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野馬財經 盧泳志
編輯丨高巖
不甘于只“直播賣房”的快手,將“觸手”伸向了線下。
5月7日,一條關于“快手成立房產業務中心,探索大宗線下交易業務”的消息迅速在圈內擴散。
快手方面對此回應表示,對房產業務中心并不清楚,但快手從2019年便開始探索“房產主播促進新房交易”,快手理想家是快手布局房產垂直類經紀業務的主體。
愛企查顯示,2021年10月,快手的全資子公司成都快購科技有限公司增加了發生工商變更,經營范圍新增房地產經紀。
圖片來源:愛企查
目前,快手房產的業務模式是通過直播、短視頻獲客,再帶動成交。而快手的目標是打造直播電商版“貝殼”。
在業界看來,直播賣房更多的還是停留在信息引流,并不涉及交易環節。但如今的快手顯然是要介入交易環節,并且從線上轉為線下。
在廣州PLUS新媒體矩陣創始人張鴻雁看來,如果要賣房,快手需要解決的是內部流量池的重新洗牌和內容生態的重新構建,給地產博主更多流量展現。
張鴻雁進一步指出,理論上來說,這個市場規模很大,但它并不是一片藍海。早在快手之前,已經有很多互聯網企業布局于此。即便是直播領域,也已經有抖音這樣的對手。
快手還在“直播買房”
實際上,早在2019年,快手就開始探索“房產主播促進新房交易”的新型房產經紀模式,為房產家居垂類領域劃出了單獨的運營部門——快手理想家。
在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4月,快手曾經和房產SaaS(軟件即服務)第一股房多多合作推出過“直播+賣房”。
之后,快手主播王貝樂曾在一年內賣掉了1000多套房,累計在快手獲客成交額超20億元。
據快手工作人員介紹,類似王貝樂這樣的房產主播還有很多,東三省、河北、山東、天津等地的主播均有不錯的業績。
去年上半年,快手旗下的“快說房”在沈陽、大連、桂林、長春、哈爾濱等城市開展了看房直播活動,通過與房地產公司的合作賣出257套房,累計銷售達2.85億元。
而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期間,快手理想家聯合房產主播在滄州、沈陽、天津等地發起了五一購房節活動,5天線上近40套新房成交,交易總額3500萬元。
截至目前,快手理想家已經覆蓋的城市包括天津、長春、大連、臨沂、沈陽等地。從房源來看,有金地、綠地、陽光、建投、碧桂園、融創等房產開發商旗下樓盤。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快手入局后,以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售房,確實做到了互聯網售房的差異化,但房地產與普通零售存在區別,營銷層面不能只停留在直播帶貨的套路中,需要更多地與線下互動。
只靠線上營銷難走遠
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一些房企出現“破產倒閉潮”,為了維持生存,一些房企開始探索線上營銷模式。
于是直播電商的紅利期開始悄悄來到,從李佳琦到薇婭,再到羅永浩,“直播賣房”顛覆了傳統的營銷思維。
2020年“五一”前后,明星“直播賣房”著實火了一把。4月2日,薇婭杭州直播賣房全款8.3折;4月24號,恒大攜手佟大為直播賣房,38套特價房一秒被搶光;5月5日,碧桂園攜手汪涵直播賣房,觀看人數共計約800萬。
2020年9月,天貓推出“天貓好房”的平臺,宣告其即將進軍互聯網賣房。一個多月后,地產行業迎來首個“雙十一”營銷大戰。
在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的參與下,各大購物平臺紛紛推出優惠活動,“線上賣房”一時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與此同時,各大房企也紛紛設立了自有平臺的線上售樓處。據了解,2020年TOP200房企中超七成布局線上營銷陣地,在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平臺開設賬號。
數據顯示,2020年1月1日-11月30日,巨量引擎平臺上房產類資訊數、視頻數、看播用戶數,分別增長了167%、120%及621%。今日頭條入駐房產垂直達人達到21.5萬+,抖音房產創作者數量達到107萬+,全年增長率突破115%。
然而,僅僅過了一年,地產行業的線上營銷就偃旗息鼓了。
2021年的“雙十一”依然火爆,李佳琪和薇婭的直播間雙十一成交金額達到200億元,而電商平臺上的“房產大戰”卻異常冷清。
2021年,天貓好房發布的“雙十一”優惠活動,不管是折扣力度,還是房源數量,都遠低于去年。
無獨有偶,2020年宣布“有100萬套優惠好房,最高140萬元購房補貼”的貝殼找房,2021年的優惠信息則更多以特價房源為主,具體優惠措施也沒有公開。
除此之外,主營新房市場的京東好房也同樣冷清,不僅房源數量十分有限,不少樓盤頁面還掛的是“618”的活動訊息。
由此來看,明星直播賣房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引發了行業全民關注,但房子的特殊屬性也使其收到各種制約。
張鴻雁指出,地產成交鏈條長,決策時間長,往往買一套房要幾百上千萬,可能幾年才能從想買到交易。所以電商賣房目前仍主要是線上獲客與確客、鎖定優惠,不能完成交易。
“互聯網+房產”是不是偽命題?
實際上,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家互聯網公司瞄準房地產業,嘗試開拓新業務。
2010年,淘寶最先試水房產頻道,開啟了互聯網賣房的新思路。2014年,京東也開始試水地產業務,三年后,“京東房產”上線,打響了互聯網企業進軍房地產的第一槍。在同一年,蘇寧也上線了房產頻道。
2018年,基于今日頭條房產頻道,字節跳動成立房產信息平臺“好多房”,2019年更名為“幸福里”,為用戶提供房產信息資訊和促成房屋交易。
2020年,阿里和易居聯手推出“天貓好房”,提出了“讓天下沒有難賣的房子”的口號。之后,雙方深度合作,推出“好房雙11”等活動。
和上面幾家互聯網大廠相比,騰訊跨界地產的方式更加簡單直接。過去幾年內,騰訊先后直接投資樂居、鏈家、貝殼找房等房屋信息和中介公司。
可以說互聯網改變了傳統銷售模式,但大部分互聯網房產業務仍停留在“房產資訊”和“渠道引流”層面,互聯網和房產沒有實現真正的融合。
不過,無論是騰訊追投貝殼、阿里攜手易居,還是快手、字節跳動對于房地產的青睞,都能夠看得出房地產交易市場的蛋糕是足夠大的。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房地產交易市場未來三年將維持并發展到25萬億元左右規模,其中,房地產營銷費用支出整體市場容量大約是5000-6000億元左右的規模。
但房地產本質仍是一個重線下交易重渠道的行業。對于消費者而言,購房不是瓜果蔬菜,產品價值高,仍需實地探訪。即便線上成交,也無法避免售后線下產生糾紛,這是一個需要長期磨合的過程。
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互聯網巨頭切入房地產交易服務市場,除本身市場外,更看重的是背后衍生服務的想象空間。因為客戶本身就是一個可以多次消費的資源,各行各業都涉及的互聯網公司可以一魚多吃。
張鴻雁表示,互聯網扭轉不了慘淡的交易局面,但它會把注意力轉給更適應互聯網生態的IP。也就是說,懂得打造IP的經紀人,會獲得更多客戶,他們也會活得更好。
“直播賣房”還能重新火起來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