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勇
鐵礦石供需趨于寬松,價格將重回合理區間。
5月9日,WIND數據顯示,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報收806.5元/噸,下跌4.78%,盤中最大跌幅超7%,跌至796元/噸,跌破800元關口。這一收盤價較去年同期的1326元/噸跌了約四成。
當前鐵礦石市場的利空因素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美聯儲加息縮表進程依然持續,利空大宗商品市場。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美聯儲5月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85.4%;6月加息100個基點的概率為69.2%。
華安證券對此表示,短期內美聯儲加息縮表刺激,大宗商品共振下跌,鐵礦石跌幅較大,但壓制空間有限。
二是鋼廠利潤下降倒逼原料端降價。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營收約2萬億元,同比增長2.1%;營業成本1.96萬億元,同比增長4.1%;利潤總額422.4億元,同比下降49.7%。
另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數據,一季度重點鋼鐵企業實現營收14993億元,同比下降3.26%;利潤總額553億元,同比下降25.8%;平均銷售利潤率為3.69%,同比下降1.12個百分點。
東海期貨稱,鋼廠利潤已經降至歷史同期低位,且疫情對鋼材現實需求的沖擊日益顯現,鋼材的高成本向下游傳導不暢,可能引發需求端負反饋。
三是政策調控因素。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強調保供穩價,發改委也強調要保證全年粗鋼產量同比下降。
東海期貨預計,二季度之后,保供穩價政策仍有進一步升級的可能。
四是四大礦山的鐵礦石發運正在持續回升。國信期貨數據顯示,上周四大礦山最新發貨量為1808.6萬噸 ,環比增加86.3萬噸。
其中,力拓上周發運量439.1萬噸,必和必拓發運量454.1萬噸;淡水河谷發運量600.5噸,FMG發運量314.9萬噸。
中信建投期貨表示,供應端看,隨著二季度發貨環比回升,整體供應端逐漸寬松,同時國產礦近期運輸情況得到緩解,供給量將迎來回升;需求端方面,隨著國內保供保物流的政策實施,運輸已有所改善,部分疫情管控區的終端企業也在加大力度復工復產。
該機構預計,五一節后鋼廠有按需補庫的需求,但需求量不大。疫情物流仍影響鋼廠出貨,鐵礦補庫并不積極,貿易商拉漲信心不足。
這意味著在終端市場需求出現明顯恢復、鋼廠利潤空間有效改善之前,鐵礦石仍缺乏上行驅動,有待需求側進一步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