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資本論 妙啊
“疫情反復之后,鄰居們都在高價買菜,我陰差陽錯種下的菜卻剛好應了急。”湯圓在幾個月前買了王源的新專輯,專輯里送了花的種子,為了種花,湯圓買了土、肥料以及各種種花工具,“買肥料時,商家還附送了菜種,我就順帶著在陽臺一起種了菜,沒想到居然在關鍵時候派上用場。”
種菜博主“天天”也明顯感覺到,來咨詢自己種菜方法的粉絲明顯增多了。
近幾年來,在城市陽臺種菜的群體越來越多。2021年,天貓新建了種子類目,并在最近發布了《陽臺種菜報告》。報告顯示,近五年網購種子銷量不斷攀升,商品評論區最熱門的種菜地點,不再是菜地,而是陽臺。今年一季度,淘寶天貓平臺各類蔬菜種子銷量同比暴漲,種子購買人數連續三年增幅超100%。天貓淘寶鮮花行業負責人盧志鵬表示,2022年4月,整個行業同比增速超300%。
在疫情的催化下,在城市陽臺種菜成為了新的生活方式,這群“城市農夫”也因種菜,感受到了不同的社交體驗。
在天貓淘寶上,這一偏向于興趣經濟的市場,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百億市場,覆蓋蔬菜成長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果蔬種子、花盆、營養土、肥料、園藝工具等,甚至為了新手準備了智能種菜機、電動噴壺、自動灌溉工具等。
對“城市農夫”來說,種菜除了收獲果蔬本身外,更重要的是帶來身心的放松。“站在陽臺的這一片小天地,緊張的都市生活仿佛被按下暫停鍵,這也算是后疫情時代的新型解壓方式。”湯圓說。
01 后疫情時代,種菜成為新社交渠道
在淘寶逛逛上,有25萬人曬出“陽臺種菜”周邊用品的買家秀,也催生了240多個“種菜博主”,這些都市里的新農人正在引領新的生活方式。
“taco城市農婦”算是最早一批在社交平臺種菜的博主了。她從小就愛種花,15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taco吃到了同學媽媽自家種的菜,“我同學說,這個菜好吃的秘籍就是新鮮,剛剛摘下來的,就算清水煮都好吃。”
于是taco一頭扎進了陽臺種菜的坑,理科出身的她,剛開始會去圖書館借閱各種種植的書籍了解原理,之后不滿足于此的她開始到國外網站上學習有機種植知識。
現在taco幾乎是一個陽臺蔬菜種植專家了,去年2月,taco開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陽臺,有不少粉絲私信她說受她的啟發也要開始種菜,好好利用陽臺,這也更堅定了taco繼續分享下去的決心。
除了分享種植技巧外,taco還會教大家如何防蟲、挑選肥料、種菜盆等等。現在taco每天都要去陽臺巡視種的菜,還從粉絲那里得了個“盆主”的稱呼。
種菜這些年,taco明顯感覺到,大家對種菜的態度有了很大改變。“10年前同學們聽說我自己種菜時,還調侃我提前進入了養老模式。現在同學聚會,我都會帶上自己種的菜和菜苗當伴手禮送給大家,大家也很喜歡這樣的禮物。”
對taco來說,種菜帶給自己的,除了收獲時的喜悅外,更重要的是身心上的放松。“我是一名職業女性,工作也很繁忙,每天抽一點時間打理我的菜園,真的很解壓。對我來說,種菜就像釣魚、登山、打球一樣,是一種生活方式。”
疫情出現反復之后,taco賬號的漲粉速度翻了幾倍,以前差不多每個月漲3千粉,現在一個星期就漲了5千。
博主“天天”也深有同感,盡管從4月才開始正式運營賬號,現在的她已經有三千多粉絲了。
從入坑開始,天天就走的是“技術流”。去年10月她剛開始接觸種菜,逛購物網站時發現有智能水培種菜機,想著剛好家里有小朋友,雖然產量不大,但給孩子做科普也不錯。
沒過多久,天天去出差時發現了一款種菜機,商家說這是航天用的,“我就沒忍住沖動消費了”。這款種菜機有4層,157個孔位,水培技術不到一個月就能成熟。
天天覺得,種菜已經成為后疫情時代的一種新生活方式。當難以線下社交時,種菜就為這些天南海北的陌生人們開通了新的社交通道。
02 種菜帶來社交新生態
剁椒TMT注意到,如今在各個社交平臺上,種菜已經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快手上“陽臺種菜“話題播放量有10億,抖音上話題的播放量達到30億。小紅書還發起了水培蔬菜的話題,為參與話題的用戶給予流量扶持。
