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小米印度內變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小米印度內變

中國公司會越來越感覺到,在印度繼續做生意而不受到影響越來越難。

文|志象網  彭慧

編輯|謝維平

最近兩個月,小米印度可謂如坐針氈。

一邊要不停應對印度當局的稅務審查,上周,印度當局查封了該公司在印度銀行賬戶中的7.25億美元,稱該公司“以特許權使用費的名義”向海外非法匯款。不過蹊蹺的是,5月6日,印度法院又解除了對小米公司7.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億元)資產的凍結。

另一邊,還要處理印度內部人事變動情況。

2022年4月,外媒報道,小米公司全球副總裁馬努·庫馬爾·賈恩(Manu Kumar Jain)(以下簡稱馬努)已被印度執法局(Enforcement Directorate)傳喚,對其外匯合規情況進行調查。消息人士稱:“執法局最早從2月份就開始調查該公司,最近幾周要求小米前印度總經理馬努出庭?!?/p>

雖然傳票本身令人驚訝,但業內更引人注目的是,馬努跟小米的親密關系一去不復返,他的職位已經變成小米印度前總經理。去年底,他停止了對印度辦事處的運營負責工作,并悄悄地離開了這個國家,搬到迪拜。

根據領英頁面顯示,馬努的定位已經變成迪拜,職位也抹掉了小米印度負責人,只保留了小米全球副總裁的職位。India Today網站的新聞提到,小米和馬努本人均對馬努的職位調整保持沉默。

多年來,馬努對小米印度的發展舉足輕重。2014年,小米印度落戶班加羅爾,當時的辦公室只有6個工位,由馬努擔任小米印度業務主管。在他的帶領下,小米印度公司逐步成為該國最大智能手機制造商。

2017年,馬努被擢升為全球副總裁,同時兼任小米印度的董事總經理,還負責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等其他次大陸市場。

而馬努職務調整之際,小米公司正被印度政府所刁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馬努將負責監督公司的全球戰略,并補充指出,馬努去年底初到迪拜時,只是一個臨時角色,這本身就是一個相當不尋常的舉動。

印度功臣借居迪拜

公開報道顯示,2021年底,小米對國際業務部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為打通各個區域和各個渠道,重點將原先按地區劃分的海外各銷售大區、按渠道劃分的國際全網電商銷售部、運營商與商務拓展部,以及原本不屬于國際業務部的印度區域運營部等多個部門,整合成國際 “銷售部”,由向征負責,向國際業務部總裁盧偉冰匯報。

馬努職務的變化更是引發諸多猜測。

知情人士透露,馬努2021年10月便辭去了印度子公司董事總經理的職務。今年2月,在接受Business Standard采訪時,馬努卻依舊作為小米印度業務負責人,談到了小米去年在印度面臨的挑戰。

根據提交給印度公司注冊處(Registrar of Companies)的文件,馬努仍是小米印度董事會成員,今年2月辭去了董事一職。馬努在辭職信中寫道:“我因擔任全球職位而遷往國外?!?/p>

不過,僅僅過了一個月之后的3月,小米印度舉辦了自新冠疫情以來的首次線下新聞發布會,馬努卻出乎意料地缺席了。彼時,媒體得到的回應是,馬努當時在迪拜工作,無法出席活動。但印媒指出,馬努不再領導印度公司的事實卻從未被提及。

馬努目前在迪拜的工作尚未可知。與印度次大陸相比,阿聯酋和更廣闊的阿拉伯半島是一個小得多的市場,所以馬努不太可能掌管那里。此外,小米在阿聯酋Arjun Batra已經有了一名國家經理,他在2021年4月才被提升至該職位。

一直以來,小米對馬努的職位變動不置可否。盡管小米可能很快宣布馬努的新崗位和職責,但過去幾個月對小米印度來說是一段驚險時期,仍然是不爭的事實。

值得一提的是,Manu沒有參加小米最近在印度的發布,他在Twitter上也不像以前那么活躍了。有傳言說他現在在迪拜生活和工作,直到最近,馬努在領英上的資料才更新了迪拜的位置信息。

