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瓊燁
5月12日,“幼教第一股”紅黃藍教育(NYSE:RYB)發布2021年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務業績報告。
紅黃藍教育四季度營收為474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凈利潤470萬美元,同比減少49%。
2021全年營收1.803億美元,同比增長64.4%;凈利潤679萬美元,上年凈虧損3728萬美元,扭虧為盈。
其中,服務收入為1.724億美元,占比達95.6%,包括學費收入、特許經營費和培訓收入等,同比增長67.3%。產品收入為790.9萬美元,同比增長19.1%。
支出方面,2021年銷售費用為249.1萬美元,同比增長93.9%。主要系2020年1月下旬至5月下旬暫時關閉了國內設施,自5月下旬才開始分階段重新開放,為控制成本,減少了營銷活動和銷售人員的員工薪酬。財報稱,隨著產品營銷和服務擴展到新的地區,銷售費用將繼續增加,但占營收的比重將保持相對穩定。
一般行政和管理費用為2028.6萬美元,同比減少16.6%。主要系2020年四季度產生的信貸損失。
紅黃藍教育成立于1998年,于2017年9月在紐交所上市。旗下涵蓋紅黃藍親子園、紅黃藍幼兒園、竹兜教育三大業務主線,為0-6歲兒童提供早教、幼兒園、托育、素質教育等業務。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其在中國27個省市擁有直營幼兒園90所,特許經營幼兒園238所。其中,直營園在校生總數和教職工總數分別為 2.8萬人和3357人。
受政策影響,紅黃藍正重新調整業務重心。
今年3月,其發布公告稱,考慮到監管環境和公司發展需求,將不再擁有旗下90所直營幼兒園業務的合同控制權,資產剝離于2022年4月30日生效。此次剝離是出于合規要求,包括《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學前教育法》(征求意見稿)。
其中,去年9月正式實施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規定,不得通過兼并收購、協議控制(VIE)等方式,控制實施學前教育的非營利性民辦學校。
紅黃藍表示,國內業務將轉向B端,為幼兒園和親子中心提供跨品牌、內容、系統、培訓等服務;另一方面,公司還將在新加坡和海外繼續發展學前教育業務。被剝離的幼兒園將繼續由現任管理團隊運營。
紅黃藍教育聯合創始人、董事及CEO史燕來在日前這份財報中表示,2021年全年各業務線從疫情中恢復顯著,未來公司將轉型成為教育服務平臺企業。
近年來,紅黃藍市值和股價震蕩下滑,自上市以來,其股價跌幅已經超過97%。今年4月,因不符合股價最低價要求,紅黃藍收到紐交所警示函。該公司的美國存托股票(ADS)已經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1美元。紅黃藍有六個月的時間來恢復合規。對此,其表示目前仍在考慮各種選擇來重新合規。
截至美東時間5月11日收盤,紅黃藍教育跌0.25%至0.8064美元/股,總市值2260.82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