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曾仰琳
“為應對息差的下行壓力,多家銀行降低存款利率,我行也跟隨同業腳步適度下調存款利率。”5月5日,華夏銀行副行長、財務負責人關文杰在業績會上回應凈息差收窄問題時透露。
年報季于近期收官,最后一家上市股份行——華夏銀行業績出爐。2021年財報顯示,該行實現營業收入958.70億元,同比增長0.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5.35億元,同比增長10.62%;凈息差為2.35%,較上年末進一步下降0.24個百分點。
為應對息差收窄壓力,除下調存款利率外,關文杰還介紹,2022年,該行將密切跟蹤市場形勢,堅持輕型化、差異化、數字化、綜合化發展,增強發展韌性。資產端,加快經營轉型和結構調整,強化資產收益與風險成本的對價管理;負債端,堅持存款立行,強化資金成本與增長結構的雙線管控,通過全面提升發展質效和服務質量,將該行凈息差維持在合理水平。
從盈利能力來看,截至2021年末,華夏銀行ROE(凈資產收益率)9.04%,較上年末提高 0.40 個百分點。與同業相比,據界面新聞記者統計,2021年華夏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在12家股份行中位列第8名,前3名依次為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

從規模指標來看,截至報告期末,該行總資產3.68萬億元,較上年末上升8.13%,其中,貸款總額2.2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96%;總負債3.38萬億元,其中存款總額1.90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73%。
從資產質量來看,截至2021年末,該行不良呈現“一升一降”,不良貸款余額為390.7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89%;不良貸款率為1.77%,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但高于銀保監會公布的2021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的平均水平(1.73%)。
針對不良貸款率高企的問題,關文杰回應稱,華夏銀行近幾年來不良貸款率逐年下降,資產質量整體穩中向好。下一步,該行將繼續把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作為核心工作,持續細化授信客戶準入標準,進一步嚴把準入關;主動應對外部宏觀環境變化,堅持“清舊控新”、“標本兼治”,存量風險加快處置,存量正常資產強化管控,增量資產優化配置,持續提升資產質量。
分紅派息方面,華夏銀行擬每10股現金分紅3.38元(含稅),派息總額為52.01億元,占合并報表中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的25.06%;該行的派息已連續5年逐步上升,2017年至2021年,該行每10股分別派息1.51元、1.74元、2.49元、3.01元,分紅比例分別為10.2%、13.38%、20.03%、25.04%。
與此同時,華夏銀行2022年一季報也同步披露。報告期內,華夏銀行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26億元,同比增長5.06%;營業收入240億元,同比增長1.65%。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該行總資產3.8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04%;不良貸款率1.75%,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華夏銀行行長一職已空缺近3個月,目前尚未公布接任人選。該行2月18日公告顯示,董事會于近日收到張健華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張健華因工作變動原因,辭去該行執行董事、行長、董事會風險與合規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董事會戰略發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委員職務。張健華在擔任華夏銀行行長一職近5年。在董事會聘任新行長及其任職資格獲銀保監會核準前,暫由董事長李民吉代為履行行長職責。
在行長辭任前不久,華夏銀行副董事長羅乾宜同樣因工作原因辭任。當前,年報顯示,該行主要的高管人員構成為:董事長李民吉,副董事長王洪軍,副行長、財務負責人關文杰,副行長王一平,董事會秘書宋繼清,副行長楊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