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5斗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三文魚進口量減少至40600噸,2021年進口量較2020年反彈31.23%,達到53300噸。三文魚在中國是一個新興的消費市場,其進口數量的增加,其實也反映了全球三文魚消費的恢復。這種恢復的不僅僅是產量和質量,還有價格。據東方財富報道,挪威三文魚的出口價格在4月24日晚上達到了每千克135挪威克郎,創下了今年的最高紀錄。4月25號,北京和廣州的三文魚到港價格突破200元/公斤,較上年同期上漲了129.88%。
一、三文魚市場重新升溫,我國三文魚需求量同比增長8.87%
全球經濟的發展,通貨膨脹的客觀存在,造就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可支配收入增加的情景,部分人群對高品質動物蛋白的需求隨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強。三文魚富含多種營養元素且具有低脂肪,能夠促進大腦發育,增強記憶力,提高身體免疫力,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性作用,常食適量三文魚,符合消費升級趨勢。
因此三文魚這個典型海鮮在世界范圍內的需求量與日俱增。我國是一個巨大的消費群,未來隨著人們對健康、營養的需求不斷提高,三文魚等海鮮蛋白的市場滲透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養殖三文魚均出產于挪威和智利,其中挪威三文魚被出口到全世界150多個國家,成為了三文魚刺身的上上之選。
根據美威發布的《全球三文魚產業白皮書》數據,全球三文魚產業以一四季度為消費旺季,二三季度為消費淡季,然而今年一反常態出現淡季不淡的局面,三文魚價格“直沖云霄“。
表1:2022年挪威三文魚出口價格概覽圖(以周為單位)(數據來源:挪威統計局官網)
據挪威統計局官網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挪威新鮮三文魚出口價格從2022年第一周的67.32挪威克朗漲至第16周的98.93挪威克朗,漲幅達47.03%。從最近一周(第16周)的數據來看,與第15周相比,該價格上漲了4.5%,與2021年同期相比,上漲了61.8%。
針對全球蛋白的海鮮行業,由于受疫情影響,從供應端到需求端均面臨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供應端,各國為應對疫情推出各項空運、陸運、海運的管制措施導致運輸能力緊張,且人工、運營等成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漲,因此給海鮮蛋白市場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在需求端,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餐飲行業,尤其是以三文魚為代表的生鮮產業整體需求銳減,但2021年隨著新冠疫情的逐漸變化,許多國家和地區對疫情的管控逐漸放開,餐飲業的需求復蘇帶來了海產品的恢復,因此2021年海蛋白產品的價格逐步恢復,一些相關企業得到了些許利潤回升。
三文魚作為優質海鮮蛋白的代表,其供應主要來源于人工養殖,但隨著需求的逐漸增加,目前全球的三文魚人工養殖供應日趨偏緊。挪威和智利作為全球三文魚兩大主要產地,供應量合計約占全球供應量的80%。據國元證券數據顯示,美威是全球產量最大的三文魚供應商。2020 年美威三文魚的捕撈量約為42萬噸,除美威外,Salmar、New Aquachile、Mitsubishi、Leroy Seafood 為全球前五大三文魚廠商,它們2020 年捕撈量均在14萬噸以上。
三文魚養殖是一個由國家嚴格監管的行業,在我國,三文魚養殖者必須遵守一系列的法律,包括《公司法》、《民商法》、《水產養殖-漁業法令》等一整套的行業規章。在智利,作為最大的產業監管者,國家漁業與水產養殖管理局(Sernapesca)將全面監控三文魚的養殖,其中包括了生物資產數量、死亡率、生物廢物處理、疾病預防和養殖環境衛生等方面。除了 Sernapesca 之外,還有智利的國家水務管理局、國家環境保護局等政府部門,將會在三文魚的養殖牌照申請、淡水種苗繁育、海水養殖以及收獲加工等全部環節對三文魚進行全方位的監管。
