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氨基財經 林曉晨
5月2日,失眠癥創新療法Quviviq正式在美國獲批上市。
早在1月份,Quviviq就獲得了FDA的放行,但由于藥物可能會被濫用或產生依賴,FDA建議將 Quviviq歸類為受控物質,直到美國緝毒局安排后才能上市。
失眠早已成為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據美國睡眠醫學會數據,至少15%的成年人患有短期失眠,另外還有至少10%的成年人患有周期更長的慢性失眠,不知不覺中你可能也成為了一名失眠者患者。
面對如此巨大的失眠者人群,Quviviq能夠做出怎樣的改變呢?它會成為失眠者告別病癥的“希望”嗎?
療效顯著的失眠創新療法
失眠癥雖算不上頑疾,但卻有著普發特性,因此這實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針對失眠癥,傳統手段往往是使用鎮靜催眠藥物,但通過此類藥物進行的睡眠與自然睡眠有很大的區別,患者并不能得到充分休息,往往會感覺到更加疲勞。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人類失眠的原因與食欲素有著很大的關系,它能夠保證人體過度活躍從而不易進入睡眠。在人體進食后,消化食物的過程中會導致血糖升高,同時抑制體內食欲素的分泌,因此吃飽飯后人更容易瞌睡。
依照此種原理,藥企開始研發針對食欲素的抑制劑,而Quviviq正是一種最新的雙重食欲素受體拮抗劑,它通過阻斷食欲素促進清醒的作用,進而幫助人類進入更加自然的睡眠狀態。
在Quviviq進行的關鍵III期臨床試驗中,25mg和50mg劑量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睡眠狀況,50mg劑量還能改善日間瞌睡的情況。
具體來看,Quviviq的III期臨床試驗將患者分為三組:25mg計量組(A組)、50mg計量組(B組)和安慰劑組(C組)。患者需要每晚服用一次藥物,連續服用3個月。臨床主要終點為1月后、3月后的睡眠指標改善,主要為清醒時間(WASO)的數值。
與安慰劑組相比,在1個月的時候,A組、B組和C組的清醒時間分別為18.4分鐘、29分鐘和6.2分鐘,不難看出Quviviq能夠讓患者“睡到自然醒”;3個月的時候,A組、B組和C組的清醒時間分別為23分鐘、29.4分鐘和11.1分鐘,A、B組依然全面好于對照組。在次要終點自述主觀總睡眠時間這項指標中,Quviviq也有明顯改善。
無論是從藥物原理,還是從實際效果,Quviviq都有望實現對于傳統失眠藥物的全面迭代,進而成為失眠者的新“希望”。
Best-in-class背后的風險
Quviviq并非首款雙重食欲素受體拮抗劑(DORA)類治療失眠的藥物,在此之前,默沙東和衛材分別在2014年和2019年推出了同類型藥物Belsomra和Dayvigo。
雖然這兩款藥物上市更早,但卻因次日殘留效應而被FDA施加了安全風險警告,從而阻礙了DORA藥物的發展。最早上市的Belsomra,2020年銷售額僅為3.27億美元。
基于這一大背景,Quviviq想要商業化成功,就必須與傳統DORA藥物進行切割,減少甚至避免次日殘留效應成為Idorsia公司必須做的事情。
因此,在設計臨床試驗時,Idorsia公司就進行了多次嘗試。為了最大限度降低藥物殘留,Idorsia曾設置從5mg到50mg不等的組別,例如10mg的組別療效就與對照組無異,50mg的組別則具有改善日間瞌睡的效果,25mg既有效果又沒有藥物殘留。
在臨床試驗中,Quviviq除了少量患者出現頭痛、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整體并無嚴重的不良反應,并且在沒有藥物殘留的情況下,Quviviq有望成為best-in-class的產品。
但即使如此,華爾街分析師依然對Quviviq持謹慎態度,認為這款藥物可能并不會很快放量。Idorsia公司顯然并不認同華爾街分析師的觀點,公司已經組建了500人的銷售團隊,希望通過大規模營銷的方式,向大眾說明Quviviq不同于以往的DORA類藥物。
總體來看,Idorsia對Quviviq充滿期待。面對巨大的失眠人群,這款創新型藥物也的確具備很大的增長潛力;但另一方面,如果Quviviq的療效未達預期,或者大眾仍將Quviviq與其他DORA類藥物相提并論,那么極有可能就將影響Quviviq的銷售。
失眠癥神藥Quviviq上市背后,依然存在著很多不確定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