為此,志象網向小米國內公關團隊求證相關信息時被告知,其公關團隊正在調崗,關于印度市場的業務變動和馬努的職位變化,暫時沒法給到回應。與此同時,志象網還向小米印度的公關負責人Kasturi Paladhi發去求證郵件,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前述一位知情人士稱,馬努之后并沒有指定的繼任者,小米印度目前主要由首席運營官Muralikrishnan B和首席商務官Raghu Reddy運營。所有這些都很好地說明,馬努的變動可能是一個倉促的,未經深思熟慮的決定。外界的猜測是,馬努輕而易舉就能察覺到政府即將到來的審查。考慮到他的關系和影響力,這并非完全不可能。

稅務難題

根據路透社看到的一份法庭文件,小米聲稱其高管在接受印度打擊金融犯罪機構的質詢時面臨“身體暴力”和脅迫的威脅。

小米在5月4日提交的文件中稱,執行理事會的官員警告馬努和現任首席財務官Sameer B.S. Rao以及他們的家人,如果他們不按機構要求提交聲明,將會有“可怕的后果”。媒體公開報道后,印度執法局發表一份聲明,稱小米的指控是“不真實和毫無根據的”,公司高管是“在最有利的環境下自愿辭職的”。

小米自2月份以來一直在接受調查。上周,印度當局查封了該公司在印度銀行賬戶中的7.25億美元,稱該公司“以特許權使用費的名義”向海外非法匯款。

小米的法庭文件稱,在調查期間,印度機構官員“在極端脅迫下”于4月26日“命令和強迫”小米駐印度首席財務官Rao在聲明中加入了一項判決,寫道:“我承認XTIPL(即小米印度公司)已經按照小米集團某些人的指示支付了版稅?!?一天后,即4月27日,Rao撤回了聲明,稱其“不是自愿的,是在脅迫下做出的”。兩天后,董事會發布命令凍結小米銀行賬戶中的資產。

5月6日,印度法院又解除了對小米公司7.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億元)資產的凍結,不過,印度當局要求小米通報特許權使用費等資金轉移情況。據印度法院網站稱,此案將于5月12日開庭審理。

小米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稱其版稅支付是合法的。目前,小米公司和印度執法局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相關書面法庭命令尚未公開。

相關變動最早在去年10月開始發酵,當時印度政府向所有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發出通知,要求了解手機和零部件的詳細信息。在隨后的幾個月里,事態升級。去年12月,印度所得稅部門突擊搜查了小米和Oppo的辦公室,印度收入情報局搜查了富士康印度和Bharat FIH(兩家富士康集團公司)的工廠,以及當地合同商Dixon Technologies。與這些公司有關的相當多的人也受到了審查。

這些突擊檢查的一個結論是,稅收情報局指控小米印度公司在2017年至2020年期間逃避高達65.3億盧比的關稅,已向后者發出三份顯示原因的通知,以追回這筆款項。路透社報道,執法局正在調查小米印度、其合同制造商和其在中國的母公司之間的現有業務結構。該機構甚至在2月份向馬努索要了各種公司文件。這些信息包括外國資金、股權和融資模式、財務報表和經營企業的主要高管的信息。

在印度的中國智能手機廠商中,小米被政府盯上是最令人難以置信的。眾所周知,馬努能游刃有余地輾轉于印度政治圈從而規避很多麻煩。他經常能夠跟首席部長、聯邦部長會面,偶爾也會受總理接見。

而如今小米跟印度關系遇冷,印度媒體曾透露,小米曾承諾在北方邦進行投資,但沒能兌現。對這一問題反彈的預期,很有可能是促使馬努搬到迪拜的重要原因。

產業鏈的打擊

2014年,小米將印度作為國際化首站,開啟了浩浩蕩蕩的出海之旅。到2017年,進入印度才3年時間的小米,便一躍成為印度銷量第一的智能手機品牌,此后一度保持領先地位。如今,印度不僅是小米國際化起點,也是其海外最大市場。

好花不常開。印度的局勢越來越不明朗。2020年以來,印度當局封禁數百款中國App,外資政策朝令夕改,火勢如今已然蔓延到智能硬件及其上下游產業鏈,加之近兩年小米在印度出貨量見頂,急需尋找到新的增長點。宏觀上的業務整合,加上外部環境的變化,也使得小米國際逐漸降低對印度的依賴。

2020年4月,印度政府修訂了FDI政策,與印度接壤的國家,其在印度的投資必須在政府路徑下進行,此舉也被看作是遏制來自中國的投資。

7月27日,繼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決定禁用包括TikTok(抖音國際版)、微博、微信、UC瀏覽器等在內的59款應用后,又有275個中國App被納入所謂“清單”,可能有更多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應用被印度政府禁用。

