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京亞
在截至3月31日的財政年度中,軟銀的愿景基金出現了275億美元的虧損,這是該基金自2017年完成募資以來的最大虧損金額。愿景基金的困境導致軟銀整個2021財年凈虧損達到創紀錄的132億美元,其股價周四在日本收盤后下跌8%,為近兩個月來最低水平。
在愿景基金公布了這份歷史性級別的虧損之后,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在周四的財報發布會上表示,軟銀集團將進入 “防御”模式,放緩投資,包括對新投資采取更嚴格的標準,以及在投資速度方面更為保守。
孫正義努力向投資者保證,軟銀的債務負擔是可控的,他正在采取不同戰略來適應動蕩的市場。“由于世界處于混亂之中,我們希望占據一個更強大的防御地位。”孫正義這樣說。
目前,愿景基金在其投資組合中擁有約450家公司,去年四季度進行了43項投資。愿景基金1期因共享辦公巨頭Wework、“德國支付寶”Wirecard折戟之后,近年活躍于臺前的愿景基金2期投資的8家上市公司自今年年初以來股價下跌了33%以上,目前軟銀對這些公司的持股價值低于當初的原始投資額。
在愿景基金的近期投資組合中,于去年上市的韓國電商Coupang、新加坡共享出行巨頭Grab、美國外賣公司DoorDash、印度支付公司Paytm均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整個財報發布會基調憂郁,孫正義言語中把希望寄托在了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身上,在出售給美國芯片制造巨頭英偉達的交易失敗后,軟銀正計劃推動Arm在納斯達克上市。 孫正義表示,Arm在中國業務正常化方面取得了 “重大進展”,該部門的前負責人吳雄昂已經陷入了與公司的糾紛之中,威脅到了Arm的IPO進程。
孫正義提到,“在過去兩年里,我們無法對Arm中國進行審計,但今后可以這樣做了,這消除了Arm上市的唯一障礙。”他補充說,盡管市場狀況不佳,但他并不認為IPO會被推遲,軟銀將在IPO發行后保留Arm的多數股權。
軟銀此前清盤了內部對沖基金SB Northstar,也由此錄得了52億美元虧損。該基金是軟銀2020年8月專門為管理科技股投資而設立的部門,是臭名昭著的 “納斯達克鯨魚”交易的幕后推手,其對美國科技股的超額衍生品押注在2020年引起了市場轟動。
據悉,今年后續階段,軟銀可能會削減掉一半以上投資初創公司的資金。
研究機構Asymmetric Advisors的策略師Amir Anvarzadeh認為,截至3月31日的第四季度虧損與軟銀目前的上市持股價值“內爆”相比,可能顯得微不足道。在他看來,軟銀的成功“依賴于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股市一直上漲。”他建議賣空者沽空軟銀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