據行業專業研究機構 Kontali 和 DNB Markets 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大西洋鮭收獲量約為282萬噸,同比增長了4%。Kontali 預測,未來幾年全球三文魚的供應增速將放緩,2020-2024年年均復合增速預計為4%,其中2022年全球三文魚供給增長率低于1%。
放眼國內,我國在新冠疫情前大西洋鮭的進口量達9.08萬噸,且2017-2019年間進口大西洋鮭的符合年增率達35.5%。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大西洋鮭進口量下降至5.3萬噸,2021年進口量有所回升,增長至5.77萬噸,同比增長了8.87%,實現了恢復性增長。隨著疫情的階段性變化,我國市場對三文魚的消費需求已逐漸恢復。
二、佳沃食品從三文魚價格上漲中獲益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主業涉及三文魚的水產養殖企業有國聯水產、獐子島、*ST天寶、ST東海洋、佳沃股份、通威股份等。受益于三文魚終端市場需求及銷售價格的回暖,佳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沃食品”)的盈利大幅提升。2022Q1,佳沃食品實現了營收 12.23 億,同比增長 6.2%;歸母凈利潤 1.10 億,同比增長 170.5%。
圖2:佳沃食品分行業、分產品營業收入情況 (數據來源:佳沃食品2021年年度財務報告)
據佳沃食品4月8日發布的2021年度財務報告中顯示,2021年度佳沃集團的主營業務收入是45.97億元,同比增長了1.60%,2021年凈虧損為2.89億元,虧損同比下降了59.52%。且根據上圖可以看到,佳沃食品2021年和2020年三文魚產品的營業收入達31.8億和30.93億,分別占總營收的69.2%和68.35%,2021年相較于2020年同比增加了2.85%。
佳沃食品成立于2012年,專注國內現代農業和健康食品領域。目前佳沃食品的商業模式主要是“三全”模式——全產業鏈、全球化和全程可追溯。佳沃食品有著完整的現代產業鏈,從品種研究和選育、生產作業、冷鏈物流處理到最后的營銷手段,都有自己的研發技術手段。
除了中國市場,佳沃集團在其他地方也布局了自己的產業,其中包括了墨西哥、智利、秘魯、荷蘭、以色列、俄羅斯、泰國和澳大利亞等地。 佳沃食品主要從事優質蛋白的海產品養殖、加工和銷售,尤其是在以三文魚為代表的優質海鮮蛋白的上游環節,對稀缺資源擁有較強的掌控能力。其主要業務通過智利的控股子公司Australis和國內的控股子公司青島國星來開展,主要產品有狹鱈魚、北極甜蝦、比目魚等。
針對佳沃食品的三文魚產品,其主要種類是大西洋鮭和鱒魚,公司自行養殖、加工的三文魚源于智利南部南太平洋近南極水域,該地區水源清冽且污染較少。佳沃食品的三文魚產品形態主要包括整魚、魚柳、魚段和魚肉丁等,目前已經形成了“佳沃鮮生“饞熊同學”等三文魚深加工品牌。
(圖源:佳沃食品官網)
佳沃食品在養殖三文魚的過程中擁有自己一套完整的養殖管理體系。
首先是育種環節,公司和一流育種公司Aquagen公司通過簽署長期協議以采購三文魚魚卵,確保三文魚具備優秀的生長效率、肉色、質量和抗病性等。
其次在種苗繁育環節,公司將三文魚養殖在智利的各淡水魚場,確保了海水養殖階段擁有高質量三文魚幼苗。
然后在結束種苗繁育階段后,佳沃食品將三文魚幼苗從淡水育苗場移至海水養殖場,公司采用深海大型網箱全封閉式現代化養殖模式,并持續不斷監測魚類狀況,該周期10到24個月不等。
最后,當三文魚進入收獲期后,公司采用以捕撈艇為存放工具的活體捕撈技術來收獲三文魚,該技術可使成熟的三文魚在從養殖中心運送到加工廠的過程中保持鮮活狀態。
除了三文魚產品,佳沃食品還擁有北極甜蝦、狹鱈魚、真鱈魚和比目魚四種海蛋白產品,它們分別來自加拿大近北極圈的冰冷海水環境、太平洋西北潔凈海域洋流匯集處、原產地和極地深海。目前佳沃食品的高蛋白深海魚產品主要有魚柳、魚塊和魚糜,其形態有單凍、塊凍、層疊等。
