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振芳
知網接連敗訴。
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趙德馨勝訴獲賠后,其妻周秀鸞也走上了維權之路。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周秀鸞稱,由她著作的《駁“市場供應今不如昔”論——讀史讀報箚記》等10篇文章,被知網手機APP上登載。
周秀鸞認為,知網未經許可擅自將其作品數字化,并在網絡上進行傳播、銷售,其行為嚴重侵害了其合法權利,應當承擔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法院一審判決,知網單篇文章賠償周秀鸞2100元到2400元不等。知網認為“賠償金額過高”,并提出上訴。
4月28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二審駁回知網的請求,維持一審原判。據界面教育統計,二審判決,知網累計須賠償周秀鸞93580元。
知網還與同類平臺存在法律糾紛。
今年1月,北京世紀超星信息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稱,該公司與作者李玉芬簽訂了《個人作品授權書》,但該作者的文章出現在“手機知網”IOS端APP,并提供付費在線閱讀、付費下載服務。世紀超星公司要求,知網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知網辯稱,世紀超星公司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請求法院駁回其全部訴訟請求。北京互聯網法院認為,知網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獲得了涉案作品的合法授權。
5月6日,北京互聯網法院一審判決,要求知網賠償世紀超星公司經濟損失3600元,以及維權支出1593.75元。
知網官司“纏身”。天眼查APP顯示,知網涉及1775個案件,目前處于民事一審階段的案件有1602件,83.2%的案件身份為被告,其中47.3%的案件涉及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
知網本身并不生產內容,而是用低廉的價格收錄期刊文章和畢業論文,然后相對高的價格賣給高校和個人。其成本主要包括著作權許可使用費、生產加工的人力成本等。
“期刊會與作者簽著作權轉讓協議、著作權許可使用協議,還有些期刊通過‘投稿須知’等形式來告知作者。”一位期刊編輯告訴界面教育,這也是上述案件涉及的主要爭議點。
據長江日報消息,在中國庭審公開網最近的一場直播庭審中,知網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坦言,如果都按照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趙德馨教授200元/千字的標準賠償的話,知網在庫作品大概要賠償1200億元。
界面教育注意到,3月21日,在一場和作家陳應松的直播庭審中,知網委托律師稱,“公司(知網)目前跟各方都在調解過程中,尤其是作者。”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600100.SH)公布2021年財報。財報顯示,同方知網上年營收12.89億元,同比上漲9%;凈利潤1.94億元,同比增長0.3%;毛利率為53.35%,總資產27.5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