗土地流拍……而深圳卻一枝獨秀,掛牌宗宅地均觸頂成交,攬金193億元,溢價率達15%,熱度在17城中領先。
世界第四大灣區崛起,深圳孕育價值新高地
資本逐利,房企對深圳土地市場的追捧,實為對深圳未來發展的高度認可。
2021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3萬億大關,同比增長6.7%,規上工業總產值首破4萬億,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超3.5萬億,同比增長16.2%……靚麗的數據足以證明深圳保持著強悍的經濟實力,正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深圳作為先行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中的領航城市,將在政策紅利與發展風口下,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據統計,2021年世界500強企業中,粵港澳大灣區占據25席,超過了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發展亮眼。其中,深圳坐擁8席,力證深圳是灣區經濟一大增長極點。
回顧往昔,深圳的騰飛發展,離不開瀕臨海洋的地緣特質。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全球60%的大城市均坐落在灣區,灣區占世界經濟總量的75%。
而深圳經歷了40年的高速發展,經濟中心也似乎在追逐海洋而行——從無海岸的羅湖,轉移到福田,再轉移到擁有44千米綿延海岸線的南山。如今,還形成了大灣區的“黃金海岸線”——前海-蛇口-深圳灣三大經濟中心。
這三大中心以金融、外貿、科技為發展軸心,享受著深港合作區、自貿區、總部基地等政策及發展戰略優勢,形成相互補充、密不可分的高質量產業鏈,是深圳乃至灣區的發展引擎,領航世界第四大灣區的發展。
而蛇口片區作為三大中心的“C位”片區,在深圳的發展歷程中,一直充當著經濟領頭羊角色:打響改革開放第一炮、建立中國最大轉運中心之一的蛇口港、成為世界聞名的自貿區……當下,正值灣區發展的新歷程,這里又再擔任起新的角色——建設國際海洋城。
近年來,海洋產業已形成業態豐富的前沿高價值產業,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
日前發布的《2021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中國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9萬億元,正值發展的新風口。
在此之下,深圳“十四五”規劃提出,將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并在蛇口以高標準打造國際海洋城,落地國際一流樞紐港區、赤灣海洋科技創新區、歌劇院國際藝術文化區、蛇口濱海人文休閑區等一系列重點規劃項目。
大潮涌起,蛇口也將隨之成為海洋產業的發展先驅,與深圳灣、前海相輔相成,組成引領灣區發展的“黃金海岸線”,帶來經濟高質量、區域國際化的發展。
深圳稀缺資產受市場熱捧
對于這條“黃金海岸線”的價值,市場早已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沿著這條海岸線,先后孕育出了深圳灣壹號、恒裕深圳灣、半島城邦、招商雙璽等市場售價早已超過20萬元/平方米的頂級豪宅——因為這里是既是灣區經濟核心,又享有如度假區一般的怡人海景,市場價值一直居高不下。
時至今日,這條海岸線仍在吸引著龐大資金進入。
今年以來,位于深圳灣頭排的高端海景豪宅新璽,在單套售價約半億的情況下,依然獲得了市場的追捧——4月共銷售35套,斬獲超26億元的銷售額;又在5月前9日,實現了超過30套的銷量,足見財富人群對其的喜愛。
盡管經濟發展有待恢復,但卻不妨礙高凈值人群購入高價值的核心房產,作為避險資產。而新璽能夠在如今不溫不火的市場中脫穎而出,與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三面環海的景觀資源不無關系。
新璽前身是深圳知名的漁港漁人碼頭,背靠深圳經濟第一區南山,面朝水天一色的深圳灣海景,與深圳歌劇院、太子灣郵輪母港左右為鄰,和深圳灣、前海輔車相依,同香港隔海相望,地理優勢無可比擬。
憑借優越區位,新璽不僅可以借助太子灣郵輪母港,建立起灣區的1小時海上路徑,更可以通過全線下沉的望海路(規劃中)、深圳灣大橋、大南山隧道(規劃中)、媽灣跨海隧道等陸路通道,在8-20分鐘內速達前海、后海等南山多區,以及一水之隔的香港。
同時,新璽緊臨地鐵2號線及12號線(在建),可快速接入深圳超400公里的軌道脈絡。更難得的是,毗鄰香港,也讓新璽得以坐擁華南區最為密集、龐大的航線網絡,快速觸達世界各地,形成海陸空立體交通樞紐。
而片區自帶的頂級豪宅基因,也為新璽帶來了龐大的高端商業版圖。
位于蛇口的海上世界綜合體,是以萬噸輪為主體的海上多功能娛樂中心;在建的亞洲旗艦K11,是中國首個一線臨海K11,將建立起高端典雅的文化藝術購物中心;而深圳灣游艇會SMC則作為充滿海洋風情的高端消費補充,讓這里的海濱生活更時尚奢華、極具品味。
新璽自身打造的半開放式峽谷中庭與多元商業,也帶來開放、活力、包容的新境地,在提供一站式的商業購物環境之余,還能展示出項目獨特的漁人歷史文化,再度拔高人們的居住感受。
得益于及早對外開放,新璽所在區域是深圳開放程度最高、外籍人員及企業最為聚集的地區之一。
當前,這里正在打造國際化街區,也由此設立了一系列國際學校——科愛賽國際學校、深圳深美國際學校、深圳韓國國際學校深圳日本人學校、深圳蛇口國際學校、深圳貝賽斯國際學校太子灣國際學校等,為孩子們帶來了與世界接軌的教育環境。
展望未來,在V&A國際美術展館深圳分館、中國改革開放蛇口博物館、南海意庫等的基礎上,新璽周邊還將迎來深圳歌劇院(規劃中)、深圳創意設計館(規劃中)、深圳科技生活館(規劃中),疊加深港城市-建筑雙年展、深圳設計周活動,形成“四館四地兩展”,將是國際化的大灣區文化藝術坐標。
除卻上述區位及人文環境,新璽三面環海的天然優勢,讓人們得以在家270°欣賞深圳灣這片極具價值的海景。
雖說南山擁有綿長海岸線,但絕大部分海岸都獻給了景觀公園、地標式公共建筑,留作居住用途的鳳毛麟角,而實現三面零距離直面海景的項目,僅新璽一席,因而獲得了廣泛推崇。
新璽也并未辜負這一份厚愛。為最大程度還原生態之美,新璽打造了可直通濱海棧道的花園式園林。通過棧道,漫步穿過西側的跨海長廊,可到達防波堤公園、女媧濱海公園與海上世界;向東可前往深圳歌劇院、深圳灣公園,實現無邊界的居家度假生活。
在半空之中,新璽耗資2000萬元打造全玻璃池底的空中泳池,給業主以融入海洋與天色、在自然中暢游的絕妙體驗。
更讓人喟嘆的是,新璽以250米的高度組成了深圳灣又一地標式天際線,疊加多元業態復合的高端綜合體構造,開啟了獨屬于塔尖的無限風光和24H全棲場景生活。
高端至此,新璽推出約300-600平方米的超大平層產品,一套價值半億起,是絕對的頂尖資產,只屬于財富塔尖人群所有——它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獨有的高品質居住資源,更能創建真正的高精尖圈層,帶來純粹舒心的高層級人文環境,自然也讓財富人群趨之若鶩。
世界級的規劃、國際化的居住環境,配合頂豪的配置與設計,都注定了新璽是深圳乃至國內都難以復制的稀缺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