目前來看,佳沃食品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擁有全球化視野和寬闊的消費人群。尤其是針對三文魚產品,佳沃食品對海產品上游稀缺資源的掌控能力一流,同時在養殖技術方面,佳沃食品在智利的子公司Australis,它在三文魚飼料轉化率、死亡率控制等養殖技術指標上顯著領先于智利同行業公司。除此之外,佳沃食品重組的加工生產能力、多元化的銷售體系及質量控制體系也是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海鮮價格暴漲催生“人造海鮮”,這些公司已提前布局
自1950年以來,人類已經從海洋中捕獲了60億噸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當前,世界上85%的漁業處于過度捕撈狀態中。以目前的消耗速度繼續下去,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全球漁業將面臨崩潰。
除此之外,捕魚時使用的化學物質也正在威脅我們的食物,魚類這種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正在對人類健康產生越來越嚴重的威脅。并且傳統漁業常常受限于生產力、地理等因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強大的供應鏈來保證穩定的原材料供應。
而細胞培養海鮮不會受野生種群生產力的限制,他們的工廠可以建在靠近原材料或消費者的地方,不需要建在具有不穩定、昂貴、負載過重等特性的沿海地區。但據35斗了解,細胞培養肉領域目前有近百位玩家,而僅有7家公司從事細胞培養海鮮領域。該領域的技術公司主要分布在美國,其中有四家企業,其余三家分別位于新加坡、韓國和中國香港。
表1:細胞培養海鮮領域7家企業(按融資總額排序) 數據來源:Crunchbase (35斗整理)
本文將以融資總額第一名的Wild Type和我國細胞肉技術公司Avant Meats為例,探討細胞海鮮領域的前景和面臨的困難。
Wild Type
Wild Type 成立于2016年,專注于研發壽司級細胞培養鮭魚,Wild Type 聲稱它養殖的鮭魚不含汞、抗生素和其他污染物。據35斗獲悉,Wild Type于2022年2月22日完成了最新一輪的B輪融資,此次融資由私募股權公司 L Catterton領投,其他參投者包括淡馬錫、全球食品農業巨頭嘉吉、好萊塢演員萊昂納多、S2G等。
表2:Wild Type融資情況數據來源:Crunchbase(35斗整理)
目前,Wild Type的技術是將細胞從北太平洋沿岸發現的鮭魚中分離出來,再將細胞樣本放在由植物衍生成分制成的支架上,借助支架引導細胞塑造每一塊鮭魚的形狀。
盡管已經有成熟的細胞培育技術,但Wild Type面臨著一些困境。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開發細胞培養肉的公司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 的批準,因此其產品并不能快速投入市場。但在2021年12月,Wild Type與Snowfox、Pokéworks簽署了分銷協議,兩位合作者承諾在不久的將來,Wild Type在獲得FDA的批準之后,將其產品投放到近 1300 家商店,實現大力分銷。
Avant Meats
Avant meats(以下簡稱“Avant”)是亞洲首家研發培植魚肉的公司,也是國內首家細胞培養肉公司,它創立于2018年底,是一家以魚類細胞培育為基礎,結合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建設的創新型細胞肉科技企業,其總部位于中國香港,它曾在2019 年底獲得力矩中國替代蛋白基金 (力矩中國) 等機構的種子輪投資。
Carrie是Avant meats的創始人之一,她希望通過細胞生物技術解決海產品的激增需求、海鮮類產品安全及污染等問題,為消費者提供非轉基因、無污染、100%可追蹤,且可按要求控制有益健康成分比例的魚類制品。