印度的折騰在2021年也沒有消停。與此同時,2021年10月,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MeitY)向中國智能手機品牌vivo、OPPO、小米和一加發出通知,要求獲取這些手機及其組件的有關數據和細節,并稱可能在未來幾周內發布第二份通知,涉及要求對這些手機進行測試。

某中國品牌的高管透露,印度政府摸底中國手機零部件的目的,是在為下一步做準備,遏制中國手機企業,并限制零部件企業在印度生產經營。

2015年9月后,所有進入印度市場的手機產品,必須取得印度BIS(印度標準局)認證才可以清關,沒有BIS認證的手機產品將不能進入印度市場。相關人士介紹,印度或許在斟酌,是否對中國手機零部件企業發放BIS認證。

印度政府的舉動,似乎并非只針對終端的中國手機品牌,它的“獵物”,可能是在印度的整條中國手機產業鏈,從上游的零部件到終端的整機企業。

不僅如此,印度還要從5G技術上,限制中國的技術引進。在印度,政府點名允許外國網絡設備供應商在印度進行5G試驗時,華為卻不在名單中。

事情愈演愈烈。今年2月,據印媒報道,印度稅務部門15日對華為在該國的多個場所進行了搜查。突襲行動涉及華為公司位于新德里、首都衛星城古爾格拉姆和印度科技中心班加羅爾的營業場所。消息人士稱,作為針對華為公司印度業務和海外交易的逃稅調查的一部分,官員們查看了財務文件、賬簿和公司記錄。一些文件記錄被帶走。

在這一系列的鬧劇中,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中國公司會越來越感覺到,在印度繼續做生意而不受到影響會更難。

*志象網(ID:passagegroup)

來源:志象網

原標題:小米印度內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小米

7.4k
  • 小米集團:8億股配售已于3月27日完成
  • 套現近20億,美的回應清倉小米股票:“正常投資操作”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小米印度內變

中國公司會越來越感覺到,在印度繼續做生意而不受到影響越來越難。

文|志象網  彭慧

編輯|謝維平

最近兩個月,小米印度可謂如坐針氈。

一邊要不停應對印度當局的稅務審查,上周,印度當局查封了該公司在印度銀行賬戶中的7.25億美元,稱該公司“以特許權使用費的名義”向海外非法匯款。不過蹊蹺的是,5月6日,印度法院又解除了對小米公司7.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億元)資產的凍結。

另一邊,還要處理印度內部人事變動情況。

2022年4月,外媒報道,小米公司全球副總裁馬努·庫馬爾·賈恩(Manu Kumar Jain)(以下簡稱馬努)已被印度執法局(Enforcement Directorate)傳喚,對其外匯合規情況進行調查。消息人士稱:“執法局最早從2月份就開始調查該公司,最近幾周要求小米前印度總經理馬努出庭。”

雖然傳票本身令人驚訝,但業內更引人注目的是,馬努跟小米的親密關系一去不復返,他的職位已經變成小米印度前總經理。去年底,他停止了對印度辦事處的運營負責工作,并悄悄地離開了這個國家,搬到迪拜。

根據領英頁面顯示,馬努的定位已經變成迪拜,職位也抹掉了小米印度負責人,只保留了小米全球副總裁的職位。India Today網站的新聞提到,小米和馬努本人均對馬努的職位調整保持沉默。

多年來,馬努對小米印度的發展舉足輕重。2014年,小米印度落戶班加羅爾,當時的辦公室只有6個工位,由馬努擔任小米印度業務主管。在他的帶領下,小米印度公司逐步成為該國最大智能手機制造商。

2017年,馬努被擢升為全球副總裁,同時兼任小米印度的董事總經理,還負責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等其他次大陸市場。

而馬努職務調整之際,小米公司正被印度政府所刁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馬努將負責監督公司的全球戰略,并補充指出,馬努去年底初到迪拜時,只是一個臨時角色,這本身就是一個相當不尋常的舉動。

印度功臣借居迪拜

公開報道顯示,2021年底,小米對國際業務部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為打通各個區域和各個渠道,重點將原先按地區劃分的海外各銷售大區、按渠道劃分的國際全網電商銷售部、運營商與商務拓展部,以及原本不屬于國際業務部的印度區域運營部等多個部門,整合成國際 “銷售部”,由向征負責,向國際業務部總裁盧偉冰匯報。

