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見證了銀河系中心黑洞的首張照片。同時,這也是時隔3年人們所目睹的銀河系第二張黑洞照片。在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提出100多年后的今天,人類向著探索宇宙奧秘又再進了一步。
北京時間5月12日晚間,世界各地同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天文學家展示了位于地球所在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的首張照片。
人馬座A*是一個超大規模黑洞,其質量相當于太陽的400萬倍,距離地球26000光年。該黑洞位于人馬座A星系的“心臟”,被看作是研究黑洞物理的最佳對象。天文學家表示,剛發布的照片是該黑洞真實存在的首個直接視覺證據。他們已開始用這些新的數據來檢驗超大質量黑洞周圍氣體行為的相關理論和模型。

按照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黑洞猜想,當一顆垂死恒星崩潰,它將向中心塌縮,中心的奇點和周圍的時空將成為黑洞,持續吞噬鄰近區域的所有光線和任何物質。人類在《星際穿越》等影視作品中對這一神秘天體進行了無限的想象。

此次發布的最新成果由國際研究合作組織“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通過分布在全球多地的8個射電望遠鏡組網“拍攝”而成,包括夏威夷和墨西哥的火山、亞利桑那州的山脈、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以及南極點。

EHT由13個合作機構組成,中國科學院天文大科學中心是其中之一,上海天文臺牽頭組織協調國內學者參與了此次合作。
EHT觀測的目標正是位于南半天球的人馬座A*,以及位于北天球的室女座星系團中超大質量星系M87中心的黑洞。2019年4月10日,EHT宣布,天文學家捕獲首張黑洞照片,揭示了M87中心黑洞的存在。其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為太陽的65億倍。

由于其自身不發光,黑洞無法直接觀測。科學家通過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與質量,例如繞轉的發光氣體提供其存在的信號。事實上,“甜甜圈”的亮光區域并非黑洞本身,而是它周圍的物質。
2017年4月,來自全球30多個研究所的200多位科學家利用分布于美國、墨西哥、智利、法國、格陵蘭島和南極的8個射電望遠鏡(單鏡及陣列),正式開始勾勒人馬座A*的模樣。研究人員花了5年時間,用超級計算機合成和分析數據,編纂了前所未有的黑洞模擬數據庫與觀測結果進行嚴格比對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