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藍鯨教育 祁青
日前,豆神教育發布的2021年年度報告及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業績表現喜憂參半。
5月5日,豆神教育收到深交所年報問詢函,要求其說明智慧教育等業務收入大幅變動原因。
而在前幾日,豆神教育剛剛就出售孫公司立思辰新技術的相關問題回復深交所關注函,同時發布的還有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提示性公告。
經歷一系列變動后,豆神何時才能走出陰霾?
“節衣縮食”,虧損收窄
2021年,豆神教育財報中最值得關注的數據之一,便是凈虧損的明顯收窄。
豆神教育全年凈虧損同比收窄76.92%,但仍高達5.92億元。2018-2021年四年間,豆神教育累計凈虧損約45.32億元。
至2022年第一季度,虧損仍在延續,豆神教育凈虧損4282.85萬元,同比收窄3.96%。
豆神教育虧損在持續收窄,但這并不意味著轉型發展成功,而更多依賴“節衣縮食”。
首先經營層面,豆神教育與其他機構一樣,仍在轉型期,要消化不合規業務,還要孵化新的增長點。典型特征是營收下滑、虧損難以避免、現金流出。
2021年,豆神教育營收11.22億元,同比減少19.05%。回溯此前數據,豆神教育的營收自2017年達到峰值之后,便呈下降趨勢。而今,經營多年之后,豆神教育的營收已回落至與2015年無異。
針對營收減少近兩成的情況,豆神教育也在年報中做出了相關解釋。豆神教育表示,公司原大語文學習服務業務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較高,“雙減”政策對公司營收、利潤產生了較大不利影響。年內其子公司中文未來實現收入3.35億元,同比下降40.64%。而因中文未來及其下屬公司出現虧損,原學科教育培訓業務的經營受到持續影響。豆神教育在年末對其進行商譽減值測試,并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23億元。
同時,豆神教育還表示,其在前期投資了多項與K12教育培訓業務相關的資產,隨著“雙減”政策的頒布執行,預計這些公司未來年度給公司帶來的經濟利益流入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年內,豆神教育對上述資產計提了9054.87萬元的減值損失。
進入2022年,合規帶來的經營難題并沒有很快消化。一季度,豆神教育營收1.68億,同比減少29.8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出7144.3萬元,同比擴大246.31%。
而從財報中看,豆神教育凈虧損收窄,更有可能和控制成本費用有關。2021年,豆神教育營業成本總計7.99億元,同比減少14.44%。
分產品來看,2021年內,豆神旗下教育產品及管理解決方案營業成本為5.91億元,占營業成本總額73.88%,同比減少31.26%,共減少了近3億元。
費用方面,可以看到豆神教育各項費用在2021年都出現了顯著的下降。其中銷售費用共計1.23億元,同比減少46.19%;管理費用2.51億元,同比減少17.05%;財務費用1.03億元,同比減少12.49%;研發費用0.9億元,同比減少21.33%。
靠“節衣縮食”改善虧損恐怕并非長久之計。對于未來,豆神教育又將作何打算呢?
智慧教育業務下降超3成
對于未來發展方向,豆神教育在2021年報中做出了指引。豆神教育表示,公司主營業務已全面轉型,聚焦兩大板塊——ToB業務包括智慧教育服務業務、公益課堂業務;ToC業務則包括藝術類學習服務業務、直播電商銷售業務。
其中,以智慧校園整體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維為主的智慧教育服務業務,在2021年實現營收4.65億元;包括優質課程內容進入課后延時服務業務及大屏端視頻分發的公益課堂業務,年內實現營收2766.15萬元;面向中小學生的包含文藝創作、文藝演出、書法培訓、繪畫培訓、音樂培訓、圍棋培訓等在內的藝術類學習服務業務確認收入2.45億元;除此之外,2021年10月起,董事長竇昕帶領核心成員進駐抖音,通過抖音發布短視頻同時直播帶貨,年內收款約3776萬元。
分產品來看,豆神教育2021年的營收構成中,學習服務營收3.35億元,同比減少40.64%,占總營收25.11%;升學服務營收1978.78萬元,同比減少35.65%,占總營收1.76%;而營收了4.65億元的智慧教育業務,貢獻了總營收的41.48%,但收入也同比減少了32.43%。
豆神教育在2021年報中表示因2020年疫情期間學校實行封閉管理,子公司康邦科技教育信息化業務人員無法進場施工,教育信息化項目進展緩慢,2021年部分項目陸續結項,改善了相關業務的有所改善;報告期內,康邦科技實現營收5.7億元,同比增長25.25%,其中智慧教育業務實現營收4.21億元,信創業務實現營收1.49億元。
雖然在財報中豆神教育對智慧教育業務營收減少超三成做出了解釋,但這一情況還是引起了深交所的注意。
5月5日,豆神教育收到深交所年報問詢函,問詢函要求豆神教育說明上述業務收入同比下降較大的原因及是否存在不確定性。要求補充說明智慧教育業務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戶名稱、銷售金額情況,較上年是否存在較大變化。結合報告期內智慧教育主要項目的進展情況、建設進度、報告期內主要項目的結算情況、報告期內新簽訂項目訂單情況等,說明智慧教育業務收入同比下降較大的原因。
