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韋香惠
編輯 | 牙韓翔
KUMO KUMO創始人姜浩文也沒有想到,品牌公眾號流量破紀錄是這么來的。
2020年,KUMO KUMO第一家店開在上海徐家匯商圈核心地帶的美羅城,主打手工現烤現售的芝士蛋糕。今年4月,KUMO KUMO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青銳創投。而開店至今兩年,從來沒有上線過外賣,直到這次上海疫情爆發。
4月20日,KUMO KUMO在微信公眾號發布通知,上線“上海加油”特別版芝士蛋糕,文章發布后,很快就獲得廣泛關注,以及隨之而來的大批量訂單。
“我們可以理解大家的需求會被拉得很大,但是沒有想到會這么大。”姜浩文告訴界面新聞,團購產品上線后,客服電話就開始處于占線狀態。隨后,團隊不得不改用問卷登記,在40分鐘內緊急建立了問卷表格,收集登記消費者的團購意向和團購產品。

但就在姜浩文和團隊爭分奪秒籌備發貨時,黃牛也伺機而動。
有一些黃牛從南京和杭州門店去排隊購買再加價送到消費者手中,單價為39元的原味芝士蛋糕,經過黃牛倒賣到上海消費者手中可以達到150元。一些黃牛還把生產日期抹掉,謊稱是特殊手段購買的蛋糕,要進行保密防偽。姜浩文擔憂這樣除了影響品牌形象,還會造成食品安全問題。
此外,長期困擾KUMO KUMO的山寨現象在疫情期間也未收斂。姜浩文發現,不少非法商販在上海偷偷營業,然后拿著KUMO KUMO的圖片和保供證明聯系小區團長,這些產品每個可以賣到168元,是正品單價4倍以上。
KUMO KUMO團隊除了采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外,也在社交平臺上呼吁消費者們鑒別來歷不明的購買渠道。
例如產品烙印的區別,KUMO KUMO上海保供產品上都印有“上海加油”的烙印,而外地產品依然是品牌普通烙印。姜浩文告訴界面新聞,烙印復刻的難度非常大,制作周期需要半個月,山寨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其次 logo已經注冊商標,每一款設計有注冊版權,未經授權擅自使用是違法行為。
為了規范團購流程,KUMO KUMO上海團購產品由品牌自己的團隊成員在社區群里發布接龍鏈接,讓每個小區居民自己付款,而不再是由社區團長統一收款訂貨。
疫情期間團購亂象并不少見。在上海主打西班牙料理的Mercado 505餐廳,推出巴斯克蛋糕的社區團購后,市面上也出現了打著品牌旗號的類似產品,有些連問候卡片文字也一模一樣。而之前,也曾有8000杯一點點奶茶隔夜跨省送到了上海的“團購”案例。
這些團購亂象現已引起市場監管部門重視,5月13日,上海市場監管局在官方公眾號發文通報了多起社區團購價格違法典型案例,并稱市場監管部門正在加強對社區團購組織者、經營者提醒告誡的同時,持續對不法行為依法予以嚴厲打擊,切實維護市場價格秩序,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事實上,市場需求大于供給是這些亂象出現的根本原因。
4月20號晚上11:00,KUMO KUMO開始發布問卷,不到一個小時,后臺的數據就顯示收到了3000多個小區的登記信息。按照KUMO KUMO套餐產品78元和88元兩種定價套餐來計算,意味著訂單金額可能達到3000多萬。
“人太多,就訂單量太大了,需求量太大了。”姜浩文說。KUMO KUMO一直堅持手做,而當時許多消費者留言建議這個時候可以去工廠上流水線,產品也能賣得出去,但他拒絕了這種建議。截至目前,KUMO KUMO已有4家門店復工,每天產量大約是7000-8000個芝士蛋糕,能滿足50個小區左右。姜浩文預計所有訂單可以再5月底前履約完成,現已完成一半以上。

雖然訂單飽滿,但姜浩文的壓力卻絲毫沒有減弱。
大部分餐飲企業的現金流儲備可能是一個月到一個半月的運營成本,從3月初,上海的堂食陸續關閉開始,沒有營業的情況下,每個月的房租和員工工資需要照常。此外,現階段供應鏈成本也不低。
姜浩文向界面新聞介紹,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上漲了30%,此外,由于疫情前品牌沒有外賣,他們從溫州采購了新包裝再送到上海,配送費則比過去翻了6-7倍——原先一車貨從杭州到上海的運費約800元,而疫情下的價格至少為5000元。產品最后到達消費者手中還需要在上海找到符合防疫標準的司機和冷鏈車專門配送,而目前這些都屬于稀缺資源。
整體算完成本后,復工期間的KUMO KUMO毛利大約是2%。“只要我們稍微門店有一點損耗,再加上房租,就一定虧錢。”姜浩文說道。
KUMO KUMO的團購產品以套餐形式售賣,單價沒有變化,姜浩文認為這也是需求量如此之大的原因。“過去沒有外賣的情況下,消費者通過黃牛排隊或者閃送購買KUMO KUMO的芝士蛋糕,價格在120-200元。而特殊時期,我們能用最大的努力讓消費者用原價買到并送上門。”他說。

目前,KUMO KUMO復工復產的員工大約有40人,由于閉環管理,員工吃住都在20多平的空間里,負責配送的員工就睡在車上,不能進小區和商場門店。令姜浩文感到欣慰的是,這些年輕員工都很配合,并且一直保持積極的工作狀態。
疫情以來,姜浩文每周會和團隊開一次復工復產會議,為下一周有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做好準備。“針對一些復工復產的政策措施以及可能面臨的影響,我們都提前要進行部署。”姜浩文告訴界面新聞,接下來可能會出現大批離職潮,公司從上周已經開啟了新員工招聘。
姜浩文還意識到疫情正在好轉,需要考慮開放堂食后的門店情況。例如間隔排隊的“一米線”;進商場需要24小時或48小時核酸,客流是否會減少等。“大家需要信心重構期。”姜浩文預計,接下來的3-6個月將是恢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