馬努職務的變化更是引發諸多猜測。

知情人士透露,馬努2021年10月便辭去了印度子公司董事總經理的職務。今年2月,在接受Business Standard采訪時,馬努卻依舊作為小米印度業務負責人,談到了小米去年在印度面臨的挑戰。

根據提交給印度公司注冊處(Registrar of Companies)的文件,馬努仍是小米印度董事會成員,今年2月辭去了董事一職。馬努在辭職信中寫道:“我因擔任全球職位而遷往國外。”

不過,僅僅過了一個月之后的3月,小米印度舉辦了自新冠疫情以來的首次線下新聞發布會,馬努卻出乎意料地缺席了。彼時,媒體得到的回應是,馬努當時在迪拜工作,無法出席活動。但印媒指出,馬努不再領導印度公司的事實卻從未被提及。

馬努目前在迪拜的工作尚未可知。與印度次大陸相比,阿聯酋和更廣闊的阿拉伯半島是一個小得多的市場,所以馬努不太可能掌管那里。此外,小米在阿聯酋Arjun Batra已經有了一名國家經理,他在2021年4月才被提升至該職位。

一直以來,小米對馬努的職位變動不置可否。盡管小米可能很快宣布馬努的新崗位和職責,但過去幾個月對小米印度來說是一段驚險時期,仍然是不爭的事實。

值得一提的是,Manu沒有參加小米最近在印度的發布,他在Twitter上也不像以前那么活躍了。有傳言說他現在在迪拜生活和工作,直到最近,馬努在領英上的資料才更新了迪拜的位置信息。

為此,志象網向小米國內公關團隊求證相關信息時被告知,其公關團隊正在調崗,關于印度市場的業務變動和馬努的職位變化,暫時沒法給到回應。與此同時,志象網還向小米印度的公關負責人Kasturi Paladhi發去求證郵件,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前述一位知情人士稱,馬努之后并沒有指定的繼任者,小米印度目前主要由首席運營官Muralikrishnan B和首席商務官Raghu Reddy運營。所有這些都很好地說明,馬努的變動可能是一個倉促的,未經深思熟慮的決定。外界的猜測是,馬努輕而易舉就能察覺到政府即將到來的審查??紤]到他的關系和影響力,這并非完全不可能。

稅務難題

根據路透社看到的一份法庭文件,小米聲稱其高管在接受印度打擊金融犯罪機構的質詢時面臨“身體暴力”和脅迫的威脅。

小米在5月4日提交的文件中稱,執行理事會的官員警告馬努和現任首席財務官Sameer B.S. Rao以及他們的家人,如果他們不按機構要求提交聲明,將會有“可怕的后果”。媒體公開報道后,印度執法局發表一份聲明,稱小米的指控是“不真實和毫無根據的”,公司高管是“在最有利的環境下自愿辭職的”。

小米自2月份以來一直在接受調查。上周,印度當局查封了該公司在印度銀行賬戶中的7.25億美元,稱該公司“以特許權使用費的名義”向海外非法匯款。

小米的法庭文件稱,在調查期間,印度機構官員“在極端脅迫下”于4月26日“命令和強迫”小米駐印度首席財務官Rao在聲明中加入了一項判決,寫道:“我承認XTIPL(即小米印度公司)已經按照小米集團某些人的指示支付了版稅。” 一天后,即4月27日,Rao撤回了聲明,稱其“不是自愿的,是在脅迫下做出的”。兩天后,董事會發布命令凍結小米銀行賬戶中的資產。

5月6日,印度法院又解除了對小米公司7.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億元)資產的凍結,不過,印度當局要求小米通報特許權使用費等資金轉移情況。據印度法院網站稱,此案將于5月12日開庭審理。

小米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稱其版稅支付是合法的。目前,小米公司和印度執法局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相關書面法庭命令尚未公開。

相關變動最早在去年10月開始發酵,當時印度政府向所有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發出通知,要求了解手機和零部件的詳細信息。在隨后的幾個月里,事態升級。去年12月,印度所得稅部門突擊搜查了小米和Oppo的辦公室,印度收入情報局搜查了富士康印度和Bharat FIH(兩家富士康集團公司)的工廠,以及當地合同商Dixon Technologies。與這些公司有關的相當多的人也受到了審查。