Avant“細胞海鮮”的細胞來自石斑魚,通過選取新鮮的魚肉組織,剪成小塊后,使用酶消化,即可獲得分散的細胞。在合適的環境下,細胞可以像在身體里那樣繁殖,再加上纖維做支撐,最后就會變成一塊“魚肉”。
該過程不會對細胞進行任何的基因編輯,因為這些細胞都是自然成長的,大約要花上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時間。而自然的魚類,一般都是九到十二個月的生長周期,有的甚至一年以上。
2020年12 月,Avant 完成了由力矩中國領投的 31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
盡管Avant產品的外觀看起來與“生魚片“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是制作成熟食,例如魚肉漢堡等。
Carrie在一次采訪中表示:大多數海產品都不適合封閉式養殖,對海洋環境的依賴性很強,這就造成了養殖過程不安全,很容易被重金屬和塑料污染,而細胞培養基的海鮮則是以”干凈“為標簽,符合現代人們的飲食觀念。另外,細胞培養的海鮮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用極小的數量,培育出更多的產物,從而降低了對稀有海洋資源的依賴性。
四、尾聲
綜上來看,細胞肉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海洋危機和可持續性危機,從節約土地、用水和減排的角度來看,細胞肉是具有明確優勢的。除此之外,細胞替代傳統三文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下的三文魚市場供需矛盾,也為三文魚養殖周期較長提供了一定的解決方案。
盡管細胞培育的三文魚前景廣闊,但也具有明顯的不足之處。
首先,目前的技術尚未達到可以制造復雜產品結構的地步,如整條鮭魚或魷魚,這也是許多“細胞海鮮“培育魚塊的原因之一。
其次,Avant創始人Carrie在一次和35斗的采訪中表示,盡管現在公司已經降低了90%的成本,但即便如此,每公斤的魚肉仍需幾百美元,價格依舊很高,尚未達到消費者可以接受的程度。但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和資本的進入,我們相信細胞培養海鮮很快就能與一般海鮮的價格持平。
再次,細胞培養肉用到的方法是醫學里的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中生產可移植器官的辦法,這些技術在醫學領域已經比較成熟了,但是轉移到食品領域仍需要一些努力。食品行業的細胞培養肉領域,雖然材料精度要求不高,但是由于其消費品的屬性,對成本和產量要求比較高,目前來看細胞海鮮并不能進行量產。
最后,技術的創新同時也需要監管的創新,新技術的不斷涌現也在考驗著各國政府在食品監管方面的能力。目前全球只有新加坡一個國家允許細胞肉的市場推行,美國、韓國等地仍在繼續審批。這就表示細胞海鮮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處于實驗室研發階段,并不能大面積走向餐桌。當細胞類的海產品通過了全球食品監督管理部門的審核,那么這個產業就進入了商業化的重要一步。我們仍然相信,用不了多久,人們就可以享用到由科學家研制出來的細胞培養肉。
展望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細胞海鮮行業的培養技術、培養基等關鍵技術突破,且國家和機構的監管層面也持有開放接納的態度。當細胞海鮮的價格在消費者承受范圍之內,會有更多的消費者,也會有更多的渠道推動細胞海鮮這個新興行業的發展進步。
參考資料:
1、佳沃食品2021年年度財務報告
2、國元證券:《受益三文魚需求復蘇,優質動物蛋白企業迎來高成長》
3、尚品聚鮮:《挪威三文魚:堅持海洋福利的持續之道》
4、三文魚學院:《挪威——三文魚全球領導者》
5、35斗:《Wildtype 完成B輪1億美元融資!細胞培養肉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6、東方財富網《三文魚價沖上200元/公斤同比大漲129.88% 會否復制豬周期?》
7、中國網科學:《三文魚價格回暖,需求穩增,佳沃食品長期業績向好趨勢不變》