在學習服務業務方面,深交所要求核實藝術類培訓五大課程報告期內的收入情況、學生人數情況,結合報告期內政策變化、市場環境、疫情影響等,說明前述課程的開展是否存在不確定性,并向報備主要課程開展的地點。
另外,針對豆神教育“內容管理解決方案”業務收入2.81億元,同比增長227.6%,深交所方面也要求豆神教育說明是否存在關聯交易及收入增長較大的原因。
泥潭掙扎
合規、轉型、消化風險……當下的豆神教育,面臨著“一籮筐”的問題。
在年報問詢函中,深交所除了關注豆神教育各業務營收盈利問題,同時也對豆神教育的壞賬損失、商譽減值等問題提出質疑。
深交所指出,報告期末,豆神教育應收賬款余額3.31億元,其他應收款余額4.54億元。報告期內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損失1.16億元,計提其他應收款壞賬損失8706.72萬元。深交所要求豆神教育核實其他應收款前五名欠款方、欠款金額、應收款項性質、發生時間及賬齡情況,截至目回收情況及未回收的原因;同時,逐項核實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壞賬計提所涉及的項目名稱、計提金額及計提依據。
同時,豆神教育在年報中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也引起了監管關注。報告期末,豆神教育存貨余額4.54億元,其中庫存商品余額2360.45萬元,發出商品6694.06萬元,在施項目成本3.55億元,報告期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353.6萬元。深交所要求其核實在施項目成本涉及項目的具體名稱、項目金額、項目實施日期、截至目前實施進度及結轉情況;核實存貨科目中是否存在大語文教育相關產品,并說明存貨跌價準備是否充分。
除此之外,商譽減值也是豆神教育始終為人詬病的問題之一。報告期末,豆神教育商譽余額3.31億元,計提商譽減值損失2.23億元。對此,深交所要求其逐一核實商譽所涉及的公司近兩年經營情況、凈利潤情況,前述公司經營是否存在下滑及商譽減值跡象。
除了無形資產,豆神教育有形資產也在減少。4月26日,豆神教育公告,擬以8.76億元交易作價向海南鏈眾出售孫公司立思辰新技術100%股權。截至2021年11月30日,立思辰新技術資產總額7.33億元、凈資產2.31億元、營收1.42億元,2020年度及2021年1-11月,分別凈虧損5909.72萬元、1293.67萬元。
而豆神教育2021年末資產總額35.49億元,經計算,立思辰新技術2021年末凈資產占公司凈資產比例達到50%以上,且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豆神教育表示,將立思辰新技術全部股權出售,主要用于歸還金融機構借款,以優化公司資產及負債結構,化解公司債務危機,降低流動性風險,有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
但目前,負債率持續增長為豆神教育的并購增添了不確定性。截至2021年末,豆神教育總資產35.49億元,同比減少21.81%;總負債為34.94億元,同比減少5.12%。資產負債率為98.45%,創近7年來最高。
而短期來看,截至2021年末,豆神教育貨幣資金余額1.55億元,短期借款余額3.91億元,應付賬款余額2.93億元,其他應付款余額12.9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負債余額6.07億元。
對于豆神教育如此巨大的償債壓力,深交所質疑其持續經營或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要求其逐一核實短期借款、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負債的前款對象、金額、借款到期日、是否逾期及截至目前的歸還情況。并核實是否存在因前款逾期導致被起訴、資產被查封、凍結、銀行賬戶被凍結等情形。
而豆神也在5月8日發布公告,披露其累計訴訟、仲裁事項的基本情況。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豆神教育及公司控股子公司新增累計訴訟、仲裁涉案金額合計3998.29萬元,占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歸屬于母公司凈資產9754.49萬元的44.99%。
截止2022年3月28日,豆神教育及合并報表范圍內子公司十二個月內尚未披露的累計訴訟、仲裁事項的涉案金額共計3.39億元,占公司2020年度經審計歸屬于母公司凈資產(76,180.35萬元)的44.44%。
其中,豆神教育及控股子公司作為原告涉及的訴訟及仲裁合計金額約為1.61億元,占比21.08%;豆神教育及控股子公司作為被告涉及的訴訟及仲裁合計金額約為1.78億元,占比23.37%。
當前,如何解決壞賬損失、商譽減值、負債高企、現金告急等一系列問題,十分考驗豆神教育管理層的能力。自2016年,豆神教育前身立思辰出資17.6億元買下校園信息化服務商康邦科技,一舉入局教育至今,豆神教育始終沒有平靜,但最終還是磕磕絆絆走到了今天。如今,智慧教育、素質教育與直播帶貨等新業務,能否用快速的發展帶領問題不斷的豆神教育走出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