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財報 楚風
“五一”節后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繼續回暖,176只股票漲停,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雙雙翻紅,但創業板指表現弱勢,早盤一度下挫逾3%,收盤跌1.33%。此間,創業板指數權重股寧德時代利空襲來,開盤即大幅下跌,盤中最高跌13.69%,收盤跌8.15%。
2022年一季報披露時間推遲5天后,寧德時代于4月29日晚間正式發布報告。報告顯示,寧德時代實現營收為486.78億元,同比增長153.97%;實現凈利潤為14.93億元,同比下降23.62%;扣非凈利潤為9.77億元,同比下降41.57%。
寧德時代業績“增收不增利”,主要是因為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其中三元中鎳正極材料、碳酸鐵鋰正極材料價格漲幅尤為顯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壓縮鋰電池模組企業利潤空間,A股多家相關企業均面臨利潤下滑困境。
鋰電池上下游企業可謂“冰火兩重天”。金屬鋰價格上漲,上游相關企業賺得盆滿缽滿,A股6家鋰金屬企業凈利潤均呈現數倍增長,其中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僅在一季度就大賺超過30億元。
原材料價格高企,鋰電下游“增收不增利”
新能源汽車市場火熱,銷售量保持快速增長。據乘聯會數據,今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零售量為107萬輛,同比增長146.6%。新能源汽車需求旺盛,也帶動動力電池及相關產業鏈景氣度上行。
山西證券研報指出,新能源汽車持續熱銷,在電池回收與其他提鋰技術發展起來之前,預期上游鋰資源供應緊張形勢并不會緩解,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將推動車輛售價上漲,也將壓縮中下游企業利潤。
《每日財報》注意到,三元中鎳正極材料和碳酸鐵鋰材料價格上漲尤為顯著。據GGII數據,動力電池主要材料中,三元中鎳正極材料、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電解液和負極材料,今年一季度末市場平均價格比去年初的價格漲幅分別為171%、222%、98%和18%。
在俄烏沖突背景下,國內鎳價格極為顯著。據Wind數據,截至5月5日,電解鎳價格突破23萬元,現報價23.15萬元/噸,較2021年初的13.45萬元上漲72.12%,較今年初的15.47萬元上漲49.69%。
與此同時,國內碳酸鐵鋰價格也大幅上漲。據Wind數據,目前碳酸鐵鋰價格為46.15萬元/噸,較2021年初的5.40萬元增長7.55倍,較今年初的27.80萬元增長67.30%。近日,碳酸鐵鋰價格出現一定回調,但仍然處于高位。

動力電池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對下游相關企業造成較大壓力。據Wind數據,在13家鋰電池模組上市公司中,有9家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出現業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等鋰電池代表企業,今年一季度均出現營收顯著增長,而凈利潤卻有所下滑的局面。其中,珠海冠宇凈利潤下滑幅度達到80.05%,孚能科技、國軒高科等公司凈利潤下滑幅度超過30%。寧德時代號稱“寧王”,今年一季度凈利潤也下滑23.62%。
中信保誠基金孫浩中發文指出,從碳酸鋰均價的角度來看,寧德去年四季度使用的碳酸鋰均價估計為15至20萬元/每噸,今年一季度的均價可能達到了30至40萬元/噸,環比來看碳酸鋰相關成本幾乎翻倍。考慮到碳酸鋰在電池里邊的成本占比,由碳酸鋰價格翻倍帶來的成本上升我們估計在20%左右,還是比較顯著的。
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多家鋰電池上市公司表示提高產品售價。寧德時代副總經理蔣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與客戶進行友好協商,對電池價格進行動態調整,共同面對供應鏈壓力,客戶也都表示理解和支持。近期主要客戶價格協商已經基本完成,但由于協商和價格傳導需要一定時間,一季度并未體現。
孚能科技仍未改變業績虧損現狀,今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17.09%,而凈利潤同比下降38.55%,虧損2.44億元。此前,孚能科技相關人士對《每日財報》表示,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局面,公司已經跟客戶談好漲價,今年的價格已跟市價同步。
鋰電上游業績多倍增長,但股價已有所回調
鋰電池產業鏈“一片冰山,一片火海”。下游鋰電池模組企業陷入“增收不增利”,上游鋰業卻賺得盆滿缽滿。鋰材料價格持續大幅增長,A股6家鋰業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強勢,均出現凈利潤多倍增長。

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盛新鋰能作為鋰業的代表企業,今年一季度業績增幅表現強勢,凈利潤分別同比640%、1443%和901%。其中,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凈利潤均超過30億元。對比之下,寧德時代作為鋰電池模組代表企業,今年一季度凈利潤為14.93億元,甚至不及兩者二分之一。
贛鋒鋰業持續布局優質鋰源,拓寬供應渠道,保障原材料供給。2022年以來,其與青海省海西州簽訂戰略框架協議,提高海西州鋰資源開發產能;上海聚錦歸進行可轉債投資,到期可獲得旗下松樹崗鉭鈮礦;收購的馬里Goulamina鋰礦交易完成;對合資公司 RIM 旗下 Mt Marion 鋰輝石項目產能進行升級改造。
對于天齊鋰業,光大證券研報指出,今年一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創歷史新高且同比扭虧,除鋰鹽產品價格上漲外,還得益于聯營公司SQM投資收益提升、參股公司SES確認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帶來的投資收益等。
《每日財報》注意到,盡管鋰業上市公司業績表現突出,但二級市場已有所回調。據Wind數據,今年以來A股6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股價出現下滑,其中西藏礦業股價跌幅最大,達到34.91%,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跌幅也達到26.89%、24.06%。

此間,贛鋒鋰業雖然業績表現強勢,但并不很被二級市場看好。贛鋒鋰業今年股價下跌24.06%,近1年來下跌0.75%,與其他鋰業公司形成鮮明對比。
另外,中礦資源在二級市場走勢最佳,近1年以來股價上漲149.85%,成為漲幅最高的鋰業上市公司。今年以來,A股市場大盤回撤,而中礦資源仍被資本市場看好,年內股價上漲16.09%。
鋰電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對下游企業利潤造成較大壓力,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上市公司出現業績“增收不增利”。而相對應的,上游鋰業卻受益于鋰材料景氣度上升,多家上市公司業績均呈現多倍增長。面對原材料價格增長不休,寧德時代等企業以提高產品價格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