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冉楠
編輯 | 崔宇
新冠疫情爆發后,各行業的生產運作和人們的生活狀態都難免經歷波動。面對眾多的變化與挑戰,個體對新情形的適應能力和從困難之中恢復的能力越發顯得重要,這種能力亦可被稱之為 “韌性”(resilience)。
已有研究證明,員工的“韌性”對企業在波動環境下的生存與發展有著核心的影響作用,因此許多企業管理者對員工“韌性”的要求在新冠疫情期間不斷提升。當員工遇到各類問題產生負面情緒,要求員工保持“韌性”似乎成為了一個標準答案。
盡管“韌性”是值得企業推崇的品質,但在真正困難的時期單純反復地要求員工保持“韌性”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導致更加負面的結果。
因為在單純要求“員工”做到有韌性時,管理者往往忽視了企業的責任和問題。對于員工來說,這不是鼓勵他們微笑面對困難,而是提醒他們不要試圖打擾或依靠他們的團隊。
那么,員工“韌性”到底受何種因素影響?管理者需要掌握哪些方法真正提升員工“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