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繼續推進粗鋼壓減工作,地方政府將核對粗鋼壓減考核基數。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國家發改委日前向各地下發2022年粗鋼產量壓減考核基數核對工作通知,要求各地核實反饋考核基數。
4月1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2022年粗鋼產量壓減工作進行研究部署》(下稱《工作部署》)提出,為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鞏固好粗鋼產量壓減成果,2022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將繼續開展全國粗鋼產量壓減工作,引導鋼鐵企業摒棄以量取勝的粗放發展方式,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對界面新聞記者,“發改委要求地方核實粗鋼考核基數,國家層面可能會在核對中給出初步意見,比如基數是否有差異,壓減指標是否合理。”
《工作部署》明確提出,要確保2022年全國粗鋼產量同比下降。截至目前,國家發改委并未公開具體的粗鋼壓減產量目標。
“發改委內部或下發給地方的指標,應該有具體的產量數字,否則沒辦法進行考核。”徐向春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3月中國粗鋼產量2.43億噸,同比下降10.5%;生鐵產量2.01億噸,同比下降11%;鋼材產量3.12億噸,同比下降5.9%。
華泰證券指出,一季度鋼鐵產量下降,主要因去年同期基數較高。環比看,今年一季度粗鋼較去年四季度增長7.3%。
去年中國粗鋼產量為10.3億噸。華泰證券預計,今年4月粗鋼產量達8974萬噸。若今年產量保持同比持平,5-12月累計產量不得高于7億噸,較4月的日均產量需減少4.5%或14萬噸。
據華泰證券測算,2022年同比粗鋼產量每下降1000萬噸,對應的日均產量需下降4萬噸。
粗鋼生產方式可分為長流程高爐和短流程電爐。其中長流程里,轉爐環節有15-30%的廢鋼添加比例。華泰證券報告指出,在實際操作中,粗鋼減產的順序依次為:降低電爐產量、降低廢鋼添加量、調整高爐爐料以降低利用系數。
徐向春表示,從環保節能角度講,短流程更有優勢,但考慮到實際情況及各方利益,壓減過程不能簡單按照長短流程來進行劃分指標。
根據上述《工作部署》,壓減粗鋼產量的重點區域,主要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重點壓減環保績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藝裝備水平相對落后的粗鋼產量。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主要涉及河北、天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河北粗鋼產量2855.7萬噸,同比下降29.2%;天津粗鋼產量205.84萬噸,同比下降28.8%。
長三角地區主要涉及上海、江蘇、浙江、安徽。1-2月,上海粗鋼產量217.5萬噸,同比下降23.8%;江蘇粗鋼產量2031萬噸,同比基本持平;浙江粗鋼產量225.94萬噸,同比下降2.7%;安徽粗鋼產量633.56萬噸,同比增長7%。
汾渭平原主要涉及山西和陜西部分區域,以及河南個別城市。1-2月山西粗鋼產量1066.57萬噸,同比下降4.2%;陜西粗鋼產量234.52萬噸,同比基本持平;河南粗鋼產量722.52萬噸,同比增長31.9%。
對于粗鋼產量壓減預期下,鐵礦石、焦炭等原料市場的走勢,徐向春認為,“原料需求沒有過多增長空間,價格炒作也就難以存在。”
5月9日,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盤中一度跌破800元關口,較去年同期下跌約四成;焦炭主力合約報收3296元/噸,較年內高點下降約兩成。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晚間21點40分,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報827元/噸,上漲2.5%;焦炭期貨主力合約報3418元/噸,上漲約0.5%。
華寶證券指出,部分重點區域省份粗鋼供給后續還將面臨壓減,但也存在部分省份粗鋼供給或有回升的可能。
“今年鋼廠利潤較去年普遍下滑。換個角度看,優勝劣汰,更有利于兼并重組。”徐向春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