盡管每個平臺的流量機制不同,不過基于每個平臺的調性,已經形成了各自的種菜生態。小紅書的“精致”種菜,不論是畫面美感還是知識輸出密度都更高,“在小紅書上,更有跟朋友分享生活的感覺,更純粹一點。”天天說。
新博主也更愿意在小紅書上運營賬號。湯圓是從4月才開始運營小紅書的,平常她會發一些穿搭測評,并時不時更新自己的種花進展。“我幾條最火的分享,都是跟種花、種菜相關的,有一個分享花盆的貼,點贊量快三千。”
而抖音上內容分發機制更加中心化。在抖音上比較火的種菜視頻,大都是明星或網紅。黃齡、苗苗、嚴屹寬杜若溪夫婦紛紛在居家vlog中曬出自己的種菜視頻。
在快手上的種菜,則更加接地氣。不同于小紅書上的精致,在快手上,最常見的種菜容器竟然是塑料瓶。
廢物利用、簡易種菜、懶人種菜、省錢等等是快手平臺上最火的種菜關鍵詞,快手老鐵們還把種菜方法編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
“快手種菜,種活就行。”有用戶這樣評價。
不論是在哪個社交平臺,以什么樣的方式種菜,種菜已經成為一種新潮流,并且帶動了一批相關產業的發展。
03 種菜會是下一個“潛力股”產業嗎?
淘寶marseed旗艦店店長小秦就明顯感受到了社交平臺為自己店鋪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增長。
小秦看后臺的數據分析發現,每天有三分之一的客戶都是通過搜索品牌詞進來的。“說明他們是知道我們店鋪后,特地找來的,后來我跟一些客戶交流,大多數都是在小紅書、抖音、微博、知乎這些社交平臺被種草的。”
marseed旗艦店主要做進口種子銷售,價格相對國產種子稍貴一些,但并不缺客源,從業三年,店鋪粉絲數已經有11.6萬。
據小秦介紹,他的客戶主要以愛好者為主,大都是一二線城市的都市白領或寶媽,年齡也都不大。淘寶天貓最近發布的《2022陽臺種菜報告》報告也顯示,上海、東莞、北京、蘇州、廣州,是位列最愛在陽臺種菜的前5名(TOP5),他們都是以85后到95后為主。
其實一開始小秦并沒打算做蔬果種子,此前有十幾年外貿、跨境電商經驗的他,三年前剛開店鋪時,主要賣的是進口花卉的種子,“后來好多客戶來咨詢一些果蔬,說鄰居家種的番茄很好吃,問的人多了我感覺到這是一個比較好的市場,畢竟種花人群還是少,就開始做進口果蔬種子的生意了。”
剛開始小秦的種子基本是從國外進口,找有進出口資質的第三方幫忙采購,但是周期非常長,將近一年才能收到種子。新冠疫情出現后,周期更長了,海關需要提供的手續也更加繁雜,這條渠道幾乎停滯。
之后小秦開始跟一些國內的科學院校合作,“他們種子資源也是從國外進口的,并且經過幾十年的品種改良,品種更豐富,可選擇性也多。”
小秦根據種子銷量發現,城市居民在陽臺種菜的選擇取向跟菜園種菜有很大不同。
在小秦的店里,銷量最好的是小番茄種子,他分析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可能是因為由于陽臺面積有限,城市農夫們更傾向于選擇番茄這種能夠垂直生長的,生菜、菠菜這些綠葉菜在陽臺的利用率比較低,不是很吃香。在選擇品種時,大家也更偏愛處理更方便的,番茄、水果黃瓜這種能直接摘下來吃的。“并且我們中國人都喜歡紅色,這個顏色也更喜慶。”
小紅書博主“王大鋤的陽臺”就是狂熱的吃番茄愛好者。盡管她發帖并不頻繁,一個月才更新三四條,但是作為“番茄專家”,王大鋤把種番茄做到了極致,這也吸引了許多品牌方來找她推廣。“曾經有一些園藝、肥料品牌來找我做測評,這種我可能會接,但是都不收費,一旦收費就失去公正性,也背離我的初心了。”
不過看到社交平臺的紅利后,小秦正在組建自己的團隊,在各個社交平臺上推廣。
“我作為第一代電商人,其實一直有點害怕離開舒適區,但是現在已經有很多同類商家在這么做了。所以我覺得要先把自己的品牌打出知名度。”
如今種菜已經成為后疫情時代的一大新風潮,甚至帶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每一個中國人都有一個田園夢,居家隔離時,生活節奏也慢了下來,這正是實現自己田園夢的好機會。”湯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