這些突擊檢查的一個結論是,稅收情報局指控小米印度公司在2017年至2020年期間逃避高達65.3億盧比的關稅,已向后者發出三份顯示原因的通知,以追回這筆款項。路透社報道,執法局正在調查小米印度、其合同制造商和其在中國的母公司之間的現有業務結構。該機構甚至在2月份向馬努索要了各種公司文件。這些信息包括外國資金、股權和融資模式、財務報表和經營企業的主要高管的信息。

在印度的中國智能手機廠商中,小米被政府盯上是最令人難以置信的。眾所周知,馬努能游刃有余地輾轉于印度政治圈從而規避很多麻煩。他經常能夠跟首席部長、聯邦部長會面,偶爾也會受總理接見。

而如今小米跟印度關系遇冷,印度媒體曾透露,小米曾承諾在北方邦進行投資,但沒能兌現。對這一問題反彈的預期,很有可能是促使馬努搬到迪拜的重要原因。

產業鏈的打擊

2014年,小米將印度作為國際化首站,開啟了浩浩蕩蕩的出海之旅。到2017年,進入印度才3年時間的小米,便一躍成為印度銷量第一的智能手機品牌,此后一度保持領先地位。如今,印度不僅是小米國際化起點,也是其海外最大市場。

好花不常開。印度的局勢越來越不明朗。2020年以來,印度當局封禁數百款中國App,外資政策朝令夕改,火勢如今已然蔓延到智能硬件及其上下游產業鏈,加之近兩年小米在印度出貨量見頂,急需尋找到新的增長點。宏觀上的業務整合,加上外部環境的變化,也使得小米國際逐漸降低對印度的依賴。

2020年4月,印度政府修訂了FDI政策,與印度接壤的國家,其在印度的投資必須在政府路徑下進行,此舉也被看作是遏制來自中國的投資。

7月27日,繼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決定禁用包括TikTok(抖音國際版)、微博、微信、UC瀏覽器等在內的59款應用后,又有275個中國App被納入所謂“清單”,可能有更多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應用被印度政府禁用。

印度的折騰在2021年也沒有消停。與此同時,2021年10月,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MeitY)向中國智能手機品牌vivo、OPPO、小米和一加發出通知,要求獲取這些手機及其組件的有關數據和細節,并稱可能在未來幾周內發布第二份通知,涉及要求對這些手機進行測試。

某中國品牌的高管透露,印度政府摸底中國手機零部件的目的,是在為下一步做準備,遏制中國手機企業,并限制零部件企業在印度生產經營。

2015年9月后,所有進入印度市場的手機產品,必須取得印度BIS(印度標準局)認證才可以清關,沒有BIS認證的手機產品將不能進入印度市場。相關人士介紹,印度或許在斟酌,是否對中國手機零部件企業發放BIS認證。

印度政府的舉動,似乎并非只針對終端的中國手機品牌,它的“獵物”,可能是在印度的整條中國手機產業鏈,從上游的零部件到終端的整機企業。

不僅如此,印度還要從5G技術上,限制中國的技術引進。在印度,政府點名允許外國網絡設備供應商在印度進行5G試驗時,華為卻不在名單中。

事情愈演愈烈。今年2月,據印媒報道,印度稅務部門15日對華為在該國的多個場所進行了搜查。突襲行動涉及華為公司位于新德里、首都衛星城古爾格拉姆和印度科技中心班加羅爾的營業場所。消息人士稱,作為針對華為公司印度業務和海外交易的逃稅調查的一部分,官員們查看了財務文件、賬簿和公司記錄。一些文件記錄被帶走。

在這一系列的鬧劇中,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中國公司會越來越感覺到,在印度繼續做生意而不受到影響會更難。

*志象網(ID:passagegroup)

來源:志象網

原標題:小米印度內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口市| 钟山县| 中宁县| 巨鹿县| 安岳县| 江华| 龙江县| 林周县| 定结县| 随州市| 松滋市| 铜山县| 山阴县| 凤阳县| 安阳县| 蓝山县| 叙永县| 屏东县| 六枝特区| 衡山县| 个旧市| 鄂托克前旗| 安福县| 高青县| 延川县| 邵武市| 泸溪县| 临澧县| 奇台县| 昌江| 鲜城| 涞水县| 师宗县| 东方市| 嘉祥县| 昌黎县| 左权县| 贵州省| 平顺县| 湖口县|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