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上海市經信委已經發布了兩批復工復產“白名單”,約涉及到2000多家企業,頭部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也在復工名單中。
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表示,雖然博世和博世的直接供應商基本都在“白名單”里,但博世的間接供應商卻不一定在“白名單”中,這樣他們無法復工,供應鏈不能成鏈,最終就無法生產出產品。
據悉,博世的直接供應商約有40多家,間接供應商有上百家。目前,博世的直接供應商中已經有30多家實現復工復產,其余的直接供應商還在陸續復工之中。
受此影響,博世的生產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原材料供應短缺,導致其產能有所限制。“可能我們要一百,他們只能提供五六十,這就造成我們蘇州工廠、無錫工廠、上海工廠的生產斷斷續續,不可能產出100%。”
據陳玉東透露,目前博世復工復產后的產出能力大概在30%至75%之間,要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還有一段時間。“5月,我們肯定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作為國內重要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的保供任務很重。陳玉東指出,在中國市場,博世80%是ToB業務,而ToB業務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保供,保障汽車生產不要停線。
“這里面有一個放大效應。如果公司是ToC,少生產一臺冰箱,可能少掉1萬塊錢的銷售額,但如果公司是做ToB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少生產一個1千塊錢的汽車零部件,就可能導致少生產一臺10萬塊錢甚至50萬塊錢的車,它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對于我們這類ToB的供應商來說,竭力保供是重中之重。”
此前受疫情影響,博世在蘇州、西安、長春等多地的生產先后受到短暫沖擊,博世生產的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SP)供應不足,長城、長安、吉利等汽車公司的銷量也隨之出現大幅下滑。
陳玉東表示,汽車等產業的供應鏈很長,環環相扣。整體恢復產能需要每一個生產供應和物流運輸環節的打通,仍有待時間和共同努力。
目前博世在上海和江蘇太倉的三個汽車部件工廠,以及位于上海嘉定的熱力技術工廠,由于疫情管控仍然處于閉環生產。
博世集團2021年在華銷售額達到1286億人民幣,較2020年同比增長9.6%,創下在華銷售額新高。博世集團在中國的業務已經占據其全球銷售收入的21%以上。
博世集團預計今年銷售額增長將超過6%,但由于業績增長的負擔正在增加,尤其是能源、原材料和物流成本的上升等因素,息稅前利潤率將會處于3%至4%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